APP下载

八大重点产业加速崛起

2017-11-28穆希

创造 2017年9期
关键词:云南物流发展

穆希

编者按:一个地区发展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有没有现代产业作支撑。用清醒的目光审视自身,不难发现:云南落后,关键是产业发展滞后;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在于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夺取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就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式发展的主抓手、同步小康的主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确立了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重,努力探索一条产业提速增效的转型之路。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绽放,到新材料与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等众多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产业不断为云南跨越发展赢取优势、夯实根基。本期就请跟随我们的目光,一起聚焦云南产业发展之“新”,捕捉云南产业发展之“微”,感知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云南产业发展之“著”。

八大重点产业加速崛起

穆希

产业是强省之基、跨越之本、富民之源。当前,云南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积蓄,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三大重要关口,只要抓住产业发展的重大机会,就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经济建设的牛鼻子、拉动投资增长的关键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也就抓住了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南省委、省政府谋远而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出着力发展8大重点产业,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根据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云南将力争3~5年,在8大重点产业领域引入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若干产业集群,集中有限资源,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前景、最能见成效的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化突围之势,带动全省产业整体推进,最终形成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8大产业重点突破、率先发展,是洞悉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大势、立足全省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的谋势之举和顺势之为。《规划》凸显出一个后发区域对产业崛起的科学布局,更蕴含着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愿景。

自《规划》发布以来,8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在重塑云南经济DNA基因、为云南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能量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辐射中心角色的“蝶变”有更多可期的憧憬。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势头迅猛

近年来,在政策红利的释放下,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概念被炒得炙手可热。占据多重资源优势的云南自是当仁不让,将其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首,重拳打造。

瞄准“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目标,云南先后8次召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进组会议或专题会议,专题研究了产业发展规划、3年行动计划、配套政策措施、基金组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工作。出台的《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产业发展确定了方向和路径,还先后出台了三七、食品医药工业、中药材等“十三五”专项规划,全面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加上催人奋进的政策护持,迅速催生出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各路资本脱虚向实,真金白银汇聚云南,全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资源优势开始加速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云南工投集团设立初期50亿元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基金;云南城投集团投入超过20个亿布局三七全产业;江苏鱼跃、康恩贝、广药集团、新华都、康美药业、华润三九、上药集团、贵州百灵、广州白云山、中国医药集团等知名医药企业先后在云南落子;保利集团宣布投资800亿元在安宁打造太平大健康新城;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投资306亿元开发建设以“医康养”为核心功能的“大健康”产业项目;鹏瑞利集团计划投资150亿—200亿元人民币在呈贡吴家营建设国际大健康城项目……

资本驱动下,云南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加速崛起。2016年,全省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制造实现工业增加值174.6亿元,同比增长14.9%,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8.9%)6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局快报预测,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24.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4.6个百分点,产业持续增长优势明显。

信息产业亮点突出

9月12日,软通动力与昆明市政府在昆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软通动力将围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生态主题,在昆明打造软通动力业务总部基地,携手华为打造创新研发中心及人才服务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和产学研关联机构向昆明聚集,推动昆明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地。

9月25日,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这是浪潮与昆明市政府2015年4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之举。未来,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集中、创新集聚的信息产业生态圈。

“智能制造”助推云内动力快速发展

项目的签约与落地,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云南信息产业发展的信心。

云南发展信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承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云计算中心,其运营成本主要是电力消耗和互联网带宽。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南在电价、互联网接入带宽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基于对新一轮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2015年,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实施意见。省政府与阿里巴巴、华为、中兴、浪潮、华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19户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合作项目陆续落地。2016年,随着呈贡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云南发展信息产业迈出重要一步。红河、文山、德宏等沿边州市,相继引进以晴集团、惠科集团、富士康等一批外向型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目前全省已认定了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家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3年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类和软件类销售百强企业名单。2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企业上市或进入上市辅导期。

在国产基础软件以及金融、水利、交通物流、旅游、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税务、工业控制和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具有云南特色的优势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成为云南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主力军。

今年上半年,全省围绕信息产业积极招商,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呈贡信息产业园落地建设启明星辰西南区域总部;紫光集团与昆明市、省城投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集成电路、互联网设备制造、信息产业大学、物联网研发和应用、智慧城市、产业金融、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5年主营收入达2500亿元左右。”这是《规划》为云南信息产业定下的目标。假以时日,这一目标必将从梦想成为现实。

高原特色农业稳健前行

秋高气爽,果实累累。9月的云岭大地,花香果香稻香,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画卷色彩斑斓。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贴近市场需求,近年来云南省坚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高原特色农业呈现出“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鲜明特色,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全面提升。2016年,云南农产品的出口达到了44.7亿美元,首次成为云南省的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占到了出口总额的38.7%;水果出口21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36.2%,居全国首位。充分彰显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云南特色、云南优势、云南影响。

今年初,云南先后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新“蓝海”。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2月9日,在省委农村工作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陈豪强调,要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把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富农兴省、服务全国的重要产业。

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食用菌10大重点产业发展,到2020年,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100亿元;培育100户年销售收入超10亿的“农业小巨人”;云南名牌农产品总数超过1000个……这是年初出台的《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所勾勒出的“十三五”时期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9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云南省“应福”铁皮石斛、“八角亭”宫廷普洱王等11个特色农产品从全国众多参展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届农交会“金奖”。

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一直都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胜地之一,也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黄金富矿。但是,随着近些年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云南的旅游优势已经不再突出,甚至部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到瓶颈状态,情况不为乐观。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慢生活的旅游方式必须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的文化魅力,打造特色文化场景,这就是提升旅游吸引力的一个最佳途径。云南,也要努力在旅游业发展中找准突破口,加速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大众旅游时代的新潮流。为打破现状,去年底,省政府发布《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逾6亿人次,旅游文化总收入逾1万亿元,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旅游文化新高地、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文化辐射中心,实现建成旅游文化强省的总目标。

旅游要转型升级,核心是产品。省委、省政府在旅游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了177个大项目,4700多亿投资。云南旅游发展借助此次“文化+”的魅力,加大人文等软实力投入,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打造云南旅游发展新引擎。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与资本的撬动。前不久闭幕的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云南)文化旅游投资洽谈会上,中国马业协会、北京华熙国际集团、中航集团等一批有实力企业与云南本土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约落地一系列重大项目。

50余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组建成立“云南省旅游景区品质联盟”,这一发生在今年8月最后一天的喜事,是云南旅游强省战略的再次出牌。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追求品质、共同发展”的原则,云南省旅游景区品质联盟将肩负起引领云南旅游景区品质建设趋势,树立云南旅游景区健康新形象,打造“舒心云游”品牌,推进云南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重任。

新材料产业大放异彩

当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之际,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产业率先站上风口。

站在时代风口,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再放新的异彩,依托国内门类最为齐全的有色金属产业体系,全省已初步形成以金属新材料为主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目前,云南在相关领域已拥有全球一流的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拥有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科研平台、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新材料产业的锐进,将强力带动云南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加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中,并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带动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不断转型升级。

登高望远,格局大开。全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加紧就位,云南新材料产业“168”工程布局加快推动实施。紧盯“到2020年全省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增加值超过600亿元”的发展目标,云南新材料产业前景远大,动力十足。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贵金属合金材料研发和制造企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七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飞跃,云南贵金属集团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目前,云南贵金属集团已成为拥有400多个品种、4000种以上规格贵金属材料的国内最大生产企业。2016年,云南贵金属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9%,成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牵头承担者,昆钢旗下的云南钛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正式跻身“国家队”的行列,其国产大型电子束冷床熔炼炉项目,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技术垄断,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品质、多品种钛合金材料低成本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为国家的海洋、军工、航天事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云南已投产建设世界首套液态金属电子油墨生产线、液态金属电子手写笔生产线,液态金属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液态金属产品也开始批量供应市场,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

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明确,并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稀贵金属、锗和光电子产业集群,以滇中产业新区为中心的铝铜钛产业集群,以红河个旧为中心的锡产业集群,以滇西片为重点的硅产业集群,以曲靖为核心的液态金属产业基地。以昆明安宁工业园和楚雄禄丰工业园为主的“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启动建设,在规划面积5930亩的土地上,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创业创新中心将在滇中大地上崛起。

钛渣火焰之花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劲风吹向何方,凭借新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云南工业有能力在其中占据一个制高点。

先进装备制造业全力突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更是制造业的脊梁和核心竞争力所在。2016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电子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业,促进传统装备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走进昆明滇中新区中铁电建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一台镌刻着彩云之南LOGO的巨无霸装备以雄浑的气势震撼着前来的参观者。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之一,盾构装备制造业在云南的扎根发展,使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所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显现。

从自动化物流装备到大型铁路养护机械,从汽车制造到智能化电子设备……云南,这块曾经制造过多个“中国第一”、培育过工业“五朵金花”、被誉为共和国工业摇篮之一的热土上,一场装备制造业的新突围正在展开。

在全国装备制造业名企的名单上,来自云南的身影日益活跃。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铁路大型养护机械开发、制造及服务供应商。以时骏汽车为主打品牌的云南铂骏集团,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较大、国内智能化制造水平较高的专业商用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生产商,同时也是全国发动机行业产品谱系最健全的企业……

在云内动力集团乘用柴油车事业部,智能制造已经覆盖了生产线上的6个单元,今年底将实现90%的全自动化生产;南天信息已发展成为国内金融信息化领先企业、最强金融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研发生产的银行智能柜台和产品智慧领取机全国领先;昆明船舶集团自动化物流和机场通用设备填补多个国内空白;北方夜视集团具有我国唯一的一条能批量生产一代、二代、高性能微光像增强器的生产线,拥有我国最先进的纤维光学元件、微通道板生产线;我国首款全国产化安全手机——以晴X5,8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下一步,该款产品将在红河以晴集团产业园区投入批量生产……从昆明市经开区、高新区、滇中新区到红河综合保税区、大理经开区……在云南省的各个重点产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阵地。

2016年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成绩单印证了这一点:全省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410户,较上年新增42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2.63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增加值215.93亿元,同比增长40.3%,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10.5亿元,同比增长20.6%。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装备制造业正加快步入云南工业支柱产业行列。

现代物流业驶入快车道

“中国未来物流业的机会在中西部,下一轮发展点是内需为导向,物流布局在消费和成本较低的内陆省份,尤其是像云南,一边是内陆一边联通南亚东南亚,具备了典型的国际枢纽地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在昆明分析云南发展现代物流业难得的机遇时如是指出。

云南地处拥有32亿人口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和南亚经济圈结合部。依托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东、中、西线和多条高等级国际公路以及以昆明为中心的5小时亚洲航空圈,特别是3-5年后中国、缅甸陆水多式联运的实现,现代物流产业被业界普遍看好。

“到2020年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要达到2000亿元以上。”省政府提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西南物流中心、中国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和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印度洋跨境物流中心。去年10月,省政府出台《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实实在在的物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首笔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现代物流产业投资基金。

据省商务部门透露,今后4年,云南将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和口岸建设15个物流产业园,建设若干个智慧化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不少投资商看中云南独特区位背后蕴藏的巨大商机,纷纷进军云南。国际物流巨头普洛斯集团,把云南的第一批布点设在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物流园区去年5月开工,如今一期工程正竣工验收;大型现代物流跨贸产业项目暨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与此同时,云南农垦集团高原特色农副产品现代物流园也在昆明正式开工。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来打造,在加速昆明宝象临空国际物流基地、腾俊国际陆港、普洛斯名永仓储产业基地等30个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同时,力争今年内再引进5个左右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地,让现代物流产业切实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今年上半年,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55.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6%。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云南省还将全力推进跨境物流发展,推动新设5户左右跨境物流企业(集团),进一步畅通滇越、滇老泰、滇缅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推广云南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加快整合澜湄区域跨境物流资源。推进云南国际“现代物流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重点平台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蓄势待发

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十二五”期间,云南全省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食品工业年均增速为16.7%,消费品工业年均增速为20.1%。2015年,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67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7亿元,消费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拓展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空间。去年11月29日,省政府发布《云南省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食品工业达到2000亿元左右,消费品工业达到1000亿元左右。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个产业是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在精制茶及茶产品制造方面,《规划》提出,推进种植、加工、贸易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提高精制茶比重,逐步整合作坊式茶叶生产企业,推动全省茶叶产业资源、企业和品牌整合重组。同时,积极开发袋泡茶、茶饮料、茶多酚、茶膏、茶粉及茶保健品等产品,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消费品工业则重点发展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工艺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产业、日化及家电产业等5个产业。

今年以来,省工信委围绕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切实谋划招商工作,可口可乐(云南)饮料有限公司工厂搬迁和扩建项目、云南瑞通牧业有限公司邓黑猪养殖及诺邓火腿精深加工一体化配套项目、澄江县万诺投资有限公司澄江县万诺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红河易麻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项目、保山沃龙鞋业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双鞋项目、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农村三剩物资综合利用生态智能零醛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红河惠新投资有限公司红河高康服装产业城项目、保山弘曲线业有限公司50万锭智能化高端缝纫线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顶层设计的完成,招商效应的持续放大,云南的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猜你喜欢

云南物流发展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