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2017-11-28吕凤英

散文百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带电体音叉刷子

吕凤英

河南省台前县思源实验学校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吕凤英

河南省台前县思源实验学校

新课程指出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创新

在新课程标准下编订的初中物理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探究实验特别多。物理学本来就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是我多年来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改进教材上实验,使实验简单,现象明显

在《声波》这节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就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让悬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这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着.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其直接振动及发出的声音均很微弱,教室前排的学生也很难看清或听到,因而音叉的振动及发声必须通过音叉与其它物体发生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实验改进如下:在演示音叉的振动时,可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轻触桌面,便能听到叉股与桌面撞击时发出的喀、喀声.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与硬纸片接触,整个教室内都可听到硬纸片在振动的叉股作用下发出的响声,这些现象都能表明音叉的振动;在演示音叉发声时,可将音叉的底部与课桌等物体紧密接触,这时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整个教室内可听到音叉发声引起的共鸣声.如果用手捏紧音叉的叉股,就听不到声音了.这一实验不需增加其它器材,但效果却十分明显.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直接把激光照到空气中并不能看到直线传播的路径,为了能清楚地演示光的传播路径,常采用向空中喷水雾的方法,但水雾在空中持续时间短,可视时间不长。我就用一个大的雪碧瓶子,在瓶口点一盘蚊香或一支香烟,等瓶中充满烟雾后,用激光照射,可清楚地看到在烟雾中有一条红色的光线;演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时,我采用的是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这样当用激光手电照射时,就可以在液体中清楚地看到一条红色的光线。《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原来用的是烧杯,后来改为大号试管,改进后水量好控制,从加热到沸腾时间明显减少,还可以直接加热,很是方便。

二、把身边的小物体当实验器材,完成重要的探究实验

新课程标准物理教材每一节课都有实验可以做,很多实验器材都是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小物体,别看是小物体,却帮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例如:在讲《惯性》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小纸条,上面放一块橡皮或一个钢笔帽,快速拉动纸条,小石子或钢笔帽还留在原地。在讲《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可以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块海绵,可以使瓶子底部放在海绵上,一次装满水,一次装半瓶水,观察海绵凹陷程度。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可以把瓶子装满水,一次瓶底向下,另一次瓶盖向下。这样的实验,学生平时也可以去做,让他们在做这样的实验时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演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为了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是让带电的物体去靠近一堆纸屑,很多纸屑飞向带电体,又飞散开来,纸屑的飞散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改进的方法是:取一小块泡沫小球,在其中穿一孔并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当带电体靠近泡沫小球时,可以看到细线弯曲,泡沫向带电体靠拢。这样既增强了演示效果,又使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三、结合教学的实际应用,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一点创新

1.摩擦力方向实验的创新。

(1)使刷子在桌面上运动,让刷子的毛发朝下,刷子毛发侧倒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摩擦力的方向一目了然。

(2)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的模拟,让刷子的毛发相对放置,并让它们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很直观的看到了。(下面放置的刷子固定在桌面上)创新后的优点:用毛发侧倒的方向形象的模拟摩擦力的方向,轻易的化解了判断摩擦力方向的难点,变抽象思维为直观感受,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了教学效果。

2.大气压实验的创新。

(1)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里面装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易拉罐会变瘪。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易拉罐会变瘪。

(2)大的可乐瓶内灌满水(一定要满),盖子拧紧,用锥子分别在瓶子的底部,侧壁钻几个小孔,水不会流出来。瓶盖稍微松动进入少许空气后,水才能从小孔一点点流出来。

创新后的优点:有效地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无处不在以及大气压的强大,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只要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就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安忠,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带电体音叉刷子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归类例析
音叉共鸣现象的教学探析
“新潮”的旧刷子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易错问题剖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带电体的圆周运动问题例析
大刷子洗澡记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