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探索

2017-11-27郑庆扬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实施策略

郑庆扬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当前我国小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加强小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对构建小学规范化管理模式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而为小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105

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区小学在对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小学学校在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规范化管理效果不理想,为了满足小学学校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規范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我国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规范化管理缺乏制度支持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依据,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制度保证,但目前,我国部分小学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一些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缺乏制度支持,导致学校整体管理效果不佳。其次,对于教师的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现在很多小学对于教师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使教师在具体教学管理上缺乏积极性,对于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内容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教学功利性明显,应试性较强,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教学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教授刻板的解题模式,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简单以考试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教师教育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教学缺乏情境设置,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成绩下降,能力也不到锻炼。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待加强

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到行为习惯,大到人格形成,都会受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像家长一样,关心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但目前,部分学校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管理学生时方法简单粗暴,以成绩决定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和管理缺乏责任感,这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不协调,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推进。

二、加强小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小学要保证学校硬件建设满足学生的需求,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利于各科目教学活动的推进。学校加强管理工作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工作。小学学校除了硬件管理之外,加强文化建设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校风校训是鼓励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正确理念,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教学理念是学校强化管理的理论基础。总之,加强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最终还是为小学生服务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构建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规范化小学学校模式的措施探索

(一)加强制度建设,使学校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依据,当前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小学学校的管理制度应该全面,内容应涉及招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校园硬件设备及环境管理、后勤事务管理等方方面面,要从制度上对所有校园的各项工作进行约束和控制,使小学管理更加人性化和规范化,为学生做好服务。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班级管理效果和教学效果,所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十分必要,同时教师要加强管理工作的组织能力,有效参与学校管理,本着为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地管理班级和学生。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三)加强小学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保证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比较活泼好动,小学学校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校园建设,从软硬件上满足学生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室建设,保证教室宽敞明亮,教师要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管理;健身器材要保证齐全并定期维护,运动场地也要加强管理;保证小学生图书室的建设,为学生阅读提供素材;教学用具要齐全,为学生上课做好准备。小学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校风校训,使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四)重视详细分工管理,实现分工细化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由于管理面广,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详细分工管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开展,首先,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实现分工细化,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效果,发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其次,借助详细分工促使学校管理中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能够真正改善学校当前的管理现状,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五)加强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学校要注重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既要做好基础科目的课堂教学,又要定期组织课外活动,有效吸引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有利于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

总之,小学学校要通过加强校园环境与教师的管理等手段,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构建创新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小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逐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吉.浅议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学校管理[J].新课程学习(上),2012(9).

[2] 张卫星.规范化:学校管理的价值追求[J].教学与管理,2013(32).

猜你喜欢

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实施策略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