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分析

2017-11-27马玉林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长效机制

马玉林

摘 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在早上和课后为学生提供大约3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改变了学校传统课间长期固守的模式,增加了体育活动内容,并延长了活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放松休息和强身健体。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5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95

自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级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号召青少年走向大自然、走向操场,在阳光下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也进行了改革,突破传统课间操的活动形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资源,重视领导的带头作用,真正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一、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含义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新型课间操活动,主张快乐教育。机制主要是指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是泛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内在的规律性。因而,长效机制主要指通过系统内的相互作用,长期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在阳光体育运动中,长效机制也必不可少,其有助于避免阳光体育运动出现虎头蛇尾或者形式主义的情况,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保障管理体系,持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上升。

二、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学校应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增加一些趣味运动项目,比如弹弹球、花样跳绳以及飞盘等,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手语操,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身体放松,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呈现韵律美,加强审美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集中分组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

通过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比如,健身操和广播操之类的采用集中的练习形式,而趣味运动以及球类的项目就采用分组分项练习形式。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运动区域,尽可能保证各项目互不干扰;在分组的时候,根据就近原则,为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节约时间,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

(三)学校领导和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形成良好激励机制

学校领导和教师通过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榜样作用,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课余时间,校领导们也经常打羽毛球或者篮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不例外,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可以将大课间活动融入到德育工作评比中,并且纳入班主任绩效评比和班级管理中,每年评选大课间先进班,给予适当奖励,每个班级也可以推选出大课间体育达人,充分调动起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要对那些运动的“弱势群体”,多加关注和鼓励,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许,少批评,增强其运动的自信心。另外,增加对女生的激励,和男生相比,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对来说要低一些,因而,学校应该以健康、美丽和活力作为女生运动的目标,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大课间实践活动当中。

(四)制定大课间应急机制,保障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制定大课间应急机制,才能确保大课间活动能够常态化开展,比如,雨雪天气,就可以充分运用学校的礼堂舞台和通道等进行活动,同时,将活动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变,比如,做仰卧起坐,或者在班级教室做手语操等,也可以在学校舞台甚至展示环节,轮换展示,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五)体现校本课程特色,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将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加入到校本教材中,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体现本校的体育特色和体育文化。所以,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项目,比如,围棋、篮球和武术等,为了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和校本课程特色相结合,可以将民族传统武术特征以及围棋特征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分别穿白色和黑色服装,通过并行跑动、交叉跑动、环绕跑动等,展现围棋特征,也可以引入武术扇操,呈现整齐划一的壮观场面,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发扬了民族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

三、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效果

建立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合理地安排了大课间活动内容;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校本课程和大课间活动的联系性,使之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阳光体育活动应该以强健体魄,达标争优为目的,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都应该积极参与,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建立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常态化,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保障,同时,转变传统体育观念,正确认识阳光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雪梅,谢艳林,刘鸿.大课间活动的“积木化”与组编原则[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

[2] 黄显良.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學,2006(5).

[3] 廖华.挖掘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元活动模式——渝北区课间操改革活动简述[J].体育教学,2005(3).

[4] 刘淑芳,范峰.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3(2).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长效机制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