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初中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问题

2017-11-27吴会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吴会玲

摘 要: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是一门语言交际类的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开展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化实践学习安排,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获取语文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58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说到底是一门语言类的课程,学好语文是为了交流沟通,这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从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来看,学生虽然都不缺少生活的经验,可是很多时候因为习惯和熟悉而忽视了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和美好。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用一颗活在当下的心灵,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故事和细节,再带到课堂中来与学生分享,这就是一种引导,引领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多的,例如,学生平时看电视的时候就是学习语文的好机会,电视上也经常会有一些错别字,这些错别字经常出现的话就可能让人们误以为错的就是对的。但是语文教师不能如此,在生活中发现了类似的错误就要想办法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也做一个有心人。还有现在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上也经常会有一些故意用错的字,只是为了说着顺口,完全不顾学生会不会受到影响。对于这些故意用错的做法,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发现,鼓励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言文字,自觉抵制错误的用法。

二、鼓励学生去用心感受生活,获取写作的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可以从积累写作素材入手,而且最好是从生活中去发现并积累。人每天都在生活,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感受,去体会,才可能有积累的可能。生活处处皆语文,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亲近语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人际间的言语交谈、思想交流、书信交往,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题联、题诗以及小品、相声磁带、VCD等,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自然的美景更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学生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情绪热烈,思维活跃,语文便逐渐丰富而生动。只有放松地拥抱生活,贴近生活,才能真正发现生活的美。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最近的实践经历,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例如,放国庆假之前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放假回来交上,都来写一写放假期间自己的一段经历,学生就会在假期特别留意自己的生活,用心去体会,这样才能更多地捕捉到一些写作的灵感或素材。

作文教学改革就应该想方设法把生活活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唤醒生活的热情,感悟生活的意义,使作文语言生活化,作文内容体现生命的特征。比如在练习写作地方风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次出游活动,布置学生用相机、摄像机等积累该地方大量的风景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课件,然后进行课件欣赏和评比。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来进行生活化的语文学习

语文相关的文化活动是非常多的,学校会定期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社会中也会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语文。教师可以多多注一些相关的活动,及时把好的活动信息推送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去参与这些活动。虽然有些活动是一些企业组织的,可是因为影响力较大也是非常值得让学生去参与的,毕竟这会使学生有更多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学生有余力的时候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

四、抓住恰当的时机,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语文

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运用语文,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课内外的有效资源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面很多都有一些偏差,例如,有的学生过于冷漠,缺乏善良和感恩之心,对同学不友好,不团结,影响集体的行动。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好的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事情。例如教师在教学《多一些宽容》时,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讲述宽容是一种美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相互体谅、相互包容,懂得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学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与同学友善相处。这是教师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理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做法,教师才真正将教书和育人统一了起来。

总之,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让语文成为人们的常用工具,从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初中的学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多元,教师要注重引导,用课本中的道理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运用课上的所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殷开琴.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略[J].课外语文,2017(16):94.

[2] 陸倩.试论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途径[J].考试周刊,2017(24):32-33.

[3] 杨年红.例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35):71.

[4] 陈铮铮.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3(2):44-45.

[5] 周迎春.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2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