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群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研究
2017-11-27赵永晖
赵永晖
[摘要]针对浙江信息经济发展的情况,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群为例,研究了浙江信息经济发展对信息人才需求,并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最后提出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服务的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经济发展
引言
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高职教育主要功能之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就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和相互发展的关系。
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大潮中,浙江的信息产业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信息、健康等七大产业将打造成万亿级别。从2017年招聘信息来看,企业对信息人才需要较大,特别是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明显。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对计算机专业群进行设置和调整,通过整合办学资源,利用人才、专业等优势,创新办学思路,积极探索为社会服务新途径与方式,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浙江信息产业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一、浙江信息经济发展对信息人才需求分析
(一)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契机,信息产业在高起点上保持较快发展,整体竞争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突破万亿门槛。已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和信息经济示范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快速、质优的发展态势。2016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02.0亿元,同比增长18.6%,高出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规模前十省市中居第二位。实现利税总额1341.0亿元,利润总额103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3.7%,利润增速高出全国18.8个百分点。软件收入占全国的7.4%,实现利润占全国17.1%,行业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根据《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目标到2020年,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万亿元,在全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初步确立,基本建成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云计算产业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和国家两化深度融合(即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示范区。
通过分析,相比广东、江苏,浙江信息产业在体量上没有优势,但在战略制高点上有优势,在基于电子商务的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云计算等方面有着强大的企业基础,而且浙江提供了灵活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浙江企业在信息产业的理念转换到了新的路径上,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会成为引领全国发展的重地。
(二)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对高职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分别为电子商务产业、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物联网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智慧物流产业、数字内容(智慧文创)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信息安全产业、机器人产业。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了12大产业的人才需求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从企业需求人才类型来看,需求最大的是研发类人才,占比为47%: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少的,占比为20%:技能类需求量居中,占比为33%。
2.从产业分布来看,互联网金融产业对研发型人才需求最大,移动互联网、机器人、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均在50%以上:智慧物流、数字内容(智慧文创)产业对管理类人才需求较大,在30%以上。集成电路、智慧物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对技能类人才的需求在30%以上。
3.大部分企业反映技术型人才缺乏,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机器人、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等8个产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占其人才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4.应届生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突出:高校相关职业培训的时效性較弱,人才产出跟不上产业行业发展需要,使得岗位技能人才供应不足。
5.人才招聘渠道单一、信息不对称情况突出。
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分析
近年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浙江经济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相适应。目前形成了以土木建筑、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等5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开设了32个专业,这些专业基本覆盖了浙江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中的9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物联网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等3个产业还没有开设相关专业,主要原因是与我院的专业布局不匹配,这些产业的专业建设成本比较高,缺少相应的师资,这些产业对学生的知识和素质要求较高,高职毕业生较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其它产业的人才需求层次较低,注重技能培养,比较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过1 5年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建筑专业为龙头多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浙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有重叠
现在各高校热衷于开设热门、就业好、教学投入低的专业,导致专业名不同,培养目标大同小异,重复建设,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商务方向,都是培养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差异性较少,显示院校对专业设置的急功近利,没有充分调研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等缺乏科学合作的管理。endprint
(二)专业培养目标过细,跨界不够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针对性太强,培养方向过细,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太窄,能力不全面,灵活性不够等问题。如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都强调研培养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力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不能局限某一行业,要求跨专业或跨行业,复合型人才更加受企业的欢迎。
(三)专业建设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少
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规模和数量增加,许多院校开设了与信息经济相关的专业,但此类专业鱼目混杂、方向不明确、培养规格混乱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内容杂乱,就业率不高,导致招生困难。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市场调研,企业没有参与专业建设。
三、围绕区域经济产业服务的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一)加强专业的宏观调控,合理设置专业
为了适应浙江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现有专业的评估,实行优胜劣汰,积极和引导开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新专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技术型高素质人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十三五”计算机专业群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群建设主动对接市场,服务产业,坚持“四个对准”(对准产业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实践,对准就业提素质)。计算机专业群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3个专业,以软件技术为龙头,该专业与浙江医疗行业合作培养軟件实施和软件开发的人才。
(二)合理定位,突出特色
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各个高职院校都应当针对不同产业的结构设置不同的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各高职院校就应该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广厦集团的建筑优势,注重设置面向建筑产业,开设了一批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龙头的专业群,这些专业设置瞄准东阳区域特色与建筑产业发展需要,体现了东阳的区域特点。经过10多年的办学,现已建成了一批以建筑有关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在浙江省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计算机专业群中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了突出学院的特色和定位,对接建筑产业,培养“大数据+建筑”跨界人才。
(三)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分层分方向培养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并及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实行分层分方向培养。
浙江广厦建设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群由3个专业5方向组成,分别对接电子商务产业、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信息安全产业等4个产业,有针对性培养浙江信息经济需要的人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1+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3个专业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学习,第三学年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选择方向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方向,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实行学生分层培养。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保证专业及时性
信息经济展日新月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瞬息万变,学校培养的人才始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行、企、校资源,成立校企合作办学机构,探索和实践在该机构下的合作办学机制,让行业和企业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合作,形成企业和学校共建共管,职责分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专业建设机制。
浙江广厦建设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开展合作办学就需要申报、批准、实施和考核等过程,保证了合作办学规范性和有效性。计算机专业群立足行业,依托企业,3个专业分别与4家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在基地建设、师资培养、专业建设和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