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

2017-11-27党巍

商情 2017年34期
关键词:毕业生法律大学生

党巍

一、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

目前,阻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的深刻转变,从原来的毕业包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趋势,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应该与时俱进。然而现状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始终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比如,我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凭实力择业的就业观,却忽视了培养学生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创业观的教育:虽然加强了对学生爱岗敬业、适应社会的教育,却忽视了引导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积累人脉资源。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从学校角度看,首先,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系统安排。这就需要改变为提高就业率而进行创业教育的功利化思想,从长远着手,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在高校的各个管理环节中,从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其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系统有序,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上,要突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以实现创业教育为目标宗旨,通过组织学生系统、深入学习创业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创业思维,提高创业素质。当然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第三,学校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业教育不应局限在校内课堂,而要让学生“走出去”,让相关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走进来”。即便是课堂教学,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活动、考察公司企业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全过程,从而树立创业的信心,提高创业成功率。

从教师角度看,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育人观念,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创新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和育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上,改变灌输式教学,可以尝试开放性课堂、讨论式教学,加强专业实践等教学环节。其次,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一种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就业观,激发学生树立敢于尝试的创业意识、永不言败的创业心态和具备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掌握国家政策

国家有关创业的政策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指南针。因此,通过创业教育详细解读有关创业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创业政策是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国家政策首先包括国家及当地有关鼓励、提倡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历年的“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大政方针等。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做好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其中第四条就规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继续强调“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指出要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现在,各地区各级行政部门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作出了及时反应,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其次大学生要了解有关创业的法律制度规章。充分发挥法律对大学生创业保障作用,为确保大学生顺利创业提供法律保障和优良外部环境。我国专门用来促进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规定、法规和法律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等。但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法律障碍,比如:促进创业的立法层次低,大学生创业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内容的人学生法律教育主要是讲授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民事刑事三人诉讼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很少涉及市场行为法、市场主体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财税法等与大学生创业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这就会对培养和提高人学生的创业法律意识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维护人学生创业权益的相关法律制度也还贸下了一些空白地带。已有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培训制度、毕业生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就业平等权的实现和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还不尽如人意,法律关系主体不明确。所有这些事实说明,提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层次很有必要。

三、积累创业人脉

无论是一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的人际关系都将对成功创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扩大创业人脉是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致胜法宝。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这是一个良好的天时地利条件的话,那么大学生本人就应该通过自己努力构建一个人和的创业氛围。一个创业者不仅应该积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诸如资金、办公条件等有形资源,也应该积累一些诸如管理经验、人际关系等无形资源。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通过家族关系或自己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自己最广泛的人际关系,那他的创业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即使他在初期能够依靠先进的技术或者吃苦耐劳、精打细算等自身素质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也并不能因此就预测他将来的创业之路会一帆风顺,也很难保证他将来的事业會做得越大越强。

总之,我们要让大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现代社会不会有鲁宾逊式的人物,谁也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上,或不同任何人发生联系就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同客户打交道,需要同政府部门打交道,需要同合作伙伴打交道,这许多事情,根木不是凭着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需要有一个有力的团队。成功培训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专业上的技能,另外的85%则来自于人际关系上的成功,这种来自于同事、团队、合作伙伴等方面的支持与互动,对我们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业生法律大学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