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优化探析
2017-11-27周耀宏
周耀宏
[摘要]“原理”课开展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特性,是对当下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当前“原理”课实践教学存在着改革创新观念滞后、内容形式针对性不强、评价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和不足。有效化解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要在优化实践教学方案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原理”课实践教学制度,积极构建“原理”课实践教学体系,严格规范“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建立适应时代特点和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原理”课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社会调研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开展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快推进。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虽然引起各大高校的足够重视,但其实际效果与中央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原理”课现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出台之后,各高校按照《意见》“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的要求,积极在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探索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形式不断多样、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平台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了实效性和吸引力,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但在“原理”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实践教学观念的确立滞后。“原理”课给高校师生的总体印象是理论性强,因此,认为“搞好课堂教学就可以了,无需实践教学”的看法颇有市场。在实际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上是表现主要是对“原理”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确立。一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原理”课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教务部门乃至于主管教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把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缺乏量化考核制度,把“原理”课当作一般的理论课处理,不认可实践教学或干脆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二是部分任课教师头脑中存在着“实践教学相比理论教学是可有可无”的观念,认为如果实践教学活动不能增加课时量,还是按部就班上好理论课,做好教书育人不出错,没有形成“实践育人”理念,出现实践教学随意性的状况。三是部分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应付差事、质量不高的情况。主要表现是开展实践教学不制定教学方案,或者因任课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要求相应素质而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更无从谈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第二,实践教学形式针对性不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较好的部门,存在着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界限不明的情况,实践教学开展形式千篇一律,“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课程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一是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与理论体系结合不够。“原理”课理论体系的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得到体现,与教学目标契合程度不高,方案的设计不能突出“原理”课独特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效突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分析问题,不能达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增强理论认知的效果。二是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创新性不够。把“原理”课实践教学环节等同于一般课程的实践活动,或者混同为学校团学部门开展的一般性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甚至混同为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活动,从而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功能,更与“原理”课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有出入。三是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承性不够。“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没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安排部署,不能突出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发挥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承接强化功能。
第三,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从目前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原理”课实践教学的院校运行情况看,不少高校还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风声大雨点小的状况,突出表现为体制机制建构不完善,难以保障“原理”课实践教学持续稳定开展,影响“原理”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有些高校对“原理”课实践教学缺乏顶层设计,不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运行。在实践教学的大纲编排、课时保障、运行机制等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有些学校虽然安排了实践教学计划和课时,但执行状况缺乏监督,有名无实,在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二是有些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学校考核机制无法落地。有些高校甚至连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本科生均20元(专科生均15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都无法到位,实践教学经费更是无从兑现了。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学校有关部门也因不能兑现经费理亏而任由其发展,不能理直气壮进行有效考核。三是“原理”课实践教学成效评价标准缺失,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果认定。基于“原理”课实践教学形式针对性不强、评价标准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认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起学生的质疑和不满,甚至引发不稳定隐患。再有就是课时认定不规范、不合理,影响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优化的路径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形势变化而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原理”课面临并要及时解决的迫切问题,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原理”课主动融入、有效化解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要在优化实践教学方案上下功夫,构建适应时代特点和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第一,完善“原理”课实践教学制度。完一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规划制度。把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和学期教学计划,编制新学期“原理”课实践教学计划,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衔接、课时安排、成绩评定分配比例等,做好顶层设计。除固定的基地调研考察活动外,社会调查设计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注意时效性。二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运行监督机制。过程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理”课实践教学要特别注重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学校层面,可以依托教学督导团进行全面教学督导,而不仅限于对理论教学(课堂教學)的督导检查;院系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应组织负责教学领导及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不定期对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建立实践教学结果验收制度。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的“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由教务处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原理”教研室具体实施的实践教学期末考核制度,制订考核细则,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有效,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正向引导作用。四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把实践教学执行状况和绩效分配挂钩,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评奖惩机制,鼓励和引导任课教师切实重视实践教学,调动任课教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积极性。endprint
第二,构建“原理”课实践教学体系。一要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原理”课知识体系是非常丰富的,但其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核心是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突出应用性,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校内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外参观考察、调查研究等结合起来,通过校内熏陶与校外亲身感受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二要构建课内与课外相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原理”课课内实践教学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课堂讲授、课堂交流等形式来进行,它是一种分享式、共享性的活动,学生更易接受、参与和收益,收益率高。把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把参与度和收益率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三要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致使网络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带来教学观念的巨大变化。“原理”课虚拟的实践教学能够给学生更为丰富的认知,学生带着实践任务,在选定的虚拟目标空间譬如虚拟宣传橱窗、资源库、虚拟博物馆、纪念馆等等虚拟空间进行参观、体验,身临其境的去经历和感受,并在虚拟空间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人际交往关系环境,再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完成实践报告,现代技术带来了实践教学的巨大变革。
第三,规范“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有别于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过程把控、结果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实践教学给参与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任课教师要组织好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做好实践教学的分组工作,安排按课堂汇报演讲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投入大量时间批阅学生调研报告,客观、公正地给出考核结果。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二要严肃实践教学纪律。实践教学活动的分散性和松散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活动管理的难度,而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此,在校外考察和社会调研活动中,要建立严密的临时活动小组,若干人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对实践教学活动全过程负责,带队教师除了抓好安全问题外,更要要好组织纪律,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根据实践教学验收考核办法,对每个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客观评价。三要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原理”课实践教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的事,它是涉及全校所有学生教育的大事,应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门、校主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整合全校资源搞好实践教学。“原理”课如果课堂教学设置为2课时,1课时的实践教学必须足额执行到位。实践教学经费从学校的教学经费、学生活动专款等方面支出,建立起實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严禁挪做他用。积极与地方合作,在农村、企业、博物馆、红色纪念地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