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2017-11-27夏露露
夏露露
摘 要:当今社会,小学民乐专业团体面临生存危机,“民族音乐危机”反映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弊端和家庭民族音乐教育的缺失。以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民族器乐学习为案例进行调查,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必能清晰而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音乐;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96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艺术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可是,不管从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数量上,还是民族乐器的种类上,民族乐器都处于紧张的需求边缘。针对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意义,以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为例进行阐述。
一、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
1993年2月,由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众所周知,一个民乐队需要的乐器种类较多,要想乐队编制齐全,音响效果丰富,学校不得不动用较多经费;其次,根据实际状况来看,并不是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我校自建校以来,共有437个学生,由于部分家庭文化背景较弱,学生接触到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乐手的多样性和乐器的丰富性也就减少;此外,我校的音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我校的两名专业音乐教师中民乐教师仅一名,所以民乐队的组建比较困难。据《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民族乐器学习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我们学校民乐教育很匮乏,民族音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家庭教育
我校艺术课的重要性被很多家长忽视了,认为副科投入地学习没什么用处,忽视了艺术课程对学生艺术审美情操的提高,导致艺术教育工作在某些方面难以开展。如此看来,学校、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性需学校向家长进行有效的传递,艺术学习能够增强一个人的气质、想象力、理解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其次,针对儿童心理,家长需做好学习器乐的前期准备,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加强其艺术知识的积累,有利于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推进。
(三)社会环境
民乐队的组建需要家长的支持、学校的引导,更需要社会的帮助。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文化的强劲来袭,使得中国民族乐器的传承也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在中国的市场上,不难发现很多的艺术培训机构中的器乐授课多以钢琴为主导,据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民族乐器学习问卷调查》统计,目前,民族乐器课程中接受理论知识传授的仅有6.64%的学生,我校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类目也相对单一化,而且仅限于音乐弹奏,对音乐没有深刻的理解。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也是有所偏失,重视了主流教育,却未能细化本民族音乐教育。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调整传统教学方式,适应现实音乐教育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递,不如将理论减少,重视学生在音乐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按照小学生的认知力,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生活,让学生自己捕捉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感知导向,从而加深其印象。我校在首届艺术节中就让学生大展身手了一番——利用身边废旧物品自制小乐器,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接触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二)设置与民族音乐教学认知相适应的课程
学校要重视音乐课程带来的辅导价值和审美价值,重视音乐教育能从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潜能、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比如可定期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从身心审美角度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知度;也可利用社团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相关乐器知识;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备适量的专职民乐教师定期给学生授课。
(三)重视民族音乐教育与其他形式的交流
民族音乐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渗透其他形式的渗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非常重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比如周期性地挑选优质学生在学校的大厅里演奏古筝,不仅增添了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息,还有助于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存在。长时间的民族音乐交流下来,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发展学生的自我民族音乐感。
三、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俄国著名民族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说过:“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由此可见,发展民族的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是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加强民族文化音乐教育建设,是不断满足素质教育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国家人文素养的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先进文化和民族音乐相互交融、与现代教学多媒体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让优秀的民族音乐走进校园生活,有利于增强全体师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使社会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氛围的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教育感化国人,我们优良的民族音乐文化才得以传承与创新,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绽放更强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家校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促进学生民族音乐能力的形成。当然, 民族音乐的地域性差异尚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瑱璇.上海市中小学校外民族器乐教育的调查研究[R].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吴灿江.怎么样加强对小学生民族乐器的教育[J].青春岁月,2011(20):354.
[3] 罗杰.重视民族本位——中国音乐教育之我见[J].中国音乐,2000(1).
[4] 黄颖.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10):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