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價隨意 暴富誘惑 ICO亂象調查

2017-11-27吳迪

台商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監管數字投資

吳迪

8月份,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已經突破3萬元人民幣!而ICO(初始發行代幣融資)也成為一種火熱的融資方式,連社區裏的大媽都參與其中,「人人都想著一夜暴富。」然而 ICO這種融資模式,在國內外飽受爭議,市場魚龍混雜、定價隨意、圈錢等亂象層出不窮。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發佈公告將ICO定性為「未經批準的非法融資行為」, 並緊急叫停ICO。

IC O全稱為I n i t i a l C o i n Offering,即數字貨幣首次公開眾籌。與IPO類似,只是其發行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並且以類似眾籌的方式發行。一般來說,區塊鏈初創公司以眾籌的方式,交換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以達到融資創業目的。

暴富神話 投資狂熱

投資者賭的是,認購的代幣(指企業發行ICO所使用的虛擬幣)能夠登陸交易市場並會升值。新型數字資產升值與否,取決於ICO專案的應用前景。ICO發起者會發佈一個技術白皮書,闡釋其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眾籌獲得的數字貨幣將投入到該技術的後續研發中。目前這些二級流通平台,使得ICO交易火爆。

工信部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以前,大陸ICO專案一共只有5個;今年以來,ICO迅速發展,1月份至4月份為8個,5月份9個,6月份成倍增長,數量達到27個。截至今年上半年,ICO總計融資26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到了7月份、8月份,ICO專案數量飆升,ICO專案參與人數已達到10萬人以上。

「幣圈太火,鏈圈人已經不夠用了。」在一場金融科技論壇上,一位區塊鏈專家感歎。一些ICO專案開始進入社區進行宣傳,而參與投資的是社區中的大媽。在路演現場,對於技術和行業應用一概不懂的大媽只關心什麼時候能賣代幣,認購能夠打幾折。「人人都想著一夜暴富」。

國內外一些早期優質的區塊鏈專案,雖然有些還沒有正式落地,但在交易平台上已經實現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根據一份國內主要ICO專案收益榜單顯示,截至2017年8月25日,量子鏈漲幅達47倍,公信寶漲幅達36倍,幣安漲幅達20倍(注:量子鏈、公信寶、幣安皆為代幣名稱)。

外行湧入 亂象叢生

在「一幣一別墅」 等暴利創富神話的驅使下,大量的區塊鏈外行湧入到這個領域。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建立信任共識等特點,被認為在銀行交易、網路借貸、眾籌等金融市場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諸多大型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都在研究如何應用落地。

追夢者基金創始人、創新穀創始人朱波表示,區塊鏈技術是產業數位化的底層技術。它如果得到應用,會對各個產業產生顛覆式的重塑。這樣的專案週期長,風險極大。如果要想做成功,需要專案團隊具備相當的對技術的把控能力、相當的對相關行業的理解能力、相當的資源整合能力,很難有團隊能同時具備這些能力。

而在2017年爆發的ICO熱,不管專案白皮書內容如何,融資金額動輒數千萬元,而且融資時間幾天或幾小時。其中甚至有連白皮書都沒有的專案,就憑發起人的個人影響力,就開始拉微信群進行打款。這樣的做法被區塊鏈技術人士調侃稱「空氣鏈」,多位受訪人士直言「圈錢已經不顧吃相」。

「不像以太坊這樣的專案,參與其中的智能合約確認需要消耗代幣,現在很多區塊鏈專案根本不需要代幣也能完成,但還是去做ICO,而且代幣的發行數量、發行價格隨心所欲,沒有任何依據。」 朱波表示。此外,白皮書的技術門檻要求也極高,非專業人士很難看懂專案如何實現。

除了投資者對專案的不了解以及核心技術人才的缺乏,團隊成員資訊造假、白皮書缺乏透明度、交易環節不透明、缺乏監管制度等問題也逐漸在ICO市場上暴露。部分ICO專案涉嫌傳銷或詐騙,利用拉下線或虛構專案等方式,通過「內幕交易」、「聯合坐莊」、「操縱價格」等手段以牟取暴利。

然而各種ICO專案魚龍混雜,大部分是虛假專案。有的連「白皮書」都是空白,業內戲稱為「PPT融資」。大部分專案在融資資金到位後,白皮書中承諾的計畫根本不會落地。同時,ICO投機炒作風險嚴重。大部分投資者缺乏專業知識,完全不關心基礎資產情況。同時,大部分平臺更採用坐莊、抬拉等方式哄抬價格,在代幣進入二級市場後,有的代幣在10天內市值縮水三分之一。

監管整肅 重拳出擊

ICO作為一種低門檻、快捷的融資方式,為少數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但正因為其融資太容易又缺少監管,加上投資人缺少辨別能力,在暴富心態下參與其中,面臨極大的投資風險。

醞釀一段時間之後,監管層終於出手。

2017年9月4日下午3點,在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的頭條位置,掛出了一條央行、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七部委聯合發佈的公告——《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其中對ICO(代幣發行融資)的定性極嚴厲:「(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公告還要求,即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2017年7月中旬,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本次整肅ICO市場,被許多人視為是金穩會開始發揮作用的體現。

監管重拳出擊,代幣市場價格全線應聲下跌。比特幣20分鐘內跌去近2000元,以太幣暴跌10%。根據知名數字貨幣網站coinmarketcap的數據,從9月4日下午3點後的24小時裏,該網站統計的九成以上數字貨幣大幅度下跌,有的跌幅甚至超過了60%。一時間,代幣投資者們的微信群裏哀鴻遍野。大量沒有前途的ICO專案甚至本身就是欺騙,不僅讓投資者承擔巨大風險,也讓真正區塊鏈創業團隊頗多抱怨,實際上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後果。

監管這次出手,採用實質大於形式的穿透式監管,不爭論法務,依本質定性;先清退歸零,然後再按新規則運行,這樣的做法能夠迅速改變現有ICO亂象,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指出這是相當有意義的。

在中國,在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對現在這種比特幣,或者是代幣的突然爆發性發展,也保持了高度警惕,也採取了一些限制性的或者是禁止性的措施,控制性的措施。代幣融資在在中國比任何國家爆發得都更加猛烈,甚至有一種說法,說是現在大概全世界90%以上的代幣發行,或者是代幣的數量都在中國,為什麼?因為中國現在很多人都在尋找發財暴富的機會。一看到這個暴富的機會又來了,所以都一湧而入,像海水一樣湧進去。所以說在中國,對ICO的非法融資,定義為非法融資,進行嚴格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及時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監管數字投資
浅析汽车维修市场管理及提升维修质量的对策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奇妙的数字
冰冰爽爽的冰激凌
0的苦恼
填数字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商业银行一季度利润增速回升
2017年3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1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