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敬天惜物”造物思想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应用

2017-11-27高丹丹贾荣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1期

高丹丹+贾荣林

【摘 要】惜物、尽用、节用、巧用是我国古人在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因素的影响下、造物实践活动中不断传承和创新而逐渐形成的基本造物观点,也是造物活动中贯穿古今造物实践的基本价值标准。通过出土服饰的实例研究看中国传统服饰中“敬天惜物”“节物致用”的造物思想,探究古人在服饰制作及着衣实践中所展现的“物尽其用”的才能和智慧,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及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服饰 敬天惜物 造物思想

一、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造物”的释义

广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造物”一词指的是一切由人类活动和行为所生产出的物质性成果[1],其中包含了诸如播种生产、饲养牲畜、制造工具、建造居所、裁剪制衣等满足人类各项生产需求的活动。人造物与自然之物的区别并不在于物理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而在于其投射出的人的观念和目的性,凝聚了人的力量、劳动、制作与创[2]。造物思想既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起源、社会基本形态形成的标志。通过对物之“用”的需求、对物之“造”的行为,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丰富和繁荣着自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传统造物文化中的“敬天惜物”思想

《周易·系辞上》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辞海》中对“致用”的解释为:“尽其功用。”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是奢侈使人狂妄,节俭使人寒酸,与其显得寒酸也不能狂妄;墨子在《墨子·节用》中记载:“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意思是圣王应该倡导节约,天下百工应从事自己所擅长的职业,发挥最大的效用,市场中的器物生产满足民用即可,不做需要增加额外费用而不利于百姓的事。李渔的《闲情偶寄》提出“坚而后论工拙”。“坚”不但指牢固耐用之意,更强调“物”的实际使用层次。可见,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敬天、惜物、尽用、节用、巧用是我国古人在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因素的影响下、造物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的基本的造物观点,也是造物活动中贯穿古今造物实践的基本价值标准。在传统服饰方面,从已知的中国古代出土服饰实物中,我们看到古人始终贯彻着“尊重自然”“厉行节俭”“物尽其用”的节约思想和环保设计理念,将巧妙的、具有创新性的节约工艺运用在服饰制作中,成为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精彩亮点。

二、传统服饰中的“惜物”造物思想实例分析

2017年5月中国丝绸博物馆“丝府宋韵——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服饰展”中展出的宋太祖七世孙赵伯澐装殓时穿着的对襟缠枝葡萄纹绫袄(图1),其衣长111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缠枝葡萄纹绫为面,绢里[3]。基本形制为直领、对襟、半臂,衣式短小至腰际。由服饰正视图可见:其领口及门襟处镶约5厘米宽素绢宽镶边,并于此镶边外侧约3厘米处有两条平行的垂直结构线,塑造出领口及门襟双层边饰的视觉效果。乍看这两条边饰似是通过单独裁剪面料进行拼接、缝合而形成。通过对服饰实物细察可见,素绢镶边外侧与其平行的结构线实际是将衣身面料以门襟为中线进行对向打褶后缝合而形成的,褶裥重叠宽度约为0.5厘米(图2)。同墓中出土的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的门襟装饰亦是如此。细究这样用折叠代替裁剪的边饰处理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面料裁剪后缝份余量的浪费,避免裁剪布边脱边,节约用料,简化缝制工艺;另一方面由于服饰面料为缠枝葡萄纹绫,折叠后缝合更容易保证纹样的完整性。这样省料、省工又讨巧的边饰处理方法既保证了服饰面料、纹样的完整性,又强调了服饰边缘装饰的丰富性、层次性,充分体现了古人在服饰边饰设计及制作上的造物观。

同墓中出土的绢面合裆夹裤,其造型十分有特色(图3)。夹裤长77厘米,腰宽51厘米,素绢为面。由实物观察可见裤主要由前片、后片、裤腰、系带四部分构成。裤身前后片中线左右两侧约4厘米处各打两个向外侧开口的活褶,与裤腰缝合固定。裤腿两侧开口未缝合,中间合裆,裤脚呈三角形,形成人体实际穿着后臀及裆部完全包裹,大腿外前侧大部分裸露的状态。在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穿着此类服装的人物形象(图4),同类裤子在内蒙古兴安盟代钦塔拉辽墓亦有出土[4]。通过结构分析,可见夹裤的制作工艺同样体现了古人服饰制作时惜物巧用的造物观:将长方形裤前片沿底边中心部位向上剪开到特定的位置,将剪开的面料沿对角线位置分别向外折叠,形成裤口部分,再单裁另外一块方形面料作裤后片,将裤后身空缺部分補齐,形成完整的裤身造型,并与腰头及腰带缝合,整个过程实现了面料的零浪费剪裁,使材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使用,裁剪、缝合工艺亦最大程度的节省(图5)。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元代飞鸟纹绫海青衣,其形制为交领、右衽、腰间束带,两侧开衩的宽摆窄袖长袍(图6)。其基本款式与蒙元时期的普通窄袖袍相似,但其设计巧妙之处在于此袍后中距领子约14厘米的位置钉有一扣,两袖距袖口16厘米的地方各有一袢,两袖与前肩交接处各开一个竖向口子,天气热时可将手臂从开口处伸出,将褪下的长袖反向扣于衣身背面的扣上。在保证身体舒适凉爽的同时,袖子扣于背后既不会影响穿着者的正常活动,还可使长袍从正面观察呈现出短袖的形式(图7)。这样“一衣两穿”的设计方式使得一件衣服因不同的穿着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服饰风貌,既满足了草原生活早晚温差大、需随时添减衣物的生理需求,同时又符合游牧民族马背生活随时迁徙、尽量减少行李份量的生存需求,充分体现了古人在设计服饰形制时“物尽其用”的造物观。此类着衣形式在我国藏民的袍服穿用和鄂伦春族猎人狩猎手套“手闷子”的设计上亦有体现。

三、小结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曾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实例研究可见,“敬天惜物”“节物致用”的造物思想体现在中国古代传统服装制作中的方方面面,如对布料的使用进行“零浪费”设计及裁剪,减少边脚料的剩余,对服装局部结构、细节进行工艺设计,优化制作工艺及穿着方式。无论是在汉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还是在宫廷服饰、民间服饰,亦或是在礼服、常服等各个领域都诠释着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惜物致用”造物观念。当然,“惜物”并非仅仅是形式、材料、制作工序等造物过程中的“减少”,而是生态美学、造物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这样的造物观念是先民在特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创造性的造物实践过程中民族智慧和才能的体现和结晶。其追求的是在“和谐”的基础上造物艺术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最优比率,体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当代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重新解读传统服饰中的造物思想、探索并传承古代服饰的节用工艺、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及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先艺,王文萌.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传统造物设计思想的价值再现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5(2):159.

[2]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中国丝绸博物馆.丝府宋韵-黄岩南宋赵伯澐出土服饰展[Z],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2017:18.

[4]祖倚丹等.中国古代服装节约工艺研究[J],丝绸,2015(1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