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根植于田园
2017-11-27王晓亮杨俊芳杨金杰赵桃
王晓亮+杨俊芳+杨金杰+赵桃
临近霜降时节的孟定依旧炎热,全省非遗保护业务骨干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个“会弹琴的坝子”。2017年10月16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培训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开班了。
本次培训选取了彝族“葫芦笙舞”、彝族“(俐侎人)服饰”,傣族“马鹿舞”,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四个项目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授和项目点实地调查相结合,从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中的文字工作、传承人访谈、影像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实训,以提高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成长在田野
学员初入芒坑,虽然天气炎热,但依然挡不住迫切了解“嘎朵”的热情,对一切都好奇,却又充满了困惑。在孙敏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列出了想访谈的一系列问题。
访谈过程中,指导老师与访谈人、访谈对象进行沟通,“问题要明确,尽量采用开放式”“尽量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摄影、摄像老师,从拍摄场所选择、角度、光圈、构图,进行悉心指导。经过几天的田野调查,通过“问题—指导—实践”的不断反复和实践,每个人都在其中成长。
问题意识在田野调查工作中尤其重要。通过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追问的过程不要有预设答案,试图用当地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和发生的故事。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成长。保山市的董菲说:“通过前几天的田野调查,在不断的自我肯定和否定的思考与实践中,调查报告基础资料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第一手和‘真实。带着思考去学习和带着思考去提问,个人觉得是非常有效的自我成长手段,经验可贵,革新难得。非遗保护工作的辛苦在于深入,而其中的快乐也同样如此。当你深入进去到事物本身,你自己是没有感觉的;然而等你出来才发现,事件本质的文化烙印已经篆刻在了你生命的来路上。”
“口述的问题要有逻辑性,要这样访谈”、“双机位时要这样摆”,项目组的各位指导老师在现场指导着,学员们认真的记录着、倾听着,每位学员都期待让自己的非遗专业技能更上一层楼。一路拍来一路讨论,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选取镜头,顺光逆光下如何拍摄,拍摄时如何构图,如何处理景深等。大家在谈论切磋中,增长了技能。
中午饭时间到了,好几个学员还没按约定的时间出现。原来,因为太专注于拍摄,忘记了时间。来自临沧的学员“李忠玉”笑着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已吃了好多精神食粮,自然不饿了。”
学有所获
田野调查是非遗保护的长期性基础工作。没有扎实的田野调查实践,就没有非遗保护成果的参天大树。参加培训的学员有从事非遗保护工作10年以上的老“非遗”,但更多的是新面孔。在培训中,各小组成员虽然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文字、摄像和摄影工作,但大家团结协作,集思广益,认真地开展调查和记录。学员们被俐侎人传统文化的魅力折服,并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保护责任的重大。
曲靖学员王颖在调查日志中写到:“我们拍摄到了很珍贵的视频,祖孙三代同时在跳葫芦笙舞,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感动,葫芦笙舞经过了这么多年还能传承下来,俐侎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感受到非遗工作的重要性!”
丽江学员杨晓林在调查日志中写到:“调查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核心,从事传承人的保护及对其技艺的抢救和整理就成为非遗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尽快地抢救和记录、整理那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鲜活的口述史、记录下他们技艺、让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真实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们保护工作核心内容之一。”
在田野调查培训期间,正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所有参训学员备受鼓舞。作为非遗工作者,只有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深入田野,才能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才能留住“鄉愁”,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