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
2017-11-27张胜荣
张胜荣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力量。本文以贫困地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为例,介绍了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现状,从理论上对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导,论证了金融支持能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支持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原因,但由于存在金融抑制等现象,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提出要发挥财政和金融的协同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向扶贫领域倾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8)-0029-04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前经济发展“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就扶贫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缓解贫困地区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发挥金融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支撑作用和关键力量,是金融系统面临的重要課题。陕西省共有56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呈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等特征,金融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探究贫困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中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三市均属于秦巴山连片特困区,且三个市所辖所有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区,数据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本文通过对陕南三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发挥金融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作用。
一、陕南三市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很大程度上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金融投入、财政投入、教育投入等,影响金融发展。
数据显示,陕南三市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与人口占全省的比重相比,经济实力明显较弱。此外,公共财政的健康运行是推动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贫困地区由于财力不足,难以完全承担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职能,影响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
如表2所示,陕南三市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全省人均财政收入的一半。特别是从财政收入的来源来看,“吃财政饭”的现象依然严重,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所占比重高达70%以上,说明陕南三市的公共财政无法自给自足,主要依靠国家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具体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陕南三市经济发展滞后,财政紧张,金融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历史经验表明,当贫困地区财政等不能构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时,金融机构不仅达不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的,反而有可能成为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二)金融机构设置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陕南三市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表4所示,与2005年前相比,三市辖内的金融机构总数、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基本上稳中有增,但与十年来社会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相比,与脱贫攻坚的要求相比,金融服务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目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上移,大多乡镇的金融网点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支农、扶贫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信贷资金分析
金融资源存在明显的逐利性,自动流向回报高的地区和产业,贫困地区或多或少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如表5所示,陕南三市的存贷款余额每年都在增加,但增速呈下降趋势。与全省情况相比,陕南三市贷款增速略高,说明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存款余额增速在大部分年份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贫困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推导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阐明金融支持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整体关系可以用AK模型来说明,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由式(5)可知,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影响(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A(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和S(储蓄率)来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可以从理论上得出结论:金融支持能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三、贫困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
本文选择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测量指标;用FIR(金融相关比率)作为金融支持的测量指标,由于陕南三市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滞后,金融资产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将FIR简化定义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而FAI(固定资产投资)和RC(居民消费)又是影响GDP的重要指标,同时引入这两个变量。为减少序列的波动性误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对GDP、FAI、RC三个指标数据取自然对数。此部分主要目的是验证贫困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LnGDP=C+αFIR+βLnFAI+λLnRC+ξ
在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后,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t统计量均很显著,调整后的为0.999,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模型中的各个系数均比较显著,FIR的系数为-0.206,说明在陕南三市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与国内多数类似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一定程度上说明,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要滞后于经济增长。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当经济过热时,央行会减少货币供应量以降低经济的波动,导致FIR的系数为负值;二是贫困地区金融体系不完善。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相对不足,贫困地区金融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被抑制状态,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了经济增长。endprint
(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上述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贫困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兩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识别。因此,通过Grange检验对贫困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判断。检验的原假设是:“FIR不是引起LGDP变化的Grange原因”或“LGDP不是引起FIR变化的Grange原因”。具体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Grange检验结果表明,贫困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之一,但由于存在金融抑制等现象,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
四、政策建议
发挥财政和金融的协同作用。一是在财政职能方面,政府应整合涉农、扶贫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等重点项目;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设,采取奖励措施或优惠政策,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引导资金流向贫困地区。二是在金融职能方面,应尊重金融服务的企业行为属性,遵循市场化、商业可持续性的经营原则,加强正面引导和扶贫政策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发挥金融扶贫的主力军作用,处理好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引导信贷资金向扶贫领域倾斜。一是加快贫困地区信贷投放。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银企联谊会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三农”和贫困县域的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不断提高贫困县域存款用于当地的比例。二是加大开发专项工作力度。金融扶贫贵在“精准”,各地要因地施策。在陕西省内,继续开展整村推进和异地搬迁工作;强化产业发展,创新产业化扶贫机制,坚持在扶贫资金投向上向特色产业倾斜;加大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订单农业,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要在贫困地区构建开发性、商业性、政策性并存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推进贫困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发挥其在带动社会投融资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推动贫困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引入民间资本,发挥其在信贷资金供给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引导其在贫困地区下沉管理重点,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四是降低贫困地区中小型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五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在农村贫困地区建立普惠金融体系,降低农村贫困地区的信贷门槛,尽可能使更多贫困地区的企业、贫困户获得信贷支持,具备摆脱贫困的资金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张沁梅,李云芳.湖南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54。
[2]李朋.基于区域金融创新的农村贫困地区扶贫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4,(4):46-47。
[3]刘瑜,张欢,范莉.包容性增长视角下金融缓解贫困问题研究——以定西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5,(1):61-64。
[4]骆伦良.金融支持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3):24-29。
[5]王芳,刘伟宏.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与产业,2014(1):161-163。
[6]徐荟竹,车士义,罗惟丹,杜海均.公共财政、农村金融改革和可持续金融扶贫研究——基于连片特困区375个贫困县的调研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2,(1):114-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