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烂王”有个环保心愿

2017-11-27刘凌霄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废品

刘凌霄

刘宝昌身材消瘦但很健康,沉静的目光里蕴涵着无言的坚强。他经历了生活中太多的波折,一个偶然的机会,干起了废品回收营生,从此一发不可收,20多年之后,成了当地有名的“破烂王”。

儿时风餐露宿居无定所

刘宝昌于1954年出生于辽宁建昌县,由于当地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父亲就带领全家7口人开始逃荒,从此过上了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日子,先是到了沈阳,又辗转来到乌兰大屯(后改为乌兰浩特市),还是无法糊口,再一次搬家到离乌兰大屯30公里的额尔格图公社,在那里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定居到了乌兰浩特市。

父亲不断地找零工,孩子没钱上学,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逃荒用的工具木头车。父亲的家庭出身是富农,那个年代让他饱受折磨,强大的压力使他抑郁,脾气暴躁,孩子们不小心摔碎一个饭碗,也被他暴打一顿。

因为父亲的暴躁脾气,母亲37岁就去世了,那年,刘宝昌4岁。10岁那年,他上学了,之后上了工读中学,每个月学费3.5元都没有维持下去,只念了一年半就退学了,赶着毛驴车搂毛柴,干活挣钱糊口。20岁时,经人介绍,他和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家境不富裕的何淑琴结婚了。

1971年,由于父亲的出身原因,刘宝昌一家被下放到离乌兰浩特市140里的周家沟,直到1981年才又回到乌兰浩特,靠赶毛驴车拉煤挣钱,那时他家已经是3男2女,加上父亲,共8口人。为了多拉几趟煤、几趟水泥,驴都拉不动了,刘宝昌还是咬着牙坚持装卸。二哥怕他累坏了身体,托人找了个比较轻松的活计,给日杂食品商店拉货,又给一家饭店拉米、面、油,还能在饭店吃饭。饭店倒完的空面袋子、空油桶,他拿回家,妻子常常从每一个面袋子抖出少许的白面,油桶也能滴出油,贴补生计。妻子还把面袋子洗干净七拼八凑做成被子,家里总算每个人都有被子盖了。

1985年,刘宝昌到市供销社上班,并且转为大集体,当店员。1992年因家庭困难,单位照顾,他就下海经商了。

在市场卖服装时,他认识了一位外地朋友,朋友让刘宝昌帮他租房子做废品回收生意。热心肠的刘宝昌帮了朋友,并帮助他发货、运货。朋友因家里有事只干了一年,临走时告诉刘宝昌:“干废品回收吧,能挣钱。”

艰辛的收购废品之路

刘宝昌用家里多年省吃俭用的一点积蓄,租了个15平方米的铁皮房,和朋友合伙办起了土产日杂兼营废品回收部。

全家人每天给废品分类、拆解、用压缩机打包、粉碎机加工……经常熬得眼睛通红,腰酸背痛。合伙的朋友家没有人干活,一年半后退股了。

冬天,两个儿子在铁皮房子守夜,半夜煤气中毒,大孩子觉得胸闷,呼吸困难醒来,爬到外面,踉踉跄跄跑回家叫来父亲救弟弟,弟弟已中毒严重,刘宝昌没钱送医院抢救,他把孩子放到地上,让其平躺,在其四周潑水,用湿毛巾擦拭面部。一个多小时,孩子苏醒了,总算捡回一条命。

运输废旧物品更是充满艰辛。去河北,当时1300公里都是土路,几乎每年意外的事都会发生。冬天,车坏在半道上,手冻僵了也得修车,晚上盖着简易的被子蜷缩在车里,冷得无法入睡。夏天,有一次半路遇上瓢泼大雨,货车陷在泥泞里,好久才拦到一位好心司机,帮他把车拉了出来……

几年的辛苦,刘宝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同时,生意正式挂牌营业,更名为昌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占地1000多平方米,储存货物50吨左右。他是乌兰浩特市第一家把废旧物资中的有色金属出售到浙江等地,把废旧塑料、纸制品销售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公司。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刘宝昌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现已是注册资金50万元的企业,公司拥有一个分公司、一个收购站和多家收购点。年收购销售废旧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约1500吨,废旧塑料、纸制品达2000多吨。

作为在困苦中挣扎出来的人,更知道伸手助人的重要。刘宝昌把热心公益当成了自己分内的事,为义勒力特苏木团结村的张福生购买2吨水泥修土房子;给70岁的孤寡老人包哈日巴拉每年资助1000元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每年资助贫困学生赵冬梅3000元,直到其大学毕业;为困难户郗长林、张占八盖房子资助8000元买砖;资助50多岁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刘淑英3万元做手术,还资助街道小巷治理、街道扶贫……

2007年,刘宝昌当选为乌兰浩特市政协委员,连年被评为优秀委员,他积极参加政协小组活动,无数次捐款。四川地震时,他个人赈灾捐款1万元。

为保护环境献出微薄力量

2008年,刘宝昌成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员,每年都到北京交流学习一次,内容有利用生活垃圾发电,拆解废物,推动再生资源利用,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等。

刘宝昌极力倡导“绿色环保、资源再生”理念。塑料制品不易在自然情况下分解,这些产品含有对人类或生物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他就想办法废物利用。他下乡时看到废弃的塑料制品到处都是,尤其是田间地头的塑料薄膜,白花花的,他将这些废旧塑料制品收上来,购买了两台塑料粉碎机,把塑料颗粒化,运往河南、河北等地制作工业塑料制品。这个项目费时费力,有时花费长途运费运到外地根本卖不出去,就是卖出去也是低价出售,挣不到钱,但他一直坚持做这件事。他的收购站有部分设在乡镇,他有个小心愿,要为减少环境、空气污染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刘宝昌的公司在废品回收经营上有一定优势,但在加工利用环节却一直较薄弱,制约了回收业务的扩大和整个行业的发展。他常常望着堆成山的废品,因资金不足无法引进先进机器,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整个再生资源业务体系历来重经营轻加工,在加工、利用方面投入资金和科研能力都不够,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回收企业多数属于老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设备老化、科研技术落后,形不成规模和产业;二是工业企业一般从利益而非环保节能意识出发,使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比采用现有资源成本高或者效果差,大家一定选择后者。“发达国家的做法是政府对使用再生资源的企业给予经济补贴,并鼓励企业进行再生资源有效使用的研发工作。”刘宝昌如是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废品
20万元现金放纸箱里老人当废品卖了
小区里的“狗”
最美的身影
美国 废品“魔幻花园”
笑一个吧(3则)
废品堆里“拔”出创业路
第一次赚钱
卖废品
废品背后的爱
礼品变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