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猎大型动物的乐趣在哪?

2017-11-27李哈霓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9期
关键词:狩猎犀牛狮子

李哈霓

中国很多古装剧里,都有皇室人员成群结队去围猎的镜头。事实上,古代皇室王族、贵胄宗亲都有捕猎习俗,如果猎到鹿、虎、豹等大型动物,将举族欢庆。

西方同样如此,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年在位)很喜欢参与捕猎大型动物,曾经撰文吟诗,记录自己捕猎的过程,并抒发成功猎杀动物的喜悦和骄傲之情。

今天,围捕大型动物的活动在非洲不断上演。每年成千上万的人申请许可,实枪荷弹前往非洲各地的野生动物聚居区。或三五成群,或三三两两,游弋于非洲草原,以狩猎大型动物为乐,目标直指豹子、狮子、大象等动物,它们很多都是亟待保护的濒危物种。

其实,猎人们狩猎要冒风险的。比如2017年5月在津巴布韦,一个人狩猎时发生最不可思议的意外,他队友打死一只大象,结果大象倒地时也把他一起压死了。如此吃力不讨好、还有巨大风险的活动,为什么还有人乐此不彼呢?

权力的彰显

人类围猎大型动物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最早的记录发生在古代中东的亚述帝国(约公元前2000-公元前600年,在今叙利亚),皇帝经常猎杀大象、野山羊、鸵鸟、野公牛和狮子等大型动物,并以此自夸,彰显皇家实力,更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势力。

尽管朝代更迭,但人类狩猎的活动几乎没什么变化。在王公贵族号令下,围猎大型动物是精心组织又威严壮观的。有时皇帝自己不参加,只在旁边观看然后“论功行赏”,这也是彰显自己无上权力的一种方式。

大型野生动物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如豹、虎、狮,它们代表着危险、敌对“势力”;另一种是食草动物,如鹿、羚羊,它们对人没有危险但擅长逃跑,代表着不顺服的“民众”。不论哪一种,在帝王皇室面前都将被治服,甚至被杀——这就是狩猎带给人们的心理喻意。

即使在今天,这种喻意依然存在。非洲国家允许的大型动物狩猎活动,其实都是昂贵的娱乐项目,本地人不参加,基本上都是欧美上层人物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参加。这反映的就是曾经深深根植于欧美的殖民主义文化和父权制文化,如今改头换面以狩猎的名义重新彰显。

金钱的炫耀

古代贵族往往也是有钱人,而现代有钱人往往不是贵族。现代的合法狩猎价值不菲,这也就成为有钱人炫耀的一种途径。

据2015年一项报道,在有些非洲国家,合法狩猎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每年猎人们要为此花费大约2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3.67亿),包括申请许可证、聘请当地导游、购买枪支弹药、旅行食宿等。

2015年7月在津巴布韦,一位美国猎人射杀了一头13岁狮子(野生狮子寿命是十几年),为此他必须花费54000美元得到特权许可,相当于37万人民币。

无疑,凡能参加狩猎的肯定都是富豪,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支付这笔钱。也就是说,去非洲狩猎,与猎物合影,上传网络分享,这一切都在彰显着“我”很有钱,有能力付得起高昂费用,且仅仅是为了取乐。

人类学研究,也为这种狩猎动机提供了解释。人们用狩猎传达“性”讯息,告诉可能的配偶自己很有实力,也告诉可能的竞争对手自己很健壮。研究还发现,即使生存猎人(非为取乐但为食物的打猎者)的目标也是有针对性的,一般都挑选对他们更具挑战性的大型动物,这暗示他们有能力接受挑战,而别人轻易能看到。

于是现代狩獵大型动物的活动,实际上就成了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彰显自己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方式。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说,这无疑贬低了动物生命的价值,完全沦落为被人类利用的工具。地球经亿万年发展,孕育万千生命,难道只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

这可以理直气壮吗?

猎人们乐此不疲,而且还理直气壮。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把钱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事。而且花钱的同时,又资助了动物保护项目,另外还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就是猎人们的逻辑,而且的确也是事实。因为猎人们去狩猎前,首先要向当地政府申请许可证,并支付数千上万美元。这些钱有一部分用来改造陈旧设施,建设更好的动物居住环境,甚至用来防范偷猎。

合法狩猎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首先猎人们到野外打猎需要当地导游,狩猎期间还需要吃喝用度,这一切开销都给当地带来了收入。这些工作相当于,变相地阻止当地人为生存而进行的非法偷猎。偷猎少了,也相当于帮助保护了生态环境。狩猎带来的经济效应,改善了当地政府、百姓的收入状况。因此为吸引更多猎人来消费,也“刺激”他们加大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力度。

另外,在政府监管下,狩猎还有利于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因为它可以清除种群里的不健康个体。在纳米比亚,黑犀牛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野外仅存5000头。然而政府依然允许狩猎黑犀牛,并同时规定了狩猎配额,只能猎杀已经生育过的雄性老黑犀牛,且每年仅限5只。这项规定,旨在鼓励年轻雄性黑犀牛多多生育,从而刺激种群数量不断扩大。

然而最近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美好。几十年来猎人们可能高估了自己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贡献。据调查,支持狩猎的非洲国家并非都有一笔清楚的帐目,许多政府的狩猎收入去向不明,无法查证。一些保护资金要么被转移他处、挥霍消费,要么根本没用于真正的动物保护工作。

科学家也质疑以猎杀动物而进行保护的策略。猎杀意味着将个体从种群中清除出去,也意味着个体的基因无法顺利传承给下一代。比如对非洲狮而言,由于突显能力与荣耀的原因,猎人们的目标往往是年轻而健壮的雄性非洲狮,无疑这会削弱非洲狮的基因库;同时年轻雄性被杀,也意味着它原来的地位空缺,其他的年轻雄狮若要取而代之,自然免不了争斗,这恐将导致更多狮子伤亡。

然而最重要的在于,猎杀动物若是合法的,并且是为了娱乐,那么无形中就使动物的生命遭到贬值,而这又将导致动物保护偏离本来的轨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狩猎犀牛狮子
狮子的喷嚏
狩猎还是偷猎
狩猎等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