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本难以忘怀的书

2017-11-27周实

书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提箱汉娜罗拉

周实

切·格瓦拉的书

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赛尔纳——呵,这名字真的太长了,谁想记都记不住的。还是让我们平时那样,众人那样,媒体那样——亲切而又随意地叫他一声切(CHE)。

切——多响亮,多简单——就像听到咔嚓一声,接着便是一刀两断。

切在我的心目之中总是归于动荡二字,就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样热烈和不安,日日夜夜,向上,燃烧,既像一个流浪汉,又像一个旅行家。

流浪汉?旅行家?初想,确实有点荒唐。细想,还是有点因缘。

什么因缘呢?旅行是有目的的,旅行是有计划的,流浪则是随意地走到哪里算哪里,而切恰恰就能将两者统一到一起。他的三十九岁的人生,整个就是一个旅行,整个就是一个流浪,不是流浪汉在旅行,就是旅行家在流浪。

切是很难坐下来的。虽然,他也试着坐过,结果总是灵魂出窍——去某个地方神游去了,去某个地方游击去了。于是,有了他的经典——那本有名的《游击战》。

《游击战》,未看过,却曾读过另一本,是他二十五岁写的关于游历南美的散记。书名稍嫌有点长,而且显得很夸张,肯定不是他起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此书时书名定为《摩托日记》)。他在这本游记之中,用他自己独特的笔触记下了他与另一朋友如何上路,如何遇难,如何偷酒,如何骗吃,如何衣衫褴褛地徒步欣赏湖光山色,如何身无半文地考察各地麻风村……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那风天雨夜,他的哮喘又发作了,开始上牙直敲下牙,敲得气都喘不过来,最后牙都敲不响了,只能缩成一团痉挛。这次游历,长达一年,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目的,计划,明确周全,行程却是曲折艰险,行为几乎就是流浪。他在书的后记之中,虚拟一人与他谈心,那人对他这样说道:“你会死得慷慨激昂(这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或是改变你对我的印象),成为仇恨及斗争的完美呈现,因为你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无生命的范例,而是未来应该加以毁灭的社会的真正一员。一窝蜂的精神从你的言辞及行动中显现。你和我一样大有其用,不过你对那个以你作为牺牲的社会的奉献到底有多少用途,你并不了解。”切在黑暗中与他告别,这时的他已经明白:“当伟大的精神领导将人类一分而为两个敌对阵营,我将归属于人民这边。我知道,是因为我在这晚预见,我这个折衷主义的理论解构者及各种教条的心理分析家,会疯狂般的号叫嘶吼,会对壕沟工事发动攻击,会以鲜血沾染我的武器,并会在狂怒中屠戮任何挡我路的敌人。仿佛是一番狂喜后继之以无比的疲困之感,我看到我成为这场真正革命的祭品,个人意志被踩平践踏,而我无所怨悔地宣告,有错皆在我。”我非常惊讶他写的这些,因为历史已经验证!这本二十五岁的游记就像他的人生起点,而他后来的那本遗著——那本《玻利维亚日记》则是他的人生终点。据读过那本日记的人说,由那些日记可以看出切和他的游击队员过的是怎样的凄凉生活。即使如此,切仍坚持一面游击宣传革命,一面行医为乡民看病,因为他们游击的那个地区是玻国最为赤贫的地区,那里不但物质匮乏,而且瘟疫疾病流行……那时的他依旧哮喘,依旧上牙直敲下牙,依旧敲得喘不过气,直到最后敲不响了,只能缩成一团痉挛……至于后来他的形象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印有他的头像的T恤、CD等等均告大卖,恐怕他就难想到了。而我心里最疑惑的却是未见有一人问:“嗨,切,你觉得你这辈子过得快活不快活?”我不知切会如何回答。我只知他游南美时他是极其快活的,即使他的哮喘发了,他还是极其快活的。他的那些随意的文字朝气蓬勃,青春洋溢,使人感到生命的意义,给人一种向上的力气。切若当作家,定是好作家。我总这样想。只是他太热情了,写作不能满足他。

米哈·伊维的书

只要看看这部书名,就知道是很好看的——《六封布拉格地铁的情书》。

1999年12月,布拉格地铁的广告板上贴出了一封公开的情书:“亲爱的罗拉:你什么都没留下,只留给我思念……”情书的落款是奥立佛,对象是其前任女友。此后半年,每隔一月都会贴出一封新的。六封情书让亲爱的罗拉既期待又害怕,既痛苦又甜蜜。她不知如何是好了。罗拉刚刚二十一岁,却已有过几番恋情,无论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她自己的卧房或者什么度假胜地,她都在为爱情苦恼:杰夫是个美国人,她和他有语言障碍。瑞奇虽然非常单纯,可惜却只是个店员。奥立佛是味道不错,年纪却又有点太大,而且还有第三者。罗伯比较关心自己,然而还在学校念书。如何选择才是正确?母亲没有好的建议,自从丈夫过世之后,她再不碰捷克男性,一心只爱外国男人。好友英格丽也自顾不暇,所认识的每个男人,她都冲动,想带回家。罗拉怎么办?爱情在哪里?随着情节的起承转合,借由细节的前呼后应,作者用其独特的幽默和那节奏明快的笔法,抓住求爱这条主线,辅以手机短信元素,捕捉住了新捷克人面对美国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奇思异想。作品是轻盈的也是沉重的,生活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情感是失落的也是丰富的,讽刺是温和的也是犀利的。能将作品写成这样,真可谓是与众不同。怪不得作者米哈·伊维能成为捷克当代作家最闪亮的一颗新星。因此,欧洲各国大学将其作品列为学生了解捷克文学的必读也就极其自然了。

读完这部有趣的情书,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爱情真的很不好说。爱在哪里,看似简单,实现却是非常之难。“其实我要求的真的不多”,罗拉看着英格丽说:“两个健康的小孩,和一个看起来不像流浪汉的男人,就这样。或许还要一栋红墙的白色房子。还有壁炉。”“我也是。”英格丽连忙进一步补充:“还要一座小花园和一只狗。”“还有亲切的邻居。一对老夫妇。当她烤了一些什么,总是分一块在盘子上,从篱笆那头递给我……”罗拉接着进一步补充。这样的要求确实不高,可是罗拉却求不到,英格丽也网网落空。爱情究竟在哪里呢?完美的男人在哪里呢?奥里佛认为这种追求是女人独具的一种迷思。这种迷思有如病毒,吞噬了女性的判断能力——假如女人真的具有什么判断能力的话。罗拉则持不同看法,认为这是女人的美梦,有时美梦会成真的。美梦真的会成真吗?细细读完罗拉的故事,你会发现这部情书整个就是一则隐喻: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却可能有完美的爱情——假如你放弃幻想。世上没有理想的社会,却可能有理想的生活——假如你接受现实。爱情一直呆在那里——呆在分手与相逢之间,呆在追求的行动之中。用奥立佛的话说就是:“我们向爱情敞开心胸——而爱情使我们受伤。我没办法不想你:想你那永远冰冷的手,你那苍白的脸孔。想你脖子上金黄色的细毛,你右膝盖的那道小疤……想你如何压住裙子,在你下车时。你早晨淋浴时如何闭着双眼。如何睡觉,如何呼吸,如何活着……”情感的发泄是容易的。情感的忍耐是艱难的。爱情与那伤心的怨恨仅仅只有一步之遥。或者说得更贴切点,只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就像天使与魔鬼。爱得好,是天使;爱得不好,是魔鬼。酸甜苦辣,爱恨情仇,若是一味追根究底,要求完美再完美,幻想纯粹再纯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变成另外一回事了。其次,读完这部情书,脑子里面所浮现的,是捷克文学的世界性。我们只要提到捷克,提到布拉格这些字眼,就会想起哈维尔,想起米兰·昆德拉,想起赫拉巴尔等等。反之,情况也是一样,只要提起哈维尔等,我们也会想起捷克,想起布拉格的春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捷克打破封闭,走向开放,文学也获得了更大解放。面临美国等强势文化大规模地进入冲击,捷克文学立足本土,张扬个性,自由地开出了鲜艳之花,自豪地立足于世界之林,真是令人羡慕、倾心。endprint

罗曼·罗兰的书

在我读过的传记中,托尔斯泰的忠实信徒——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写的《托尔斯泰传》算得上是一部经典。为了写好这部传记,罗曼·罗兰研读了托尔斯泰的所有著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紧紧地抓住了托尔斯泰对于宗教所持有的那种精神。托尔斯泰精神强大,罗曼·罗兰也是一样。

1853年,二十五岁的托尔斯泰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当他面对纷飞的死亡,宗教神秘主义在他心里萌芽了:“我感觉我摸索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一思想,即使牺牲我的生命,我也在所不惜的。这思想是一种新的宗教的开始。”

托尔斯泰解甲归田,在圣彼得堡开始了周旋于文人之间的生活,但他却又瞧不起他们的颓废和虚伪,甚至就是一直对他赞不绝口的屠格涅夫,他也显露不快之色。他之所以会这样,一是他们自以为是所谓的上流阶级,同时他也怀有一种贵族对于自由文人以及中产阶级的傲慢,再就是他“本能地反对一般认可的理论”。

1861年,屠格涅夫提及他女儿所做的慈善事业,托尔斯泰却认为那不过是一种伪善,不过是在粉饰恶,于是,争执发生了,几乎动枪进行决斗。后来,屠格涅夫写信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托尔斯泰也不宽恕。二十年后,他忏悔时,他才请求屠格涅夫原谅他的这种固执。对于他的这种固执,罗曼·罗兰这样写道:“他不相信别人的真诚。一切出于道德的冲动,他都认为只是虚伪。他经常以他那敏锐异常的眼神盯着世人。”

在书中,罗曼·罗兰揭示了托尔斯泰的思想本质以及他对神的态度:“人生是无理性的……我走到深渊旁边,清楚地看到在我面前,除了死之外,一无所有了……我亲自把绳索藏起,以免自己一时恍惚在衣橱的横梁上吊……因为害怕自杀的意念,我不再带枪去打猎了……人只有在沉醉于人生的时候才能活,醉意一旦消失了,就知道一切是欺骗……家庭与艺术早已不能使我满足……千千万万的人为何能逃出如此撕心的绝望呢?他们为何不自杀……发觉他们的生活不是靠理性而是靠信仰……信仰就是生活的力量……突然之间,我领悟了我只有在信仰神时才是真正活着的……认识神和生活真的就是同一回事……他终于得救了……神现身于他的面前……”托尔斯泰的心路历程就是这样细腻地随着罗曼·罗兰的笔触在我们的面前展现。

在书中,罗曼·罗兰还梳理了托尔斯泰是如何与教会断绝关系的。托尔斯泰从心里认为:“教会所秉持的教义,理论上是耍诈的有害的,实践上是卑俗的迷信的。”他谴责教会的最大理由是教会加上世俗权力就是“傲慢的联盟”了,就是“强盗与撒谎者”,一种谋求利益的结合。他绝对地不能容忍教会认可战争和死刑。他一边极度地轻蔑教会,一边捧着《四福音》书,从中导出自己的信仰。

托尔斯泰和太太时不时有一些龃龉,他们之间气氛紧张。她因丈夫“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于学习上”而生气,同时,她在宗教上也讨厌他竟然跟一个什么犹太教士学习什么希伯来文。

她担心“他会发疯”,不肯和他住在一起,让他移居莫斯科。

他不吃,也不睡,有时甚至独自哭泣,生活也已不像生活。

她写信给他:“看到你把如此的智慧如此的精力,虚耗在伐木、熬汤、缝鞋上,我无法不感到悲哀。”可是,他的精神生活却在此刻得以升华,生命同时也在更新。他进一步地认识到:“所谓拥有不过就是坐享他人劳动的成果。”

屠格涅夫临终之时,曾经写有一信给他,那信上写道:“我的朋友,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再回到文学方面去吧。”特·凡戈也在其著作《托尔斯泰研究》之中语重心长地规劝他:“那不是你的工具。我们的工具是笔,我们的园地是人类的灵魂。”面对朋友的关心爱护,托尔斯泰以其著作《我们该做什么》作答,对科学,对艺术,进行了毫不留情地鞭挞:“今日的一切罪恶都是由一些自命为文明人——他们旁边还有学者和艺术家——实际上都是和僧侣一样的特权阶级所造成的。”他认为:“艺术与语言是人类进步的两大机能,一是沟通心灵的,一是交换思想的。艺术应当铲除强暴,而且惟它才能做到。它的使命是使天国即爱降临,统治一切。”

一次,他得机会参观一家免费的收容所,回来后竟泣不成声,他把民间的贫困疾苦完全视为自己的事情,为此,他与国家、宗教还有科学艺术为敌,连带自己的家族家庭。1897年夏季的一天,他写一信给他太太,他在信中这样说:“我决心把一个已经想了很久的计划付诸实行……我要出走……我们生活的后半辈子,尤其是这十五年,已经分道扬镳了。”

1910年深秋的一天,那天是10月28日,托尔斯泰突然离家,去他妹妹玛利亚所修行的修道院。他的出走虽然秘密却仍然被家人发现。于是,他又离开那里,不料却在车站病倒。1910年11月20日上午六时许,他永远地闭上眼睛,得到了他所渴求的“解脱”。临终之前,政府、教会非常关心地看护着他,要他改变对于国家以及宗教所持的态度。政府还专门派出军警守护着他逝世的车站,包围着他出殡的队列,不让他的死讯传出。

托尔斯泰逝世于俄国革命的前夕,弥留之际,他哭着:“千千万万的生灵正在受苦受难,你们为何聚在这里照顾着一个托尔斯泰?”

我读托尔斯泰的文字,最记得的是这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遥想先前读到它时,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因为若是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个我,真的可说无见无识。为什么?只须闭上眼睛想想,在你平日的生活之中聽几个人说过幸福?不好说没人说,但说的真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幸福只能藏在心里,幸福大多藏在心里,幸福一旦说了出去,好像就会飞了似的。要不,你也试一试,你也说说自己的幸福?你不说,事还好,那幸福也很好,你一说,那幸福就会显得可笑了,你也好像成了一个十分浅薄的跳梁小丑。幸福真是不好说的,说了它就不幸福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哪怕就是错过的幸福,甚至包括失去的幸福,也是经不住谈论的。人们如果谈论它,谈的也是错过的遗憾以及失去它的痛苦。人们嘴上能说的,能谈的,只是那些经历的痛苦,也就是那各自的不幸,世上多的就是不幸。endprint

善也是,美也是,也是不好多说的吧,说多了就成了伪善(哪怕它真不是伪善),成了一种矫揉造作(即使它非矫揉造作),是托尔斯泰所厌恶的。

凯伦·莱温的书

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林贤治君打来电话,说他想编《记忆文丛》,想要我和北京的章德宁君参与主编。这是好事,深获我心,自然愿尽绵薄之力。我努力地试了一试,结果不成,只好作罢。后来,他俩几经曲折,终于做成了。一连出了好几本,反映颇不错,销售也很好。可惜后来没继续。由此可见,留下记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不容易,还是有人做。我曾看过三本书,都是有关记忆的:一本是《汉娜的手提箱》,一本是《克拉拉的战争》,一本是《盖比橱柜的秘密》。三本书都是写犹太儿童的悲惨命运。二战期间,纳粹分子为了能够统治全球,大肆实行种族灭绝,在欧洲建立了很多的死亡集中营,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其中有一百五十万都是幼小的儿童。

打开《汉娜的手提箱》,立即觉得有一股冲击波在直逼眼球:2000年的3月,日本,一只手提箱邮寄到了一个专为儿童设置的博物馆——“东京浩劫教育中心”。箱子上用白油漆写着“汉娜·布兰迪,1931年5月16日”以及“waisenkind”——“孤儿”。在参观汉娜的手提箱时,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疑问。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在人世间吗?他们要求年轻的女馆长石岗史子找出答案。在充满悬念的历程中,史子穿越欧洲、北美,苦苦追寻。于是,终于,六十年后,一个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的女孩子被孩子们从那遥远的时空深处,从那黑暗的历史角落唤了出来,越走越近……

“看到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质朴的文字叙述、大量的历史照片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使汉娜在今天,仍然活生生地站在历史的路口凝视我们。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量,使得文字的生命鲜活和丰满起来。”这是译者林达的感受。

“我的儿子,Gabrie Zev Enright Levine现在才六岁,要懂得汉娜的故事还太年轻。但是,当他长到足够大的时候,我会读给他听。我希望他像我一样,被汉娜、乔治和史子所吸引。我更希望他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这样的道理:历史是重要的,尽管历史上曾经有难以言说的邪恶,好人和好的行为却终能成功。”这是加拿大的作者凯伦·莱温的希望。

“孩子们读过《汉娜的手提箱》之后,有很大的反响。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回应。他们中的大多数,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浩劫。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们懂得了他们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偏见和不宽容,在日本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创立和平。许多孩子还给我们写信,他们相信,记住我们国家在战争中杀害了许多中国人、朝鲜人和其他人的历史,也一样是重要的。孩子们还说,他们现在就要站出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些话使我深受鼓舞。”这是年轻的女馆长石岗史子写给此书的中国编辑李永平的一段话。

由于史子的努力,汉娜的哥哥乔治在半个多世纪后,在日本重新看到了妹妹的遗物——手提箱。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手提箱是连接点。可是,真正连接历史的,是乔治告诉日本孩子的:对他来说,他从苦难经历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价值是:宽容、尊重和同情。他相信,这也是汉娜要告诉大家的。

打开《汉娜的手提箱》,我仿佛在一瞬之间就置身于杀人者与被杀者之间了。我看到了被杀者,却看不到杀人者。那个将可爱的漂亮的汉娜送进毒气室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呢?是男人?是女人?他或她,也有自己的孩子吧?

三本书都是朝后看的,都是转头回望历史。在那屈辱的苍穹之下,奥斯威辛的恐怖阴影,使人活得不再像人。奥斯威辛这四个字成了恐怖的一个密码,成了恶的开门咒語:奥斯威辛,奥斯威辛……罪恶之门訇然洞开,我们眼前所展现的是人类灵魂的一片焦土。

这样的历史能遮掩吗?这样的历史谁能遮掩?这样的历史绝不是谁的手能遮掩的!谁也别想扼杀从过去传来的声音!谁也别想遮掩住我们回望过去的视野!历史的真实绝不是什么人工过滤板可以随意过滤的!

我真想找到汉娜的骸骨,然后埋进生命的花园,让它再次生长,开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提箱汉娜罗拉
美媒猜特朗普“核手提箱”怎么移交
罗拉的礼物
汉娜的惊喜
罗拉的自行车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电影时空叙事的后现代化——以《罗拉快跑》为例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继续行走在通向远方的路上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