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7-11-27戴红玲胡锋平彭小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江西省实验教学工程

戴红玲, 胡锋平, 彭小明, 王 敏

(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戴红玲, 胡锋平, 彭小明, 王 敏

(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与完善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集实验技能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成果获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程教育认证; 实践教学体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工程教育界和工业界的桥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立的基础环节[1],也是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2],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3]、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4-5]。2013 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预备成员国,并于 2015 年 6月转为正式成员。仅 2013 年,中国工程教育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点就达 95 个。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相比,具有国际等效、目标定位、能力导向与持续改进等特征[6]。强调能力导向,将关注点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会做什么”,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则是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7]。工程教育认证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8-9]。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城市(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10],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与关键,体现在专业补充标准中对实验条件、实践基地及实践环节[11]予以考察与认证。2010年,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批为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于2010年、2015年先后通过专业教育评估和复评。

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依托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集实验技能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示意图

1.1 以课内实验为依托,加强基本技能培养

1.1.1 紧贴前沿发展,完善实验教材建设

依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和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需要,首次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有机整合,结合我校实验室教学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及专业特色出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程》。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学科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含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学、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分析化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等课程,共计60个实验项目,并附特色开放性实验教学项目8项。在广度上,覆盖学科主干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在难度上,设不同类型和层次实验项目,反映出实验知识体系;在技能培养上,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教程获江西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1.2 加大力度,重点推进实验室建设

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育部《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为依据,完善实验室体制和管理手段。校、院2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信息与仪器设备信息向网络化管理推进,不断完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在大平台的管理框架内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新增200余万元实验仪器,新增实验室面积400多m2,完全做到了操作性实验每组不多于4人、演示性实验每组不多于12人的实验条件要求,并一直致力于将给排水实验中心建设为省内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给排水中心实验室2008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产学研示范基地。

1.2以课外实践为平台,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2.1 围绕人才培养,加强开放实验教学建设

开放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举措,也是实验室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的重要体现[12]。将开放实验教学纳入学生培养的有效环节中,建立“一拖四”导师制,以科研为支撑,开设涵盖水处理各领域20余项开放性实验项目,承担“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鼓励科研创新,出台了系列的激励机制,给予政策倾斜与经费支持,强化了指导力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积极开放实验资源,形成立体开放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该教学成果获江西省第十二批教学成果二等奖。

1.2.2 科研成果内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涵盖水处理各领域,进行开放创新实验。建立了DAT-IAT污水生物处理实践教学基地(见图2)、人工湿地实践教学基地(见图3)、处理校园部分生活污水,并逐年增加了一些在线仪表和自控设备。

图2 DAT-IAT污水生物处理实践教学基地

图3 人工湿地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及中水回用实践教学基地(见图4),基地除用于教学外,还可处理200 m3/d生活污水,年处理污水量73 000 m3,减少排放22.5 t CODcr、5.3 t BOD5、4.6 t SS,不仅可节省水资源,也改善了周围水体环境条件和校园的生态环境,对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图4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利用我校基地具有靠近孔目湖的特有条件,自行设计了一套处理孔目湖原水的涡流澄清净水装置(图5),处理规模达200 m3/d,是一套连续性、规模化的净水处理设施。

图5 净水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1.2.3 优势互补,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有利于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动手能力、较强创新思维等特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是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双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3-14]。校企合作是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15],是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举措[16]。

学院内聘教师和设计院、企业专家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及出国进修学习,着力铸造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推进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与南昌市5大自来水厂(长堎水厂、牛行水厂、朝阳水厂、双港水厂、青云水厂)、4大污水处理厂(朝阳污水处理厂、象湖污水处理厂、青山湖污水处理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中晟建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覆盖所设专业方向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零距离合作模式,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实践技能的训练、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给排水实验中心承接省住建厅组织的全国首届“排水杯”职业技能竞赛江西赛区选拔赛、江西省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培训及南昌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给水水质化验员培训、兰州铁路局供水管理人员培训等,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合作,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该教学成果获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一等奖。

2 实践教学体系实践

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载体,在实验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对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专业试点的实施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1 得到校内外专业师生的赞许与好评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程》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需要,体现了专业的前沿发展,已应用于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08—14级实验课程,并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实验提供了参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专业师生的一致赞许和好评。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程》在兰州交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等省内外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并获得江西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2 得到政府、企业的嘉许与认可

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内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基地进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以科研为支撑,积极开展创新实验项目,通过对运行状况的调试,有效弥补了校外实习不能动手操作的局限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我校“济宁市城西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获住建部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大学创业计划竞赛、江西省“荟庐学术论坛”中屡获佳绩,提升了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全省高等教育中的影响。

同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减轻了污染物的排放,利用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为我校获评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节约型校园”称号、全国城市节水基础管理工作先进院校、江西省节能降耗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连续三年获“南昌市节水先进单位”称号奠定基础。自基地成立以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检查指导工作,对基地建设成绩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

2.3 得到用人单位充分称许与认同

积极拓展对外联系、深化产教结合,承办了由省住建厅和环保厅联合组织的江西省城镇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培训、全国首届“排水杯”江西省选拔赛及南昌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给水水质化验员培训,以及兰州铁路局供水管理人员培训等,体现了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省内的学科领先地位。培训加强了与各区市水处理领域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本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另一方面,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导向,全面提升就业质量。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 % 以上,且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许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他们思想素质好、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扎实、专业技术及动手能力强。

3 结语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以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载体,以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完善实验教材建设、推进实验室建设、深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集实验技能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得到了校内外专业师生的好评及政府、企业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成效显著。

References)

[1] 陈利华,赵津婷,刘向东.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重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60-67.

[2] Patil A,Codner G.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view, observations and proposal for global accredit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7(6):639-651.

[3] Niu X, Hu H K, Zhen L W. Cloud Hierarchical Analysisfor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n China[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380-384):2577-2580.

[4] 燕必希,祝连庆,郭阳宽,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下的控制工程课程实验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95-198.

[5] 韩凤霞,郑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78-181.

[6] 蒋宗礼.工程教育认证的特征、指标体系及与评估的比较[J].中国大学教学,2009(1):36-38.

[7] 韩如成.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6):77-79.

[8] 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9] 李建霞,闫朝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56-159.

[10] 殷旭东.基于协同创新模式下的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24):201-202.

[11]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文件(2016年试行版)[Z].2016.

[12] 薛峰,马骥.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路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267-270.

[13] 李建平,张云,刘军,等.面向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271-273.

[14] 吕晓娟,张晓文.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范式的转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6(2):32-37.

[15] 张利格,汤鹏翔.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发展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6(5):33-37.

[16] 王永山,张修成,杨维翰.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5):110-11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und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Dai Hongling, Hu Fengping, Peng Xiaoming, Wang Mi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ity which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as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r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is deepened, and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the experimental skill training and the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popularized and widely applied in China, achieving the remarkable result. The result is awarded the first prize of the fourteenth batch of teaching achievements in Jiangxi provinc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0.16791/j.cnki.sjg.2017.11.056

G642.0

A

1002-4956(2017)11-0225-04

2017-04-09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TS10913);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项目(05100201);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JXJG-15-5-5)

戴红玲(1980—),女,江西鄱阳,博士研究生,讲师,实验中心主任,从事实验室管理、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教学.

E-mail12569825@qq.com

猜你喜欢

江西省实验教学工程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考了个大的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