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职工技能提升路上的“垫脚石”和“经纪人”
——访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赵天虹

2017-11-27无为

上海工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垫脚石操作法天虹

◎无为

做职工技能提升路上的“垫脚石”和“经纪人”
——访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赵天虹

◎无为

地铁的发展速度印证着城市的发展轨迹。2017年的上海地铁,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里程碑:50公里新线路增能,列车总数716列/44244节,889座变电站,1771公里单线触网,1588公里单线轨道线长度,14条轨道交通线,1条磁浮线,22个停车场基地……预计至2020年,上海地铁线路总长将达820公里。

要想在未来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地铁管网有序运作起来,需要的是技术,更需要懂技术的人。而作为企业的工会组织,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会在多年前就做起了职工技能提升路上的“垫脚石”和“经纪人”,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从而助力企业未来发展。如今,维保公司“从工人迈向大师”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已是名震沪上,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是硕果累累。日前,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工会主席赵天虹,请她谈谈如何从工会的角度发挥自身职能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下维保公司近年来关于企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赵天虹:维保公司承担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中的车辆、供电、通号、工务、物资和后勤为主体的专业保障工作。在目前企业8000多名职工中,一线技术工人近7000人,在技能水平上有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532人,高级技师119人,技师665人。

随着地铁线路的陆续延展,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正是这个时代赋予维保公司的使命,也是上海地铁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持续不断地为公司产业工人的技能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在企业内部营造出“白领、蓝领、灰领”都是人才的氛围,确保在“十三五”期间完成轨道交通各类人才高、中、低结构布局,成为国内同行业人才标杆企业。

在实践层面,维保公司从最早的“三才”班,到“从工人迈向大师”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三师”班),构建出不同类型职工的职业技能发展体系。

针对2009年以前地铁青年人才跳槽率较高的现象,“三才”培养通道的实施着力培养公司维护管理人才梯队。“三才”包含出类拔萃青年英才、优中选精青年俊才、夯实基础青年优才。从2009年至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维保公司新进的大学生,都有机会经推荐选拔后进入公司“三才班”,进行进一步跟踪培养。尤其是对于英才的培养,共计有55位英才已逐渐走上经理助理、副经理等不同管理岗位,成为公司中层团队的核心输入来源。

大家耳熟能详的“从工人迈向大师”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侧重点则在打造一批技术素养过硬的大师级技能人才。维保公司共设大师进阶班、首席技师提高班、技师强化班三个梯队。培训采用移动课堂、挂职锻炼、先进操作法、建立工作室、导师带徒、工作丰富化、工作专业化等方式,并组织入选职工前往生产现场、外单位等进行技术学习和交流。经过几年的培养,已产出国家级大师1名、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名、上海市级技能大师4名、上海市千人技师6名、上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2名、集团级首席技师6名。

记者:在职工技能提升路上,企业工会主要扮演了何种角色?做了哪些努力?

赵天虹:通过“从工人迈向大师”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探索实践,我们逐步完善了上海地铁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上海地铁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工会人,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是在扮演一种职工技能提升路上的“垫脚石”和“经纪人”的角色。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一线技术工人明确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的发展、意识到“从工人迈向大师,并不遥远”。

工会以“从工人迈向大师”项目为主要抓手,不断完善建立包括首席技师、大师工作室、先进操作法、金点子征集、创新发明、标准化班组、精益化管理、QC项目攻关等具有维保特色科技创新平台,逐渐形成了从新职工入职培训到专家培养的一系列阶梯式培养通道,使技术工人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都能接受到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举例来说,工会每年在一线职工中开展“金点子”征集工作,内容涉及管理类与生产类;每二年在一线职工开展“职工先进操作法”征集评选活动。通过4年征集,有24篇先进操作法入选《维保公司基层职工优秀先进操作法》,通过书面化、规范化、教程化形式在班组中进行传授,工匠们将生产操作技巧、小改小革等进行班组推广应用,其中有2项操作法分别荣获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

又比如说,由工会牵头,我们为职工中的创新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并“买单”。同时,工会积极奔走,整合本市各项职工创新项目申报时间,列出年度申报表,组织好职工申报工作。自职工科技创新平台创建以来,已经成功申请26项发明专利,其中9项实用新型专利被评为上海市获奖专利项目,目前还有多项职工发明专利正在申报过程中。

记者:未来,维保公司的人才发展方向何在?

赵天虹:未来的地铁维保将是智慧运维的时代。如何适应网络化运维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实现人才队伍从数量增长向素质提升转变,是网络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下一阶段,维保工会携手人力资源部策划并启动公司“十三五”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以工程师与技师相结合的“双师工作室”平台、培养以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为主的“智慧工匠”、推进形成多年龄层次、多专业融合与技措技改和QC小组活动深度结合的“大师工作室群”,构建“人才倍增计划”,为一线职工进一步打开职业发展通道。

所谓“人才倍增计划”,人才倍增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三类人才1∶1的增加。通过数量适当增加和质量大幅提升,打造新阶段维保的三支新型人才队伍,即系统后台管理队伍、专家咨询决策队伍、高技能维修队伍。

三类人才与三支队伍的关系是,三类人才在三支队伍中都有体现。比如:专家咨询决策队伍中,要有高技术管理精英,要有故障判断分析专业工程师,要有高技能排故能手。再通过3~5年的努力,结合现场生产模式转换,生产流程再造,达到生产效率提高,把人车比逐步从现有1∶0.6降到1∶0.45左右。其中,采取的手段除了大数据采集应用,还包括动态规程、多日检、大线路管理部内部资源共享、备品备件统筹、检测装备更新等。总之,体现网络化时代改革创新,集约共享。

当我们的岗位能力提高了,自主维修本领具备了,新技术应用成熟了,故障判断排除时间加快了,网络覆盖面扩大了,专业统领能力掌握了,才算真正迈入智慧运维的新时代,届时上海地铁维护的人才队伍将会更壮大!

猜你喜欢

垫脚石操作法天虹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操作法选用规律研究*
一种“留渣操作法”对提钒钒渣品质的影响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高速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配置和管理
一石二用
一石二用
钥匙
漫画
学无止境,好无尽法——华柴公司邀请兵器特色操作法获奖者来厂交流
推出一批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 洛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渐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