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对武术的影响①
2017-11-27刘存忠阙永伟
刘存忠 阙永伟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 广东广州 510500)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对武术的影响①
刘存忠 阙永伟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 广东广州 510500)
古代军事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影响甚大。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析军事文化与武术的产生与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从古代军队、军事将领、兵家思想、战争、火器、士兵制六个层面探讨军事文化对武术的影响,旨在揭示武术本质,为当下武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古代军事文化 武术 发展
古代军事文化与武术犹如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存在着紧密地关系,相互交融与促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军事文化与武术也随之脱离,开始走不同的发展道路。当前,很少有人去怀疑古代军事文化与武术的关系,但细究二者究竟有何渊源,能道出缘由者不多。笔者基于此,展开古代军事文化对武术影响的研究。
1 军事文化与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1.1 军事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明清,历史悠久。先秦是集动荡、变革、发展于一体的时期,各种政治斗争与社会角逐异常严峻。当政治斗争、社会角逐发展到一定程度,军事冲突必然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战争。古代军事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频繁的战争的洗礼而诞生。
军事文化内容博大精深、门类齐全,主要体现在战争、军事人物、军事典籍、武器装备、军事制度等五个方面[1]。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不同朝代里军事文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与发展,并成为了历代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2 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武术”,又称中国功夫,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最早出现于南朝刘宋王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此诗中的“武术”不是指今天的武术,而是泛指“军事”。商周时期,武术称“拳勇”。《 诗经·小雅·巧言》中记载为“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春秋战国时期武术被称为“技击”,即用技术击打对方,也就是现在的实战性武术,与表演武术有别。汉代武术有“武艺”“手搏”之称。《三国志·刘封传》云:“武艺气力过人”,也指实战的搏击。“武艺”一词在唐、宋、元、明朝代里也被一直沿用。清初“武术”一词被用来指代实战性的搏击。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替代“国术”并沿用至今天。
武术源于我国先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与野兽的搏斗而逐渐积累并形成的搏斗技能,奠定了武术产生的基础。随着人们争夺食物、领地等经常发生争斗、战争,武术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着解决问题的手段,并得到长足发展。至明清时期,火器在军队中出现,展示出了比冷兵器更大的杀伤力,武术与军事逐步分离,开始朝向民间发展。
2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2.1 古代军队重视武艺促进武术的发展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远古时期的统治阶级普遍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因此格外重视战士的武艺训练[2]。在周代,贵族子弟才有充当将士的权利,西周时期对贵族子弟施以的“六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武士教育,其中的“射”、“御”都是战场上必用的武艺。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逐步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城略地,杀伐不断,各诸侯国对军队士卒的武艺训练达到空前重视。《礼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齐桓公每年都会组织“角试”来选拔人才。先秦兵书《六韬》对士卒的选拔训练的标准之一就是武艺,对武艺优秀者给以重用或其它优厚待遇。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在训练士兵时尤重视武艺的训练,最后成就了横扫倭寇的戚家军。正是军队对武艺的重视,使众多优秀的武艺保留在了军队并得以发展。同时,有将士解甲归田时,其本身掌握的或习得的武艺又被带回来民间传播开来,这必然会促进武术的发展。
2.2 古代军事将领对武术发展的特殊贡献
我国古代军事将领或统帅许多是颇有建树的武术家。春秋刀的始祖推至关羽,梅花枪据称传自罗成,月牙斧是程咬金创传,二十一名枪乃杨家将流传,岳家拳乃岳飞练兵所创[3]。他们在所从事的军事斗争中常常把武术技击作为战场厮杀的重要手段,将武术技击功能在战场上得到逐步验证与改进、提升。尤其是明代的一些兵家对武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抗倭名将、棍术名家俞大猷曾到少林寺指点拳术与棍法,因担忧少林功夫真迹殆尽,便挑选寺僧宗擎、普从随他南征,并亲传宗擎《剑经》,宗擎后来将《剑经》传于寺僧,使少林棍术在明代中晚期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才有了“诸艺宗于棍,棍宗与少林”之说;戚继光根据倭刀形制及战场运用方法创戚家刀与刀法以对抗倭寇,取得显著成效。另外,戚继光根据战场杀敌格斗经验编写的《拳经》对我国后世武术技击影响深远;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早年也曾是军中战将,其解甲归田后以家传武术和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为素材,并将太极思想及兵家、养生等理念融于其中,开创了太极拳。
2.3 古代兵家思想对武术技击的影响
兵家产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为主的流派,位列先秦诸子百家。兵家中的一些军事著作对后世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论述军事战略战术兵法的著作,堪称“兵家圣典”,为兵法及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
《孙子兵法》提出的计、谋、攻、战、争、诡、虚实、形势、奇正、变、用间等一系列思想范筹被武术吸收运用,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尤其体现在对武术技击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知己知彼。《孙子?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战争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的,对己知自身强弱与虚实,对彼知其势与形,从而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牵制对方,直至战胜对方。这条指导战争取得先机的原则在传统武术实战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运用。“知己知彼”,方能了解敌我双方实力,避免盲目的拼打。拳谚:“手快打手迟,知打不知。”实际上,就是对知己知彼思想的运用,这一点在散打技击的实际操作中也都有所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知己知彼”促进了武术技击功能的提升。其二,因敌制胜。《孙子兵法》云:“水无常势、兵无长形,故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也”。“因敌而制胜”的兵家思想谋略是古代军事战争与传统武术技击在斗争策略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5]。在传统武术与散打实战中这一兵家思想被积极运用。优秀的技击者往往会根据对手的体重、身高、技击风格、心理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去安排对敌策略,以及根据临场情况因敌而动、因敌而变采取相应技战术应对对方,这一兵家思想在武术技击中常被积极运用。其三,兵者,诡道也。孙子首先提出这一思想观点,而后被诸多兵家引用并发展。诸如“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 “兵不厌诈”之说。武术招式中将其充分运用进而迷惑对手。所谓声东击西、走上攻下、上左进右、拳引脚发,这些击于此而形于彼的诱敌之术将孙子的兵家思想在武术中充分地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像兵贵神速、正出而奇胜、练胆练心等兵家思想对武术技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4 古代战争推动武术器械的发展
《太白阴经》云:“木兵始于伏羲,至神农之世,削石为兵”。《越绝书》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木棍和石器是人类最早用于战争的武器。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人们将其制作为兵器,并运用于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把最先进的生产力成果用于战争中。战争最先起于北方,由于北方地势的平坦,车战成为当时主要的作战形式,车兵为主要兵员。车战时敌我双方相距较远,弓箭与长兵被大量使用。长兵如戈、殳、戟、矛等。春秋时期,战争由北向南发展,由于南方丘陵、沟壑过多的原因,原来的车战形式逐步由步战形式取代,士兵也渐为步兵。步战中近身肉搏是冲锋陷阵杀敌的需要,短兵器成为了步兵的首选。吴越兴起的剑便在战争中发挥了威力。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变法图强,胡服骑射,由此始,骑兵开始登上战争舞台,并成为了最强悍的兵种。骑兵手持剑器砍杀身穿坚硬盔甲的敌人时,由于剑身轻而薄、直且易折,使剑的威力大打折扣。西汉时期,铁刀的出现逐渐取代已不再适合战场需要的剑。东汉以后,刀便成为了军队的主要作战兵器。隋唐时期,枪作为主要兵器被军队大量装备。宋代时期刀、枪成为军队武器的主体,在战场上充当着杀敌的重要工具。元朝时已经有十八般兵器的说法。这些长兵、短兵、远射等兵器绝大部分都是随战争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后期武术与军事的脱离,兵器成为了武术演练器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战争使兵器不断更迭,也使后世武术演练器械的种类与数量得到丰富。总的来说,战争是推动了武术发展的。
2.5 火器在军事上的使用促进民间武术的高速发展
在冷兵器时期,武术的存在与发展以满足军事需要为主。随着火器在军队的大量使用,军事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武术在军队的发展。此时,战争的的胜利与否已不是单方面的取决于哪方将士敢于持刀枪凭武功去厮杀了,而是比谁使用的兵器比较先进。简单地说就是谁拥有杀伤力力强的兵器谁就拥有了战争的胜利权。当火器在军事中占据主要地位以后,使用冷兵器的技术在军队中便逐步失去了它原来的价值[6]。武术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选择,要么逐步的消亡,要么寻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符合人们需求的功能继续存在与发展。然而,武术并没有消亡,反而变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随着武术与军事的分离,武术的发展迅速从军队下移于民间,并在民间开花结果,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武术拳种流派形成;武术内功产生;武术套路正式出现;内家拳出现;对武德有明确的要求[7]。武术从此由原来简单实用的战场格斗工具成为了社会大众防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工具,走上了服务于民众为主体的发展轨道。同时为后世武术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武术在世界武坛德位置也从此得以确立。
2.6 古代士兵制推动武术的发展
在古代争斗不断、战乱频繁的时代,军事的需要推动武术发展。三国时期,汉魏曾实行“世兵制”,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承,兄终弟及。两晋兵制继承汉魏,以世兵制为主[8]。这种兵制使军事技能中的武艺逐渐成为家传,也使武艺在家族中的传承逐渐系统化,这在一定的层面上对武艺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西魏、北周时,随着世兵制的没落,“府兵制”出现,隋唐时得到进一步完善[9]。这种兵制“寓之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兵源来自当时的一般家庭,参战武器、战马及平时训练都由府兵自行负责,这种兵制实际上将兵源、武器装备、习武活动等在整个国家基层进行。由于用兵的需要,必然在一定时期会对士兵进行考核,这必然会加强人们对习武活动的重视。府兵制无疑对武术的进步、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宋朝时,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不断,统治阶级异常重视军队武备。这一时期,军队实行募兵制,主要是通过选募和武举考试来选拔武艺人才[10]。训练士兵时采用一些列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进行操练,有利于士兵武艺的提高。这一时期,武艺发展呈现多样化,士兵对抗性训练的的角抵、手搏及供士兵娱乐的套子武艺开始陆续出现。在其他朝代,统治阶级也都采取了与以上朝代相同或新的士兵制,从整体上来说,历代士兵制都重视士兵的武艺,所以说,士兵制无疑是推动武术发展的。
3 结语
(1) 武艺是将士战场杀敌的本领。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军队以武艺为标准重视对将士的选拔,以及对将士武艺的训练,使将士在掌握武艺的情况下传播武艺,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2) 古代军事将领既是军事方面能手又是武术家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所创的武艺、所编写的跟武艺有关的书籍流传至今,对武术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 古代兵家思想与武术在一些方面有着不谋而合的观点。因此,兵家思想多被借用到武术技击上,促进了武术技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4) 兵器随着古代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替代与发展。随着后期武术与军事的脱离,兵器成为了武术器械的一部分,武术器械种类与数量得到极大丰富。
(5) 古代战争中火器的使用使武术与军事分离,武术开始朝向民间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 古代统治阶级选择的士兵制中,武艺是选拔士兵的标准,训练士兵必不可少的内容,士兵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武艺的发展是无疑的。
[1]高丽萍.中国古代军事文化[J].东平湖文艺,2015(9).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02.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06.
[4]周亚坤.浅析中国古代军事对武术的促进作用[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43-144.
[5]张铁刚,陈阳光.泛兵论下的中国武术技击[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30-31.
[6]温力.火器的使用和进步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10-13.
[7]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07.
[9]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38.
[10]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85.
G80-05
:A
:2095-2813(2017)03(c)-019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92
刘存忠(1969—),男,汉,江西九江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实践。
阙永伟(1987—),男,汉,河南驻马店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套路和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