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2017-11-27刘易华
刘易华
(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衡阳 42100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刘易华
(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衡阳 4210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的计划要求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基型”教学模式日益转化为“俱乐部”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 “分段”教学模式、 “综合型”教学模式等多样化与学生个性化特点日渐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多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学手段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但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历经数年成长的同时也暴露些许不和谐现象。本研究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现状进行诊断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路径。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历经数年,在“以人为本”、创新型人才以及素质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已日渐成效。从教学目标层面来看,增强学生体质不再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高校体育教师逐渐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运动参与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方面,多数高校给与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教师以及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自主性日益增强,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老项的机械化教学,而更加注重开设新项目。教学方法、手段方面,教学方法开设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教学手段逐渐富有针对性。但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进步的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若干方面也出现些许难以调和的矛盾,诸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不准,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甚至出现完全开放教堂,其实际就是形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另有部分教师认为现阶段学生不喜欢竞技体育项目,从而导致出现放弃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任由学生自由操控课堂等,与改革精神完全不吻合的现象。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探索
2.1 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实施的指导思想。通过访谈发现,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纲要》的指导精神都有所了解,但是至于究竟如何有效地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仍然处于迷茫阶段。教育理念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虽得以倡导,但仅仅停留在传播阶段,与教学实践发生严重脱节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较大以及自身的学习惰性导致对新的教育理念听之任之的态度。
2.2 教学模式落实欠缺
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得以实施的教学结构。历经数年的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仍然是按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三段式模式。部分高校在《纲要》精神的引导下尝试改革,出现了诸如俱乐部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采取“三自主”理念,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教师以及自主选择授课时间。但是,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着场地器材资源较紧张、师资力量仍需提升以及选课体系仍需完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俱乐部教学模式名存实亡,学生并不能完全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是跟随学校的课程设置完成教学任务。
2.3 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教学所需实现的目的,目标具有导向性作用。当今社会追求“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新的《纲要》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然而,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仍然是以运动技能掌握为主,诸如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通过1~3次课的学习掌握24式太极拳的1~3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新《纲要》中规定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目标视而不见。
2.4 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陈旧
教学内容是教学效果得以形成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效果的媒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内容仍然是以传统项目为主,教材编排仍然是以技术动作的讲解示意图为
投稿日期:2017-06-10
2.5 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单一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影响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择取教学内容的依据。普通高校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均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终结性评价,基本上是要求学生重现课堂教学内容,标准统一,极少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主体即教师是唯一的实施者,不存在学生之间的评价。
2.6 师资结构有待完善
师资结构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也是主要落实者。首先从年龄结构来看,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年龄多集中于35~45岁,年轻教师较少;其次从学历结构来看,多数高校教师均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较少;再次从教学项目来看,多数高校体育教师擅长项目均为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传统大项,对诸如轮滑、瑜伽、体育舞蹈、攀岩、拓展等其他新兴项目的授课教师甚少。从现阶段普通高校师资结构改革趋势来看,教学型、科研型以及训练型教师并未真正落实,存在界限模糊现象。
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化路径
3.1 明确教学目标,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
为了贯彻落实新《纲要》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健康第一”为基本教学理念,在注重运动技能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慎重把握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三个领域的目标。从社会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其根本贯彻落实基本理念,从而从根本上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2 完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新《纲要》中强调人性教育,要求体育教学应遵循人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有效协调安排技能课、理论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课,根据学生场地及师资情况设置新兴项目供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纲要》中还提出应努力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3 建立健全评价模式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化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应该考虑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双向参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运动参与习惯的形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自己和同伴,从而形成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多元评价局面。建议评价方式采取参与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涉及应更全面。
3.4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欠缺以及教学项目倾向传统等弊端,因此,建议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年龄结构考虑,应适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进新人才,注入新生机;学历结构方面可以通过鼓励本校教师继续深造,也可以考虑名校引进等方式;教学项目过于传统,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新项目以及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来增加新兴项目。
[ 1 ]黄敏,陈英军,李亚莉.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J ].体育学刊,2011,18(5):78-81.
[ 2 ]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
[ 3 ]李立平,曾石山,刘志宏.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
G807.4
A
1674-151X(2017)08-113-02
刘易华(197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主,对新《纲要》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并未涉及,教学内容仍处于与时代脱节的状态,并未从学生的需求角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千篇一律,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甚少,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具备针对性和个体适应性,完全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