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大学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

2017-11-27王有凤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族大学传统

王有凤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试述大学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

王有凤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目的在于对民族传统体育实施必要的保护,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从生活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原本是民族娱乐项目,用于劳动之余的消遣,随着人们的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逐渐系统化,加之民族文化的渗透,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不止于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带有文化性和民族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蕴含着淳朴的文化气息,在民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要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吸取,就要发挥大学的教育作用,大学应积极地承担这一历史使命,使民族传统体育以大学教育为载体传承下去,同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启动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源自于农业生产生活,随着农业人口数量的降低,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阻碍。为了避免民族传统体育断层,就需要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于文化的传承采用教育方式是非常好的途径。大学是较为合适的体育文化传承渠道。大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使民族体育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大学承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地进行挖掘,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从时代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体育项目进行改造,以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民族特色,还发挥着健身、娱乐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社会性,大学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考虑到其社会性,将其区域性特点发挥出来,落实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发挥其健身的作用,同时以文化的形式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大学中传播,融入到大学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由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大学教育为传播渠道,使原始传统体育形态经过改善并不断地完善之后,就会使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焕发出生机,更富于时代感,以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教育中的可行性

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自我扬弃。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独特文化形态,能够将民族性体现出来。西方体育文化讲究竞争性,中国的民族体育则具有健身、养生的性质,形成了和谐价值取向。在民族体育运动中,还会受到道德的制约,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极具民族文化特点的。虽然民族文化体育会以游戏或者娱乐活动的形式展开,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源自于民族生活实践,具有自由性和自发性,因此缺乏规范性。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竞技是重要的内容,龙舟竞渡、抢花炮以及民族式摔跤等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竞技精神,同时还有助于伦理道德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使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非常丰富,将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的一面体现出来,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简单,具有很强的普及性,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传播,对文化传承非常有利。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大学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重视。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首先需要所有的在校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确保对民族传统体育持有认可的态度,认识到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不仅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将科研优势充分发挥,促进信息资源交流,同时还要对体育教学场地以及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以便能够真正意义上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2.1 大学要以文化批判的视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不断地丰富,直到近代西方文化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到中国,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碰撞。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走出封闭的空间向世界开放,同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采取了积极接纳的态度。中国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放弃,而是需要更好地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适应时代文化环境以文化批判的视角吸收和学习,并合理利用。对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甄别,以更好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大学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不仅承担着知识传递的责任,还要促进知识的创新,因此,应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会不断地注入时代元素,保留了原初的体育文化,同时还发挥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作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也要从其历史性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挖掘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将边缘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时代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还要对民族传统体育大胆地改进,将不符合时代的成分放入到博物馆中发挥其历史教育作用,符合时代的成本用于大学体育活动中,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2 大学要以文化创新的视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传承

传统体育文化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历史进行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传统体育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包括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经世致用的精神、历史变异思想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创新,主要是由于其中渗入了积极进取精神、忧患意识等,还要具有强大的文化包容力,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时代环境中不断地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精华,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注入新的文化成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在文化思想上不断地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赖于大学教育进行传承,就要发挥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对民族传统体育从文化的角度、知识的角度和思想的角度进行创新,以便切实地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实现创新发展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不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而且对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利,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体育事业而言,在大学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还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

2.3 大学要以文化交流的视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传承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渐紧密,文化交流也更为频繁。目前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覆盖到世界各个角落,使得文化快速传播、交流。中国各个民族的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充分了解的同时,还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就要对文化合理利用,以更好地发挥传播作用。大学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支撑中国未来发挥的栋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文化教育中,让大学生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大学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止于文化的传递,更多的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基本条件和所要实现的目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让东方的智慧在世界体育文化领域中展示出来,使得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从目前的全球文化发展环境来看,一些经济比较强势的国家也成为了文化中心,文化意识在各个国家的渗透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就形成了文化霸权。中国要屹立在东方不倒,就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特别是中国的体育事业不断崛起,在提高中国的体育竞争力的同时,更要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不仅可以通过塑造学术氛围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还可以针对传统体育文化与各个国家进行交流,以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内容,使世界体育事业发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3 结 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民族群众的健康素质提高,同时还可以使民族精神文化更为丰富,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为避免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侵入,中国就要将本国的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就需要大学承担起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大学是教科研单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深入研究的条件,其优质的研究资源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随着信息交流优势的发挥,加之大学的体育教学体系更为完善,就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

[ 1 ]李德祥, 李曌熙,李沧临,何银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云南哈尼族为例[ J ].民族传统体育,2014,4(10):127-129.

[ 2 ]张宝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大学的使命[ J ].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8):59-60.

[ 3 ]陈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价值与意义[ J ].当代体育科技,2016(14):128-129.

[ 4 ]覃圆.高校搞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6):69-70.

G812.47

A

1674-151X(2017)08-091-02

投稿日期:2017-06-08

王有凤(1985~),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民族大学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