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制度研究

2017-11-27张莉清陈同童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竞技体育运动

张莉清,陈同童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制度研究

张莉清,陈同童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俄罗斯作为第二大体育强国,其整体实力有目共睹。与我国优势项目相对集中不同,俄罗斯可谓全面开花,不仅在田径、摔跤、拳击、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射击和公开水域游泳等项目上具备世界一流实力,而且在冬季项目上也十分突出。俄罗斯体育发展如此迅速与一系列的青少年体育政策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角度讲,俄罗斯与我国有过相似的历史背景,分析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制度的历史变迁,深入探讨俄罗斯在青少年体育领域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法规,可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制度的历史变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面临着政局动荡不安、经济水平日益下滑等问题,1992年,《全俄奥林匹克委员会法》《俄联邦体育教育和运动的管理机制法》两部文件应运而生,俄罗斯体育在此背景下开始正式转型。1993年又颁布了《俄联邦体育运动立法原则》,该立法标志着俄政府的体育制度走向正轨化阶段。该时期,俄罗斯奥委会正式诞生,并建立国家体育基金组织。

1.1 《俄联邦体育运动法》

1999年,俄罗斯出台了《俄联邦体育运动法》,经过7年的“经济休克疗法”,俄罗斯的经济逐步回温但仍处危机中,仅有的体育基金都用于“奥委会”,很难将本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来。该法律的确立是俄罗斯体育事业领域中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件。至此,各单项联合会、协会、体育组织等机构逐渐成立起来,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1.2 《俄联邦青少年儿童体育教养和健康纲要(2002—2005年)》

1999年,随着发展青少年体育会议的召开,俄罗斯体育开始重归政府管理的道路上来。普京总理在会上发言:“在最近的10年,我们尚未认真地讨论过此议题,现如今,我们需要恢复苏联时期建立的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还要完善该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随后,各部门积极响应,制定了很多符合青少年生理机能发展特点的纲要,其中《俄联邦青少年儿童体育教养和健康纲要(2002—2005年)》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并要求采取更有效的工作机制来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以及保持俄罗斯在体坛中的竞技体育的实力。该纲要为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俄罗斯少年儿童和青年体育教育体系的改革”的会议

2003年1月,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召开了关于“俄罗斯少年儿童和青年体育教育体系的改革”的会议。会议中明确指出,改革体育体制的目的在于在6—7年的时间内,有效地改善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运动队训练工作及竞技体育等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其中,发展竞技体育的主要内容有:在训练中,把健康作为首要遵循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坚决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设计严谨的比赛活动等。

政府和社会需要集中一切物力、财力、精力来建设青少年体育事业,最大化程度上确保本国青少年儿童均享有平等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中去,并接受专门的运动训练,挑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苗子输送到上级训练梯队中去,从而提高国家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力。从中央到地方均增加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保障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机制和体系。

1.4 《2003—2005年社会经济中期规划》

2003年8月,俄罗斯政府通过《2003—2005年社会经济中期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最大程度地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保障运动训练队的人才储备的力量以及保证俄政府在国际大赛上的竞技体育水平。俄罗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加强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以法律的形式来不断巩固体校的地位,国家在各方面都增加了投入力度;高度利用学科建设与体育科研这些平台。综上所述,俄罗斯政府方面着重强调以学校体育为纽带,发展并完善国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

1.5 《2006—2015年俄联邦体育运动发展计划纲要》

俄罗斯在2006年已经是世界十大经济体强国之一,在此背景下,《2006—2015年俄联邦体育运动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应运而出。纲要中强调完善青少年儿童体育发展的运行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场所需求,并且制定出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发育水平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制度。从而力求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三者之间达到协调发展,并详细的规定了这三方面的具体发展方向及实施方案;最大化的丰富青少年儿童的课后体育活动方式,推动学校与体育社团、学校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在此期间,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国家在体育领域方面的重要举措,即积极普及大众体育,尤其是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该法案是苏联解体后第一部内容最丰富、投资最大、配套设施最全的一套方案,是俄罗斯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开端。

1.6 《2009-2015年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纲要》

针对青少年健康水平日益下降,缺乏体育锻炼兴趣的问题,俄罗斯在《十年规划》后又提出了《2009—2015年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纲要》,该纲要中明确规定在2020年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儿童需达到80%以上。

发展青少年体育的目标是: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体系、建设青少年体育基础设施、督促青少年积极参加健身等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主要任务是:完善体育教育机构中各项体系,提高青少年体校的教学质量,为青少年后备力量创造条件。

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完善青少年体育教育体系;(2)建设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3)为发展青少年体育建设居民区里的基础体育设施;(4)在各级体育组织中发展青少年体育活动;(5)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开展各类体育活动;(6)保障男女青少年均能享用从事体育运动的同等权利,并考虑其不同的发展特点;(7)努力完善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比赛机制;(8)为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提供便利的基金条件。

1.7 《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体育运动发展策略》

2009年,俄政府出台《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体育运动发展策略》(简称《战略》),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俄罗斯国民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系统地加强体育锻炼,从事体育活动、提高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策略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9—2015年为第一个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个阶段。同时设定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相关的指标和预期目标,使得《战略》的实施有所依据,用量化的指标评价实施效果,有利于《战略》的顺利进行。

2 俄罗斯政府对青少年体育的改革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活动场所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保证《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体育运动发展策略》全面贯彻实施,俄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措施:(1)积极推进以教育机构和社区为主体的体育场馆建设,为其配备必要的体育健身设施及场所等;(2)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3)制定专门的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标准。

2.2 设定体育教育的新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2009年,俄政府颁布了第二代《国家教育标准》。依据该标准,每周中小学生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课程,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程时间至少4小时。并且,尽可能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如一些单项体育协会、体校的体育活动等,要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每周的活动时间至少8个小时。一方面,强调中小学及大学生的活动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着重提高学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督促各类体育部门有效地落实相关的政策要求,将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质量纳入对体育部门的考核之内。其《战略》指出:应新标准的要求,每年度都需要举办相应的培训等活动,来提升体育教师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且,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制定出相应的体育教学大纲,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2.3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完善体育竞赛机制

俄罗斯为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设计了丰富的体育活动。2010年,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在俄罗斯政府的倡导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有滑雪赛、长跑赛、定向越野赛、街头篮球循环等,值得一提的是,“迷你足球进校园” “迷你足球进大学”两项足球赛事初次举办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10年俄政府在各类体育赛事中的支出达4.581亿卢布,其中3.619亿卢布都用于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的展开。

2.4 宣传体育活动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俄政府在各类教育机构、公共场所、社区等地方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人民群众的健身锻炼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使得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其具体的措施有:俄政府出资发行有关健身锻炼的书籍、影视作品等;积极运用著名运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身份来公开宣传推广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教育机构经常举办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各类论坛等。

2.5 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

为了提高俄罗斯在国际赛事中的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以下措施:(1)建设现代化的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机制,完善运动员选拔体系和教练员的激励机制;(2)发展俄联邦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3)鼓励体育运动补充教育体系的发展,建立更多的青少年体育学校,青少年体育中心、体育俱乐部;(4)确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5)采用更高水平的体育人才选拔机制,挑选出有实力的体育人才;(6)建立体育寄宿学校;在普通大学中建立体育特长生班级;(7)在特定的专业体育学校中发展冬季运动项目;(8)督促运动学校、奥林匹克后备力量专项少年体育学校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制定符合新时代体育技术特点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3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制度的经验启示

俄罗斯在青少年体育制度的制定与政策执行上,已逐渐进入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正轨。这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保障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体育场馆的建设是每个国家开展体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在我们国家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国家需要扩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各类体育场地、场馆的利用率,为全民健身服务。

3.2 修订完善体育教育的课程标准

相比于俄罗斯要求青少年8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而言,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是相对较少的。另外,在体育课的次数和时间的政策执行上也与要求有一定的偏差。由此看来,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来讲,修订完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课程标准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配备有效可行的评价机制,量化考核各级各类部门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各个层面的努力来督促青少年政策的实施。

3.3 政府机构应重视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曲折经历来看,全面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缺编人数高达30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严重不足。政府部门制定的培养政策无法实施,制约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由基层开始,加大一线工作人员的培养,着手落实青少年体育的各项工作。

3.4 努力完善举国体制

实践表明,我国仍要长期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借鉴体育强国青少年的培养方案和体制,坚持引进与创新的理念,这对于完善我国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机制是完全有必要的。

G804.27

A

1674-151X(2017)08-139-02

投稿日期:2017-05-03

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3BTY027)。

张莉清(1970~),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竞技体育运动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呆呆和朵朵(13)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