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①
——以铜仁学院为例

2017-11-27余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0期
关键词:铜仁应用型学院

余静

(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基于应用型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①
——以铜仁学院为例

余静

(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大学教育正在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发展,体育专业必须顺应应用型教育的转型,构建出新的教学改革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铜仁学院为例,分析基于应用型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总结出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铜仁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未铜仁学院体育专业快速转型发展提出拙见,为一线体育教师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应用型教育 体育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已发展至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对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应用型人才是指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1]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提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一个重要的使命,我国普通高校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过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不断成熟。2006年之后,随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具体化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行动方式。随着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开展,体育专业也应该走出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本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教育背景下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旨在提出体育专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1 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

1.1 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缺乏缺乏应用性

体育专业最早在我国产生时,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2],也就是体育教育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需要层次和质量的提高,相继出现了社会体育、运动医学和休闲体育等多方面的领域的体育力量。体育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体育方面的最为专业,最为优秀的人才。应用型教育转型背景下,对体育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体育专业要培养不但可以胜任体育领域的工作范围,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同样能从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缺乏应用性,社会已经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铜仁学院体育专业必须适应应用型改革的发展,调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指导思想,并顺应应用型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铜仁学院体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轨

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有利与无益,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操的发展。而且教学内容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将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动力,相反,无益于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发挥不了吸引学生的作用,会使整个体育课堂显得呆板、乏味和枯燥,使学生失去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失去从事体育运动兴趣。铜仁学院的体育教学内容还是延续以往的传统的体育技能传授的教学内容,例如一系列的球类课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新技能的学习总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教学内容未经过教师的细心改造,因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对事物或教学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未经改造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可能更适合篮球基础好,技术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多数体现在与其他同学相比,身高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那些身高无优势的学生占据着多数,在接受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是他们只能当佼佼者的看客,从心理上羡慕那些技术好的同学,因为运动学习中的学生们都想让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是他们觉得枯燥和乏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另外,田径教学内容也普遍成为近些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多数学者认为田径教学内容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因为田径是最使学生觉得“无聊”的课程,如不进行改革田径教学面临在高校无一席之地,甚至无法开设下去的危险。铜仁学院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教学内容枯燥,例如铅球教学、跳高教学、中长跑教学都是十分枯燥而且运动量很大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愿学习、害怕学习,所以近些年,田径专选的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确实是值得田径教师深思的话题。当今社会,时代特征明显,电子科学技术逐渐发展且出现高度发达的趋势,而铜仁学院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在里面,教师可以大胆进行创新,自主改革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更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和评判的作用,经过改造的时代性,创新性的内容定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学生主动参与就会增强其应用型的能力。另外,应用型培养中也提出体育专业人才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关键,着也是铜仁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所缺乏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改革教学内容,而且要进行整体体育教学改革,在改革的内容中强调文化素质的相关教育。

2 应用型教育背景下,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始终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专业定位,专业定位的准确性是不容忽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而现在铜仁学院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加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二者的相互结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凸显体育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不仅要传授专业性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各个领域运用自身特长和技能,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为完善的性格、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3]。

2.2 体育专业改革体育教学内容的主线是以应用型教育为本

体育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教学改革的主线也要以应用型教育为本,这就需要改革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首先要结合新课改进行改革,其次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并且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体育文化素养教育。体育专业并不是只传授体育教育的知识,应该将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例如社会学、休闲娱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养生康复领域的知识体系加入课堂教学中,丰富体育专业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学习体育知识,这样领悟到的知识才是开放性的知识。

2.3 建立新型的体育专业教学评价方案

从目前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形式分析,仍然以终结性体育教学评价为主,体育教学改革力度远远不够,所以,铜仁学院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缺乏创新性,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以往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建立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的教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铜仁学院体育专业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成绩打分,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发展,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应用能力和综合体育能力进行考核。

[1]梁宏,原松梅,武高辉.美国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76-78.

[2]吴迪.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5(5):104-105.

[3]石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菏泽学院学报,2015,37(2):118-137.

G807.4

A

2095-2813(2017)10(c)-01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155

余静(1973—),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铜仁应用型学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诗书画苑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