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①
2017-11-27唐旅华
唐旅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7)
浅谈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①
唐旅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7)
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目标设计,具有容易组织和掌控,安全风险比较低,时间可以得到保证,对学校的总体作息安排影响相对较小等特点,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制度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将作为一个制度长期存在。
农村中学 大课间 体育活动
现在学生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课业负担都比以前有相当的增加,特别是在家长中流行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种错误观念,除了课堂的重压,又增加了各种补习,孩子的身体能否承担得住家长根本无暇顾及。所以,学校体育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上好每节体育课,各校体育老师也在不断探索及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检验。一堂学生喜欢、接受并积极参与的体育课,老师必须在课余花大量时间,根据掌握的学生喜好,准备好素材。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课间活动组织形式,也是根据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学校不重视、教师不足、器材匮乏、场地受限、经费可怜)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具有容易组织和掌控,安全风险比较低,时间相对固定,不影响学校的总体作息时间等特点。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将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形式长期存在。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现,是一种教育不平衡的有效补充,改变了原来十几年一成不变的课间体育(眼保健操)形式,自然引起了教育专家及学校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实验及措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和推广。
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出现冷热不均,城市或设施条件相对完善的学校开展的有声有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度积极性高。农村中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就不是很理想。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况且应试教育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使有部分学校就大课间体育活动做了一定的开展工作,但仍存在着开展时间过短以及开展内容还是以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为主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校不重视,主要还是校领导的不重视。很多学校还是停留在集中做课间操的这种老模式,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充分的认识。(1)只是有开展活动的要求,没认识到开展活动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布置过后没有相应的投入,从此也再不过问,更谈不上经费的投入。(2)其他课任老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反感,特别是初三教师,挤占大量体育课时间(农村学校初三毕业班更本就没有体育课或活动时间)进行任课教学,学生的活动难有保障。(3)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就是应付。老师即使花再多的时间和劲力,学校也不可能提高他的那怕一点点报酬。(4)场地受限,足器械可怜等,都是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综上原因,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农村学校开展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课间体育活动其实关乎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严重的说关乎学生的未来。目前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学生),考虑到这种情况,大学生体质测试已经取消了男生3 000 m,女生1 000 m,这种妥协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有待商榷(主要原因还是现在都是独生子,万一出现情况学校很难承担)。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事例也不是没有,过劳死(猝死)时常见诸报端,人们现在也见怪不怪甚至麻木,这不是一种好兆头。要根本扭转这种情况,国家、家长及学校在观念上要有大转变,时间也肯定不会短。虽然说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有多好,能取多大作用,但至少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老师不动,即使万事俱备,一切也是空谈。要使教师想教,还要老师能教,并且能教好。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可或缺,在提高老师待遇的同时,还要有送出去学习的计划,使老师的教育方法始终是跟上步伐的,至少不落后,虽然没有城里的塑胶跑道,器材可以因陋就简,只要老师愿意花时间,想做事,一切都可以实现。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农村学校其实大有可为,甚至可以比城市学校做到更好。教师设计活动的空间有城市学校不具备的条件,如把学生带出学校,根据地形及环境,设计田间活动等,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参与度可想而知。在跑、跳及灵活性方面农村孩子具有明显优势的活动,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如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可以重新加以改进,即使是现在的农村孩子也会感到无比新鲜。其次是改变学生的认识,农村大都欠发达,经济上有限,为了家庭及孩子,选择常年在外打工的不在少数,孩子们普遍认为只有好的学习成绩才能报答父母的辛勤劳作,只要自己的“语、数、外”成绩好就行,至于体育课上什么无所谓,体育课能自由玩就更好,所以出现了 “一只口哨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 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的普遍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学生还是很乐于参与其中的。
男学生和女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别更明显,比如男学生喜欢激烈运动,而女学生偏心于对抗性弱运动强度低的项目。不同的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行为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和参与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所以要把老师送出去,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因人而异设计教学。
过去的体育课间活动是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这种形式不能使学生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锻炼, 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现在, 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有了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内容。应该采用新的多种活动形式。课间(操)体育活动不要局限于做一套广播操,可以丰富多彩。如做室外的跑、跳、投、乒乓球、单杠等运动;跳绳、健美操、韵律操等等。
不同的活动形式可根据年级、班级、项目、场地交叉进行。各种活动形式可以以天、周或月为周期进行轮换。活动时间统一, 拟定在第二节与第三节课之间,活动时间定为20 min左右为宜。这样既可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活动形式, 又能兼顾中小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提高练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等都有很大益处。
[1]潘建益.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探析[J].体育博览,2011(36):41.
[2]郁东,李强,朱乔.对江苏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步探析[J].体育科技,2010(4):121-124.
[3]王昌新.关于初中大课间活动的理念分析与实践探讨[J].科学大众,2010(11):63.
G630
A
2095-2813(2017)06(b)-011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15
唐旅华(1969,10—),男,汉,江西南昌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