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策略研究①

2017-11-27郝晓帆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0期
关键词:负荷量体育锻炼身体

郝晓帆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高校体育教学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策略研究①

郝晓帆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不断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高校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高校体育教学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从而使得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在此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损伤预防策略进行了研究。

体育教学 损伤 预防

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运动损害,轻则是肌肉拉伤或者是擦伤,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韧带拉伤或者骨折等情况,同时长期的体育锻炼还有可能会导致劳损。因此,在运动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但是采取对应的预防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损伤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得人们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也不至于受到伤害。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各种常见的损伤进行研究,对于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常见损伤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不同的运动可能造成的损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损伤的种类也相对较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外部损伤。即在运动过程当中所造成的皮肤表层的损伤,较为常见的有擦伤、灼伤以及蚊虫叮咬所造成的伤害;第二,内部损伤。内部损伤的种类也相对较多,一般情况下,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以肌肉损伤、韧带拉伤、骨折较为常见,同时在部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有看可能会造成器官的损伤;第三,劳损。一般情况下劳损主要集中在四肢部位以及腰部,例如踝关节、膝关节、肩膀等部位很容易发生劳损,从而造成长久的病痛。

2 造成体育教学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2.1 对于运动损伤预防的意识不强

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有74.6%进学生完全不具备运动损伤预防的意识,其中有12%的人知道需要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只有4%的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会根据运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活动,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用具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都并不是很高。

2.2 对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运动损伤的案例当中,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或者完全没有进行准备活动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运动负荷较大或者具有一定的对抗性运动当中,准备活动不充分往往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在运动之前进行准备活动可以使得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使得活动过程当中的神经协调性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调动在内的生理器官所存在的惰性,使得运动过程当中器官的功能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此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弹性,降低粘滞性,提高身体的代谢速度,从而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如果在进行运动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则整体身体的机能得不到有效的拓展,身体会直接从疲劳状态转化到运动状态当中,这种瞬间的运动必然会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较多。

2.3 运动的负荷量不合理

人与人之间从客观上来说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的,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如何负荷量适当则可以使得人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但是如果负荷量明显超过身体的荷载则不仅不能使得人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还会给人体带来较大的伤害。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运动的合理负荷量都不是非常的明确,从而导致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负荷量明显超过身体的有效负荷,最终导致这种运动损伤的产生,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2.4 运动者本身的身体机能与素质相对较差

虽然目前阶段体育锻炼在高校当中已经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量也明显增多,但是还有部分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会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在身体机能与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这部分人在参加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一时之间身体无法有效的适应运动量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还有部分运动者由于身体本事可能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部分体育运动并不适合,从而导致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

3 运动损伤预防策略分析

3.1 提高运动损伤预防意识

从本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发现,目前阶段造成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频繁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在意识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因此,当前阶段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首先,要加强运动损伤预防的宣传,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之前加强运动损伤预防重要性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运动的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以及对应的预防策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其次,增强安全意识,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运动虽然可以让身体得到必要的锻炼,但是不恰当的体育锻炼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因此,必须要树立起安全体育锻炼的基本安全意识。

3.2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可以为体育运动做好必要的准备,有效的调动器官机能,促进肢体的协调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首先,准备活动的内容需要根据运动的具体项目、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天气在状况等因素确定。其次,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短,如果准备活动的时间较短,则无法起到效果,一般情况下准备活动的时间应该维持在10~30min之内;再次,准备活动的强度需要适当,如果准备活动的强度不够,则无法起到调动身体机能的根本目的,而如果强度过强则会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准备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即针对于运动的部位进行有效的准备活动。

3.3 合理确定运动负荷量

运动负荷量如果较小,则无法起到有效锻炼的目的,而如果运动的负荷量相对较大,则会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因此,如果确定合理的运动量是较为困难的问题。首先学生需要对拟进行的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了解,根据运动的特征对运的负荷量进行有效的判定,同时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确定恰当的体育锻炼负荷量。同时还需要对体育运动的负荷量进行动态的调整,如果发现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明显处于超负荷的运动状态当中,则应该及时降低运动量。

3.4 加强体育锻炼

运动损伤的产生与学生本身的身体机能之间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不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累各种与运动损伤有关的知识,尽量避免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产生各种损伤。

4 结语

目前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运动损伤预防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不仅使得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还导致身体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总结了对应的预防策略。

[1]魏亚茹,徐金庆,刘志良,等.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致因[J].冰雪运动,2015(2):23-28.

[2]朱章标,鹿红宁,张方同.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原因及防治[J].中国体育科技,2014(1):43-47.

[3]曲淑华,甄文华.对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708-710.

G804.53

A

2095-2813(2017)10(c)-001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013

郝晓帆(198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田经。

猜你喜欢

负荷量体育锻炼身体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