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育人”功能①
2017-11-27纪超香
纪超香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浅谈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育人”功能①
纪超香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401331)
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站,如何在体育课程建设中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育人”目标掰碎,揉烂并融入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于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 体育课程建设 育人
清华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爆红:《为什么有体育特长的人在社会中容易取得成功》文中提出,部分国际知名领导人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动商、智商和情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重要目标尤为突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站,如何在体育课程建设中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育人”目标掰碎,揉烂后融入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于体育工作者是个新的挑战。
1 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体育课程建设成为实现体育“育人”功能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也在逐步完善。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体系:终身体育、快乐教育、阳光体育等。
通过走访调查,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合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结构趋于开放式;课程的内容呈多样性;课程评价趋于理性化、科学化;在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但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其“育人”的功能,造成部分学生带着“复杂”的动机参与体育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重视兴趣,忽视效果。
重庆市各高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有些选修课程是双刃剑。虽然迎合了学生的跟随潮流的心理,但也引起部分学生体质下降。据2014年体质调研数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四项身体基本素质显着下降。耐力素质最为突出。究其原因,部分大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拈轻怕重,不以锻炼身体和兴趣为目的选择课程,而是带有功利性,根据课程是否容易得分,老师是否可给高分而做出体育项目的选择。学生选课的动机复杂。因此,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针对的选择对自己有助益的课程则是体育“育人”功能的细化体现。
1.2 教有偏差,学有缺陷。
经调研,重庆市高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重视体育专业学生的专项课,忽视普通大学生的公共体育课。公共体育课程成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责任”。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的设施仅提供给体育专业或者高水平训练队的学生。且在普通大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单个项目的技能学习,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生活实用性课程,如:运动损伤处理实践课程等。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程增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实用性课程来进一步实现体育“育人”功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自我否定
众多的高校一线教师认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没有自身的特点。学生从小开始进行跑跳投和球类项目,到了大学基本的课程也不尽相同。从小到大的体育课程一直在不断重复。其实,一项技能的获得不是瞬间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年复一年的不断练习,不断提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校的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高校体育教师的意识里应时刻存在:如何实现体育从教授基本的技术升华为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
1.4 本末倒置
是否应该舍弃竞技体育项目一直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有部分教师认为正是因为体育的竞技项目才造就体育运动的魅力之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总结出:竞技体育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的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可适当安排一些竞技项目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部分同学偏爱竞技性较高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有激烈身体接触的项目,有些同学偏爱隔网运动或是舞蹈、瑜伽类修身养性的运动项目。极具观赏力的竞技类项目可以调动学生好胜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因此,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竞技类的项目是不可或缺的。
1.5 悬浮现象
经文献调查,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育人”功能的研究,部分偏重于理论,难以落地。一线教师教师们也是“一头雾水”。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对于难以实践,造成了悬浮现象。
2 体育课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
2.1 “兴趣” + “效果”,两手抓
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如何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育人”的功能。有些高校体育教师提出实验法:尝试从不同的项目入手,如:根据田径类项目的特点,跑跳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投掷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的球类项目是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有组织性、有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射击、武术等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品质及严格的自制能力。在学生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不同的情形采用不同的“育人”技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2.2 教学引导,学以致用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训练。部分体育教育者认为学生素养的培养和体育教师毫无关系。殊不知,在运动场地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素养。召开运动会或者比赛的现场随身垃圾的处理,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加油喝彩的时机,球迷间的友好的交流,精彩瞬间时是否关闭了闪光灯等等。在运动场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而这些基本素养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恰当的时刻告知学生,或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为了在体育课程中突出“育人”的功能,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采用实践方法:在评价体系中加入考核学生自述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历史,在体育教学比赛中重视学生的比赛礼仪和体育精神。将素养教育细化揉碎后融入学生体育课程中。
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增加实用性较高的“运动损伤实践课程”。高校体育教师将采用实验法和访谈法:在每学期留出4至6个学时开展有现场、能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的运动损伤与实践课程。如:心肺复苏,一般性骨折、韧带拉伤等处理方法。运动损伤与实践课程是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高校的体育课程将体育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性命攸关的时刻能起到决定作用,这对我们高校的体育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欣慰。学生能够切实的进入课堂进行操作实践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2.3 自我肯定
利于学校开展并具备完善的设施场地的体育项目从小学到大学的确是有较多相同项目。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技术的基础上,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教师将体育精神植入学生的意识。
2.4 回归真我
将竞技类项目简化和改造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将设置项目提高班,满足部分学生的更高需求。如:球类项目、拉丁、减脂塑形舞等。学期结束后对提高班和普通班的学生的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主要考察学生的精、气、神、素养、团队意识等方面。
2.5 扎实落地
避免空谈,如何让理论扎实的落地?只有通过不断实践的办法。我们将进一步收集高校体育教师的想法,采用教学效果明显的手段和方法,逐步进行实践。开展座谈会和不同学校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将高校体育教师所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一线教师丰富教学经验融入课堂中。将体育课程“育人”的观念深入学生和教师。
[1]张宏成,戴福祥,何旭.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6(6):56-57.
[2]单子龙,俞军,王明宏.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59-60.
[3]盛建英.谈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对策[J].体育科技,2002(3):76-78.
G806
A
2095-2813(2017)08(c)-01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147
纪超香(1983,6—),女,汉族,陕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和体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