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问题研究①

2017-11-27杜养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育课体育教师

杜养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

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问题研究①

杜养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

体育课程的设置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能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很积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作为由学生向社会人才转型的阶段,大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培养其兴趣爱好和体能素质。大学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体育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完善。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当前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管理改进意见。

大学 体育教学 管理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体育教学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体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形式相比之前要更加丰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习内容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正常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体育教学的管理问题就需要进行探讨,保证体育课程顺利完成。

1 体育教学管理必要性

体育课程主要以掌握运动技巧和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体育课的教学性质和教学方式要截然不同一些。许多专业课基本都是在教室或者实验室进行教学,而体育教学基本都是在室外,其教学管理方式也需要特殊制定。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进行管理,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从教学管理入手,维护课堂秩序,保证体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稳定。所以,加强大学体育的教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1]。

2 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剖析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对于体育教学管理已经做了很多改革措施,努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了很大改进。对于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和增强体质都有积极作用。教育部门对大学生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在政策支持下,大学体育的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体育教学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大学体育的重视不能只落实在口头和文字上,而是应该落在实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并不重视,也很难认识到增强自身体能素质的重要性。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处于严重的瓶颈期。

3 体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3.1 对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对于体育课程的地位有所提升,也受到了高校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凸显出来,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仍然重视度不够,而且对于教学管理仍然固守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过于概念化、技巧化、知识化,过多地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追求暂时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理念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排斥,毫无兴趣可言,对于体育技巧的掌握度达不到要求,也很难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学管理难以开展和进步[2]。

3.2 课程内容单一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基本是:球类运动、田径类、健美操等项目,在大学生选课阶段,就规定了名额数量,有些学生想选的选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自己本身没有兴趣的项目,会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心理上的排斥,不利于教学管理。另外,许多教学项目都设置在室外,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场地较大的户外运动项目,经常出现教学现场秩序混乱的状态,对于体育老师的讲解、技能的指导完全忽视,学生仅认为是一项娱乐活动,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3.3 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内容

任何学习内容都需要兴趣做指引,当前体育教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课程设置都是按照固有的教学大纲进行的,在新学期伊始教师就已经制定好教学计划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去讲解、练习,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制约了其自身的教学才能,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每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也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课程能顺利开展。

3.4 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有待加强

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高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息息相关。许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对于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导致教学环境管理落后。体育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职责认识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对于体育教学管理的开展都有很大影响[3]。

4 解决措施

4.1 完善选课方式

改善过去的固定选课模式,将体育教师的资历、擅长项目、开课时间以及个人简历公开,课程和上课时间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再限制每项课程的人员名额。倡导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多沟通多了解,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对于学生体育考试成绩要及时公开,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按一定的合理比例进行设置。

4.2 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管理要想保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政策的支持,对于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要坚持执行,创新管理方式,改进教学手段。体育教育者要认清这一趋势,做好思想转变工作,真正意识到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从根本上落实体育教学的目标。

4.3 提升教师素质技能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改变过去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手段。教师不仅是课程管理者,也是参与者,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高校应当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升和运动技能提升,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水平,对于体育教学师资要合理优化配置,“引进来,走出去”,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将内部体育教师派到相关的专业机构去培训参观,多学习多提升,促进体育教师的全方面素质提升。

4.4 改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对于教学设施的要求很高,种类也比较多,作为高校领导,应当将预算资金向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上偏重一些,彻底转变体育课程是一门副课的老思想,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篮球教学、足球教学、排球教学这些球类运动需要的活动场地较大,高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还有游泳馆的建设。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建设专门的体育场馆、运动俱乐部等活动场所,这些场所应当对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学生多参与,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不断的自我提升、创新发展,教育部门不再只强调学生要学习好专业课知识,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加强自身体能素质训练有很大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对于其当前发展的困难要正确认识,结合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意见,切实落实“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体育教学真正走上科学合理管理的路线,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发展成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1]陈玉璞.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体育论坛,2012(4):117.

[2]卢振华.从新生三项素质谈高中与大学体育课教学衔接问题[J].体育科技,2011(1):27.

[3]韩新英.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与课堂管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129.

[4]宋雷.华北电力大学跆拳道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2(15):149.

G807

A

2095-2813(2017)08(c)-008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081

杜养军(1973,10—),男,陕西眉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体育课体育教师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体育课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