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运动成瘾人群成瘾特征实证研究

2017-11-27谢松林李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节食耐受性消极

谢松林李薇

(1.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 4101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广州市运动成瘾人群成瘾特征实证研究

谢松林1李薇2

(1.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 4101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市运动成瘾人群的7大成瘾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总体被试在“刻板性”、“戒断反应”和“主观认为必要”3个特征上得分达到判定标准,在“耐受性”、“突出运动”、“明知故犯”和 “节食、减体重”4个特征上得分未达到判定标准。分析与结论:“节食、减体重”不是运动成瘾行为的普遍特征;“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和消极运动成瘾的主要标准。广州市的运动成瘾人群主要为积极成瘾,而非消极成瘾。

广州市 运动成瘾 特征 实证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跑步热”是大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典型。几乎在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锻炼心理学注意到了紧跟“跑步热”之后出现的跑步成瘾现象,并把跑步成瘾纳入了成瘾医学,指出了运动成瘾所能造成的严重消极影响。这一新的发现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好奇和进一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该领域属于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难度相对较大,很多研究成果还存在疑问,有待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运动成瘾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少量教材和文章对运动成瘾进行了介绍,但缺少实证性研究成果。在国家政策和社会转型双重驱动下,我国大众体育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实证了解我国大众健身中运动成瘾的现状是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提高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指导人们正确合理的锻炼,避免陷入消极的运动成瘾。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广东的省会,广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处在全国先进水平。近年来,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相继在广州举行,如2005年的全运会, 2007年的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民族运会,以及2010年的亚运会。大型赛事有效促进了广州市大众体育的开展。鉴于此,该研究选择了广州市的健身爱好者作为调查对象,选取被试的体育健身场所包括广州的大学校园、健身俱乐部、体育会所、体育广场、公园和社区等。

研究制定了运动成瘾调查问卷,先后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发放问卷和筛选四个步骤,确定运动成瘾者。共发放了51份问卷,回收了51份,回收率为100%。经过数据统计,选取有3个以上标准得分达到12分的问卷(有3个以上标准得分达到12分的被试即为运动成瘾者),得到符合要求的问卷42份。

1.2 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SPSS19.0)等方法。

问卷设计依据:国外学者De Coverley veale[1]认为运动成瘾行为具有7个显著的特征:高刻板性;突出运动;耐受性;戒断反应;主观认为必要;明知故犯;节食、减体重。该研究以该7个特征为基础,把每一个特征展开成4个小条目,制定成了运动成瘾调查问卷。

问卷评分与运动成瘾诊断方法:根据国内外成瘾研究的评价常规(很多成瘾医学和运动成瘾的评判标准研究都为成瘾列了7个特征,满足其中3个则被评定为成瘾),设定满足7大特征中的3条可以鉴定为运动成瘾[2-3]。问卷中的小条目为4级评分,即按1、2、3、4进行评分。得分为1表示完全不符合该条目,得分为2表示基本上不符合该条目,得分为3表示符合该条目,得分为4表示完全符合该条目。每一个大的特征包括4个小条目,因而当某个大特征的四个小条目总分达12分(3×4)时,就被评价为运动成瘾。

信度检验:问卷在正式发放之前经过了专家的检验,并做过1次预调查,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改进。该问卷各标准Kohlenbachα系数为0.75~0.86,总量表的Kohlenbachα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信度系数符合要求。

很多成瘾医学和运动成瘾的评判标准研究都为成瘾列了7个特征,满足其中3个则被评定为成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数据统计结果:总体被试在刻板性、戒断反应和主观认为必要3个特征上得分比较高,平均数均在12分左右;在突出运动、明知故犯和“节食、减体重”4个特征上得分较低,平均数分别为9.881 0、9.381 0和9.476 2;耐受性得分居中,平均数为10.5476。众数显示为:刻板性和戒断反应为12.00,耐受性和主观认为必要为11.00,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为9.00,最小的是节食、减体重,得分为8.00。

从7大特征的平均得分来看,刻板性和主观认为必要都达到了12分,戒断反应也非常接近12分,因而可以认为这三大特征是运动成瘾行为普遍具备的。而突出运动、耐受性、明知故犯、节食和减体重4个特征的得分相对要低,除了耐受性得分达10分以上外,其它3个特征得分都在10分以下。这表明,在该研究调查的运动成瘾被试中,这4个特征不明显。

2.2 结果分析

结合国外运动成瘾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医学成瘾研究成果就耐受性等四个特征在该次研究中表现不明显进行了分析。

2.2.1 耐受性分析

耐受性是所以成瘾行为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成瘾者的耐受性特征不是很明显,平均得分为10.547 6,众数是11.00。成瘾医学认为耐受性是所有成瘾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外消极运动成瘾研究也得出,消极运动成瘾者都具有耐受性特征,消极跑步成瘾者会一直跑到身体消瘦,体力不支。从该研究的被试来看,还没有一个人是真正为运动控制,能完全把运动放到生活首位的,也就是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像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消极成瘾者。因而本研究的结果只能说明,耐受性不是积极运动成瘾行为的显著特征,而耐受性是否是消极运动成瘾的显著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2 突出运动与明知故犯分析

运动成瘾者在突出运动与明知故犯这两个特征上得分比较低,平均数分别为9.881 0和9.381 0,众数都为9.00。这一现象可以用消极成瘾和积极成瘾理论进行解释。

成瘾医学的研究和国外运动成瘾的研究中都有把成瘾分为积极成瘾和消极成瘾的现象。师建国[4]认为,只要利大于弊,就属于正常的行为或正常的“成瘾”。而如果对某一行为或物质的欲望达到了渴求的程度,其行为影响到了正常的心理、生理或社会功能,给个体带来痛苦,造成不良的后果就是病态的成瘾,如吸毒、吸烟、赌博、网络成瘾等。国外有些研究运动成瘾的学者认为,积极运动成瘾(或称为运动习惯)和消极运动成瘾(或称为运动依赖)的最大区别是:积极运动成瘾是人控制运动,而消极运动成瘾是运动控制人。有规律的运动一旦被打破,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表现是积极运动成瘾和消极运动成瘾共同的行为特征。但把运动放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地位,致使运动对工作、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或在身体不适宜运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运动,都只是消极运动成瘾的行为特征。根据以上评述进行判断可知,“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是消极成瘾的特征,是运动控制人的结果。从调查结果可以认定,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整体上积极成瘾为多。

2.2.3 节食、减体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成瘾者的节食、减体重特征表现不明显,平均分为9.4762,众数为8.00。结合实际调查所了解到的信息,可以用运动成瘾目的多样化进行解释。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过胖和过瘦都可以成为人们坚持运动的原因:过胖的人想通过运动减轻体重,而有的人却因为自己过瘦而坚持运动,希望能变得更强壮。运动成瘾人群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最主要的是身体健康,其次是社会交往、娱乐、提高技术、减肥等。因而,将“控制体重”单独作为所有运动成瘾者的普遍特征有以偏概全的风险。

3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与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刻板性高、主观认为必要和戒断反应是运动成瘾行为最普遍的特征;突出运动和明知故犯是区分积极运动成瘾与消极运动成瘾的标准;节食和减体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不是运动成瘾行为普遍具有的特征。

[1]De Coverley veale D.M.W.Exercise depen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l987(82):735-740.

[2]Maddux JF, Desmond DP.Addiction or dependence[J].Addiction,2000(95):661-665.

[3]杨波.人格与成瘾[M]. 新华出版社,2005:295,347.

[4]师建国.成瘾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G8

A

2095-2813(2017)06(a)-01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185

猜你喜欢

节食耐受性消极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节食减肥主食有讲究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亲 妈
亲 妈
节食减肥,会让女人很不“性”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