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法并举练好太极拳

2017-11-27高春生

少林与太极 2017年10期
关键词:形神性命正气

文/高春生

理法并举练好太极拳

文/高春生

我学练太极拳是从套路入门,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太极拳的要求练习。如此练习数年之后,虽然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我总觉得练太极拳和进行其他体育活动的收效区别不大,也体验不到太极拳的真正感觉,总是在初级阶段徘徊。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老师,并提出了提高练拳层次的要求。老师明言:“太极拳有三级九段,要进入中高级阶段就必须‘理法并举’。”

“理法并举”说起来容易,可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还真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最大的难题是传统理法中的一些名词的概念与现代语言的概念不尽一致。如果仅用现代语言去理解传统理法的名词,有时会越琢磨越糊涂。如《十三势行功歌诀》中有“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个“命”指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指“生命在于运动”,这话虽然不错,但用它来解释“命意源头在腰隙”却不能令人信服。再如练拳时常说“性命双修”,这个“性命”又是什么?是什么概念?真正能解释清楚的人不多。这也是我初学太极拳时放弃理论学习的主要原因。现在我重新学习,是因为练拳需要理论的支持,没有理论支持的行拳走架只能是形体运动,连名词都不明白怎能进入中级。自己不要欺骗自己,不明白就老老实实承认。为了上层次,我下决心坚持,坚信有付出定有回报。我放下身段当学生,访良师,见高朋,读经典,早晚苦练,终于迈出可喜的一步,在行拳走架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有了理论的支持,我首先感觉到的是在行拳走架中的升降开合也是身体各部位升降开合的过程。脚下有了根基,力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气,前进、后退乃得机得势。这一感觉来之不易,是对我的坚持与付出的肯定,也是太极拳三调中调形的重要一环。我抓住升降开合的实质进行苦练,很快就将调形这一艰难的工程完成而令功夫上身,这时进入中级的大门已开启,相信跨过这道门槛,坚持理法并举,不久将会进入形神并练的状态。

形神并练,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气在其中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如车轮,用这种纯柔不刚的行拳走架做到身形合度、呼吸合度、姿势合法,先求展开,后求紧凑,即可臻于缜密。骨架正则拳架正,骨骼顺则拳势顺,骨顺则气通,这是练太极拳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做到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就能走出刚柔二势。气行于外,内持静重为刚势;气屯于内,外现轻和为柔势。这一刚一柔、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就是太极拳理论的基本理念,也是太极图在行拳走架中的体现。达到形神并练的阶段时,我再用体验来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行拳走架,经过反复指导与验证,我的行拳走架水平一步步提高,做到了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扑鼠之猫,旋转无定,神形合一,内在显现的是气沉丹田贴于脊,周天循环,外在显现的是心平气和,性命双修。

什么是性命?《周易阐真》讲:“命者先天正气,性者先天原神。命属阳,性属阴,性命相合,阴阳混一,是谓金丹。金丹者,性命之别名。”练太极拳所说的“命”就是先天正气,它的源头在腰隙,以丹田气为能源,所说性是先天元神。元神也称不神之神,是不用意识指挥的生理自身的指挥机能,在先天时期这样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指挥机能是合而为一的,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练太极拳就是练先天的正气与先天的元神,使这合而为一的状态显现,达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效果,这是练拳的正道。要想得到正果,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刻苦演练。

猜你喜欢

形神性命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意象、形神
性命
赵养军·老兵石屋
动物神奇脱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