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模式与路径选择
2017-11-27周生旺张翠梅孙庆祝
周生旺,张翠梅,孙庆祝
●研究报道 Short Comunications
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模式与路径选择
周生旺1,张翠梅1,孙庆祝2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体育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功能健全已成为我国体育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尚存在内生力不足,外部环境依赖性过强;社会主体地位缺失,基本社会服务功能表达受阻;社会复杂性特性凸显,市场失灵与政策失效等困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以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由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人”所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性与适应性是其本质属性。复杂性科学能有效解决复杂性难题,复杂性治理是破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教育价值”与“以人为本”是复杂性治理的逻辑起点,自组织发展力与环境推动力是复杂性治理的动力机制,网络化与多中心协同治理及自组织治理是复杂性治理的主要模式。提出加强社会扶持引导制度建设,培育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发展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制度,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评估体系;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机制;模式;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体育社会组织是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善治”的重要功能载体。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功能健全已成为我国公共体育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服务职能的有效表达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表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承担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基本服务职能表达。
体育社会组织是由复杂适应性主体“人”自发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他们不仅具备一般系统特征,还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殊属性,复杂性与适应性是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是未来治理的重要逻辑起点。为应对未来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诉求,必须优化传统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构建协同网络治理结构,突出体育社会组织的自组织结构,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治理模式,实现治理的自组织秩序。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特征日益显著,传统的治理结构以控制、减少复杂性为导向的简单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性日益凸显的社会环境变化[1]。鉴于此,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与适应性所带来的复杂性治理问题依靠单纯的国家政策及外部行政推动力是无法从根本上破除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壁垒,尤其是国家政策的无效性更能够体现当下治理无效的困境。解决复杂性问题,只有采用复杂性科学知识,应当正视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复杂性,探寻复杂性根源,摸清问题间的协同关系,依据其适应性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复杂性治理路径才是唯一出路。
1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现实困境
1.1 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力不足,外部环境依赖性过强
我国相继出台多部政策文件,目的是从体育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入手,采取政策引导、松绑、扶持等行政手段实现治理,但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其社会地位逐渐式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过度行政干预及非政府组织社会话语权缺失的现实社会际遇越发突出。在这样的社会治理大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其内部生成力及发展力不足、外部生存空间挤压、自身发展需求与外部发展环境失衡等现象。众所周知,体育社会组织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治理角色,是我国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提供基本体育服务。但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不足,与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规模弱小及基本服务职能缺失有很大关系。
现代社会中,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整体上在种类及数量已到达世界较高水平,但职能及社会角色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单项组织自身发展规模较小及自主能力偏弱,市场化运作及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所采取的制度措施针对性不强,政府对外部环境干预过多而自身内部发展环境缺损。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基本是由政府引导、扶持而生,是为了解决体育社会问题才培育发展的,并非真正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自组织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对于其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整体上内生力培育挖掘不够,忽视自身内部发展环境的塑造与自生土壤的培育。如今,体育社会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与外部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内部粘合力不足与外部吸引力不强,缺乏必要的制度文化建设,严重影响了体育社会组织耗散结构的形成,自组织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匮乏,结构功能无法正常表达。
1.2 体育社会组织社会主体地位缺失,基本社会服务职能受阻
社会主体地位回归是体育社会组织基本社会职能有效表达的根本保障,明确社会主体地位是体育社会组织发挥基本体育服务职能的基本前提。现代化社会治理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体育社会组织基本职能之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缺失及基本服务职能表达不畅,已成为制约体育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桎梏。在我国,传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随着政府服务职能转型成功,政府角色势必要从前线退入幕后,而体育社会组织必将顶替政府成为社会主体,弥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
体育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及社会话语权将是社会合法地位的重要体现。如今,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无论是在制度保障上,还是在自身能力发展水平上,都还不能承担起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从而导致社会主体地位的缺失。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如社会公信度低、服务职能不全、社会生存空间狭窄、主体话语表达不畅等。社会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了基本体育服务职能的表达受阻,无法有效承担社会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因此,基本服务职能完善始终是其发展的重大困局。随着政府角色定位及服务职能转型,无论是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治理实践中,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回归应是未来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1.3 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复杂性凸显,市场失灵、政策失效
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极力关注、政策频繁出台,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已推上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风口浪尖,但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现状依然是差强人意,甚至了出现“市场失灵、政策失效”的局面。如当今市场中,体育社会组织有效的市场占有率低,市场交易平台缺乏,市场制度建设专业性不强,尤其是市场培育机制缺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民财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财综〔2014〕87号)和上海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本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通知》(沪财预〔2016〕108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提高了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但具体的、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和扶持举措预设不多,也是导致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另外,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向社会购买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客体对象,还存在承接能力弱、市场化手段单一、交易制度保障缺失、绩效评估制度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比较而言,有实力、能竞争、好前景的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几乎是凤毛麟角,就算能够参与购买的体育社会组织也具有较强的行政依附性,受制于政府,独立性不强。总体而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与体育产业市场运作存在本质差异,当前的市场融入机制不完善,配套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造成市场化运作不通畅,相关制度政策难以发挥效益。
体育社会组织对自由的迫切追求与我国现行行政主导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市场失灵、政策失效”的重要诱因。其中部分原因来自政府,政府多方面干预体育社会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独立参与市场运作的机会太少,缺失公众参与监督购买行为的制度性保障。当前,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唱双簧,缺少公众的认同与监督,缺少多元参与的绩效评价体系。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价机制对于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以及政府行为规范起到重要作用,将是治理革新的重要部分。在政策本身以及制度安排上,从有关体育社会组织政策不难发现,我国的政策基本上都是“问题导向性”的对策,即体育社会组织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就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如缺人就激励,缺钱就融资,缺商品就建市场。这样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而缺乏长效性。由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所带来问题的现象化,也会致使政策失效。政府政策很多情况都是问题倒逼政府采取被动措施,而“规划发展性”政策较少,造成政策执行前瞻性不够、预测性不强等政策性问题出现,从政策制定到执行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2 体育社会组织的“二元”特征
2.1 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
复杂性理论认为,“复杂性是世界的本质属性,复杂性是客观的,不是简单性的线性组合和现象,特别不仅仅是简单性的表现结果”。美国著名的桑塔菲研究所的科学家对复杂性的看法是:复杂性处于混沌的边缘,主要指的是复杂适应系统。复杂系统理论表明,只有以复杂性的思维,建立起能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组织结构和机制,组织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2]。
随着社会复杂性日益彰显,社会文化领域受到了较大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很多学者提出了运用复杂性视觉审视世界,这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根本所在。复杂性是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主要归因于自身发展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及不可预测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复杂性与外部复杂性2方面。
2.1.1 内部复杂性 “人”的复杂性是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的根本源泉。体育社会组织的内部复杂性,其中主要来自组织成员文化多样性、行为差异化、目标多元化等方面。体育社会组织成员文化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差异都将会影响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差异将会引发混沌丛生,如组织成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将严重影响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会导致组织体系瓦解。体育社会组织的组织目标与成员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如个体成员对价值利益的过度追求与组织服务职能目标背道而驰,将会产生冲突矛盾,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组织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也是导致复杂性的重要因素,成员的社会角色及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关系网络结构,如成员的社会地位。每个成员在体育社会组织中都像关系网上的一个节点,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将每个节点连接起来,节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势能,来保持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出相对固定的网络结构特征。体育社会组织内部的网络结构将是复杂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具备传统的层级管理结构,由低级别到高级别,以及层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能量势能与信息流,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容易发生信息不对称性现象,引发组织混沌或变革。
2.1.2 外部复杂性 体育社会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滋养,而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组织的稳定与发展。不确定性是复杂性的根本属性,不确定性也是体育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根本特征,体育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动态性及不可预测性是导致外部复杂性的重要根源。
社会文化大繁荣、现代化进程以及国家治理革新,都将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家的治理政策都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组织的生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将明确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并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法律体系及相关制度建设,将对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相应的立法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反之,立法缺失必然导致体育社会组织举步维艰。体育社会组织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以及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动,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体育社会组织与系统外其他组织、成员之间的非线性相互关系,也是导致外部复杂性的重要诱因。体育治理现代化主要是协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公众、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改善“单一”政府治理困境,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局面,而体育社会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充当了关键角色,这也是复杂性治理发起的渊源。
2.2 体育社会组织的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美国霍兰(Holland)教授于1994年正式提出的[3]。基本思想是:复杂性起源于系统内个体的适应性,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个体与环境之间这种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被称为适应性,即系统中的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4]。
J.MIGDAL[5]提出,国家和社会都不是固定的实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结构、目标、支持者、规则和社会控制都发生变化,它们在不断地相互适应。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强调人的主体行为是体育社会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因,其核心思想是组织成员的主动适应性造就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
以上2位学者都阐述了复杂性与适应性的相互关系,即复杂性与适应性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体育社会组织的适应性主要包括自适应性与环境适应性。实际上,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内部主要源于自适应,而外部主要在于环境适应。体育社会组织的自适应和外部环境适应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的,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2.2.1 自适应性 体育社会组织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体育社会组织是具有共同价值目标的个体成员自发形成的体育群体,主要用于满足体育群体的体育需求。体育社会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以组织文化为基础,具有相互学习的基本特征,属于学习型体育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具有思维体系,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在互相学习汲取能量。依据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特性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保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开放性,加强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量交流,远离平衡态,提升强化内部组织成员间的非线性相互关系,通过涨落机制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有益发展。实质上,体育社会组织的自组织发展过程就是其自适应过程,而体育社会组织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是自适应发展的基本条件[6]。应紧紧把握体育社会组织的自适应性,强化自组织结构的生成,形成并充分利用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涨落机制。
2.2.2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主要是指,体育社会组织系统与外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流,根据外界环境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从而适应社会环境发展需求的特性。体育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改造能力。体育社会组织根据社会环境动态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发展,而体育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调整来优化促进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环境适应性是整个组织系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在对现代社会制度变革的调整能力,主要表现在体育社会组织结构与职能的调整。(1)体育社会组织根据国家政策的执行做出适时调整,应对政策运行。从国家政策层面相继提出了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强烈要求,新形势下体育社会组织务必要提升自身水平,优化自身结构,发挥服务职能,充当社会主体角色,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2)体育社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改造能力,通过自身基本职能表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达到组织目标,促进社会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及特殊的社会角色就表明了其特殊的社会改造能力,也是环境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3 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
3.1 复杂性治理的内涵界定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出现的发展疲软、职能不全、政策失效、市场失灵等现实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复杂性与适应性所引发的。单纯依靠有限的体育行政改良难以解决更为复杂的治理问题,也难以调和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依据复杂性科学构建复杂性治理体系,结合社会学研究中的复杂性治理概念,提出所谓复杂性治理是指,运用复杂性科学及工程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对治理对象的一般本质,治理的逻辑、模式、机制及对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揭示治理问题间的耦合协同关系及其复杂性,从影响治理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入手,系统设计治理创新方案,科学提出治理的体制机制、路径及模式,优化治理结构,实现“系统化”治理[7]。社会复杂性治理能够解决以往社会治理无效等困境,减少治理成本,降低治理震荡。
3.2 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逻辑起点
3.2.1 体育社会组织价值生成的应然之义 体育社会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种促进人生命价值释放的教育存在,还是一种潜藏着深刻教育价值的生命存在。关注人的身体自由、生存自由和幸福生活,是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目标指向和行动抉择[8-11]。体育社会组织的教育价值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根本依据,也是理想化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升华”是以群体性体育社会组织存在的应然之义。体育社会组织是具有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社会教育价值的重要场域。
3.2.2 体育社会组织价值实现的实然之义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始终是体育社会组织生成与治理的逻辑起点,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及实现社会协同治理。体育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新主体,合法性社会主体地位的存在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能发挥是体育现代化治理的根本,即体育社会组织功能最大化,完善并放大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是以复杂性为研究缘起,以“人”的复杂性与适应性为研究脉络,以组织成员内部自组织性及外部非线性相互关系为研究内容,以解决复杂性问题及促进人的价值实现为终极目标。以组织目标实现为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目标所在,保障体育社会组织合法的社会主体地位及话语权。体育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主体,始终保障公众合法权益,满足公众体育需求,减少社会治理成本。在现代社会治理中,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角色的转变及社会主体地位的凸显,能够重塑治理新秩序,解决治理新问题,探寻治理新路径。复杂性治理能够有效梳理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实现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促进社会共治新局面。
3.3 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动力机制
3.3.1 内源式动力机制: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自组织演化 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发展力是解决内生力与发展力不足的根本动力源泉。体育社会组织要以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力)为主要发展动力,主要是内部组织成员文化价值认同所形成的文化凝聚力及粘合力,由内部成员需求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目标,通过文化序参量的役使作用调控自组织发展力。自组织发展力是体育社会组织当下发展的核心动力。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业务水平都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需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力匮乏,根本原因在于自组织力不足。从体育社会组织的自发性、独立性、非营利性等特点来看,体育社会组织生成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发展过程,只有自发性才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角色。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体育社会组织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态,并保持与外界环境不断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强烈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始终将系统推向涨落临界点,通过涨落机制引发体育社会组织向高级别跃迁。这也是我们所提出的复杂性治理的思想来源,如何有效控制体育社会组织朝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方向涨落跃迁是我们治理的根本所在。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过程也是其自组织发展力的生成过程,塑造自组织条件,强化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控制有效涨落。
3.3.2 外源式动力机制: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环境作用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外部环境实质上是指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所构成的动态环境[12]。因此,笔者将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环境推动力分为以下3种。(1)政府推动力。政府是我国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拥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对于复杂性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始终围绕在服务型政府的主导之下,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其中主要体现在治理制度保障手段上,政府宏观调控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过程,通过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以及调动充足的社会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2)市场支撑力。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重要的治理主体,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助推器。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中,市场是体育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实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基本服务职能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市场环境及法规体系将是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社会融合力。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要以顺应社会文化发展大环境为根本目标,保证组织目标与社会价值相融合,始终以社会文化潮流脉络进行自身革新。社会文化环境良性发展始终对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引导、融合功效,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内部组织文化内涵及外部良性文化环境的融合发展。鉴于此,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应紧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丰富弥补我国体育现代化治理体系。
事与愿违,从当今社会环境来看,体育社会组织的环境推动力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主要在于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的先天性缺陷以及传统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思维惯性,造成体育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强及社会主体地位缺失,并且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规模弱小,根本无法承担起主要的社会治理角色。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市场化运作平台还不健全,市场规章制度建设严重缺失,再加上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淡薄,导致体育社会组织的市场支撑力比较弱小,应从市场制度层面加以引导治理。
3.4 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模式
3.4.1 多元协同: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要求”,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社会力量协同参与、自治管理以及法制规范等内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综合治理水平[13]。国家政策目标与复杂性治理目标都是为了弥补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及社会主体地位的缺失,解决复杂性给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所带来的治理困境。结合国家现代化治理新模式,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主要是突出“共治”的治理新理念,重点强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协调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共治局面。“共治”模式是理想化的社会治理新思路,重点强化组织间、部门间、主体间的相互协同演化关系,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升非政府组织、市场以及公众参与治理的能力[14]。
协同治理重点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治理关系,目的实现治理功效最大化。在现实治理当中,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主要有体育社会组织协同网络治理模式。依据结构-功能理论,体育社会组织无论是内部组织关系,还是外部相互关系都呈现出一定的网络结构,具有特殊的网络结构特征。无论是组织成员个体还是组织群体都是处于网络结构的某个节点,并且表现出相应的组织功能,从而实现该网络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网络结构性特征也是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结构内部存在相互交错的非线性相互关系,且存在层级结构,而层级之间具有较强的信息流动,易产生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就要挖掘网络结构特征,强化多元治理主体协同治理关系,保持能够充分发挥协同职能的结构关系模型,实现网络的稳定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能够有效优化网络间各主体的协同关系,强化主体地位,突出功能最大化,实现系统的结构稳定与职能表达。
多中心治理模式也是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主要模式。多中心治理是指,社会中多元的行为主体(政府、体育社会组织、公众、其他利益群体)基于一定的集体行动规则,通过相互博弈、相互调适、共同参与和合作等互动关系,形成协作式治理模式来有效进行体育管理和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实现持续发展的绩效目标[15]。多中心治理网络组织,采取自适应性和多层次治理,考虑到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复杂性,需要建立开放包容的多元参与的混合治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激励(经济、社会)措施,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多中心治理实质上是治理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治理权利的转接,各主体间治理权利是平等的,只是治理系统内部中心模式的多样化。随着治理中心的转移,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系统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职能表达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提出基于政府、体育社会组织、公众、市场“四中心”协同治理模式(见图1),四要素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中的角色与职能是不同的。
在多中心的协同治理模式中,政府主要发挥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等职能。政府角色始终是主导者、监督者、协作者的集合体,政府的职能还是要以服务协同为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机制及社会资源优势,协调“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制定体育市场健康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引导市场运行,制定相关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制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与路径保障,强化对其他社会主体的服务意识。
市场始终是体育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基本体育服务行为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直接关乎体育社会组织的生死存亡。应当完善体育市场交易平台,成立交易机构与监管机构,必须出台相关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市场交易的政策法规,扶持培育能够承担重大体育服务项目的组织机构。市场是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合作关系有效表达的场域,也是有效评估体育社会组织绩效的重要载体。
公众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众参与行为能够有效监督政府、体育社会组织、市场等主体的治理行为,能够直接影响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公众参与治理是公共体育权利的集中表现,是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力量,尤其是成立以公众为主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也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关键点,能够有效监督社会治理行为,促进体育市场交易的健康运行。
体育社会组织是多中心协同治理的主体,发挥重要的职能。体育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提升自身职能表达,协调政府关系,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吸纳融合公众参与。体育社会组织要与政府实现合作关系,但要规避从属关系,还要监督政府行为。体育社会组织与公众属于“鱼水交融”的关系,应建立相应政策法规吸纳公众参与治理,降低入会门槛。
3.4.2 自主发展: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治理模式 自组织治理模式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善治”形成的重要过程,主要从系统内部发起,实现系统功能。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治理模式主要是突出了“自治”治理理念,重点强化系统内部非线性相互关系。自组织治理模式通过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健全社会功能来实现,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内部组织文化建设,提升内部生成力及推动力。
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治理实质上是自组织条件的形成以及耗散结构的塑造,通过内部组织治理控制有益涨落,规避有害涨落。开放性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要保持系统开放性,应加强政府、社会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健全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市场交易的制度与路径及法规,提升公众参与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建立相关的政策引导及路径选择。加强文化宣传力度,不断充实新力量,保持体育社会组织远离平衡态。体育社会组织定期举办公众参与的体育服务活动,加强内部组织文化学习,提升内部成员相互交流与协作。
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治理提出2种治理模式,即文化治理模式和法治治理模式。(1)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治理模式,以组织文化为治理吸引子或关键要素,强调内部组织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内部文化凝聚力。如我国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表象,是一种健康主导下的文化凝聚力。体育社会组织成员的文化认同是形成组织文化的关键要素,体育社会组织本质上是由共同的价值取向的群体自发形成的。由此可见,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文化认同与强化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宣传与学习是建立组织文化的有效手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体育社会组织法治治理模式是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基础,塑造法治文化,实现依法治体,运用法律行政手段约束规范组织行为,保障社会市场机制良性运行。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体育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地位,任何的体育组织活动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只有以法律作为复杂性治理的扶手,来维护各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才能充分发挥好相应职能。法律体系还是一个维护社会平等地位的杠杆,依法治体是改善国家行政治理的主要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起点,是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治理的根本保障。
3.5 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实现路径
3.5.1 加强社会扶持引导制度建设,培育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发展环境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完善政府政策扶持引导制度,制定实施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是政府服务职能表达的主要内容。政府政策扶持的倾向性以及中长远规范,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培育,形成自组织发展条件,提升自组织发展力。政府的服务职能转型是体育社会组织社会主体地位回归的重要条件,保障体育社会组织合法社会地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运用社会力量办体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基本服务职能的实现,促进职能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保持社会参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市场调节机制,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从而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规模壮大及职能完善。
3.5.2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制度,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评估体系 公众参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社会“善治”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根本手段。从操作层面,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复杂性治理的相关制度,梳理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责、权、利”界限。建立市场交易制度,完善市场监管评价制度,建立公众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治理的合法权益。
同时,构建公众参与、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参与评估机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估流程、方法、内容体系。构建多方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制度保障体系,出台相关的立法措施,建立与立法相匹配的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路径。
3.5.3 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法治化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内部制度文化建设,规范约束组织成员行为;建立内部民主决议制度,实现平等参与,协商决策的治理局面;塑造良好组织文化,加强内部组织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加强内部绩效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以评促建”;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孵化土壤,形成自组织发展文化力。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基本服务职能,培育市场承接能力。建立内部职能明确的权责分明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承接公共体育服务的流程、方式和评估体系;加大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力度,培育承接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
加强我国体育立法建设,塑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尤其是利用立法建设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依法治体是市场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市场作为体育社会组织外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的制度保障以及合理的参与渠道选择,对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市场对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机制,制定相关的导向性市场优惠政策,塑造健康的市场文化环境。
4 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并非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与革新,只有顺应社会良性文化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才是立本保身之策。复杂性治理是破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教育价值”与“以人为本”是体育社会组织复杂性治理的逻辑起点,自组织发展力与环境推动力是为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提供动力,网络化与多中心协同治理及自组织治理是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理想化的路径选择。
[1]杜英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复杂性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2):35-40.
[2]周生旺.大型体育赛事复杂性特征及综合集成方法的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3]陈禹.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9(4):35-39.
[4]周生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范式下体育教学自适应[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77-480.
[5]MIGDAL J.State in society:study how states and 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 another[M].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57
[6]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8-40.
[7]范如国.复杂性治理:工程学范型与多元化实现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69-91.
[8]戴红磊,于文谦.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教育意蕴与生命价值[J].体育学刊,2016,23(5):50-54.
[9]赵红娟.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体育社会组织价值作用及制约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4):426-430.
[10]汪流.“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的中国体育社会组织研究:回顾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4):385-389.
[11]郭修金,戴健.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问题与措施:以上海市、广东省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7-12.
[12]陈成文,赵杏梓.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及其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11-18.
[13]曾永和.当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与制度重建[J].求是学刊,2013(3):99-106.
[1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09.
[15]汪泽波,王鸿雁.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探析[J].生态经济,2016,32(6):157-163.
Complex Governance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and Select Path
ZHOU Shengwang1,ZHANG Cuimei1,SUN Qingzhu2
(1.School of PE,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2.School of PE and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The perfect function and cultivate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public sport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But,th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a few issues in China,for example:shortage of endogenous force and strongly external environment de⁃pendence;social complexity evident and policy failure;lack of social status and social services fun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orts complex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by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system analysis methods,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composed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by people.The complexity and the adaptability is essential attribute.Complex governance 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The value of Education”and“People-oriented”is the logical starting for complexity governance,the sel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mote power i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mplexity governance networking and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self-organizing governance are the main modes.Social support guidance system,multi-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complex governance;mechanism;mode;path
G 80-05
A
1005-0000(2017)02-169-07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7.02.012
2017-01-10;
2017-03-14;录用日期:2017-03-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YJC890049)
周生旺(1984-),男,山东肥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体育政策学。
1.枣庄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枣庄277160;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