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分析①
2017-11-27崔文轩
崔文轩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基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分析①
崔文轩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高校体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篇章,为全方位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体育管理之策作为各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里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其进展深切关乎着在校大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乃至大学体育事业整体的态势。据此,该文将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大学体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及所存在的缺陷逐步进行科学的讨论,意图对当代大学体育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意见。
信息化 高校体育管理 教学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的兴起,高校教学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高校管理和教学人员在这次变革中需要承担起重要的使命。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之路也成为了各部门的当务之急。实现高校教学的信息化,将成为体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为促进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水准的提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因此,该文以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为大学体育在信息化大环境下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的凭据。
1 高校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1.1 高校体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可以概括为信息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各方面通过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因而,我们可以将大学体育的教育信息化表示为通过高校体育的管理方式广泛根植到体育教育中的各个方面来促使高校体育快速发展的过程。
1.2 大学体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讨论
关于其重要性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1)各学校体育方面教学的创新过程离不开信息管理的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都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体育老师们通过此项技术对其学生各方面进行更加高效有序的管理,信息化管理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推动力。(2)信息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强力手段。在外界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其出现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及时获取来自四面八方关于体育事业和教学内容的有关信息,信息化管理在体育教育中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教学正规化、科学化的实施,从而使得其体育教育水平出现重大飞跃。
2 信息化下高校体育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体育相关信息资料的管理手段较为匮乏。当前,仍存在一些学校在利用最原始的人工保管方式对体育相关资料进行管理,由于资料文献数据不仅庞大而且繁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文献资料保存及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得不到与资料增长速度相匹配的增长,进一步使得大学体育教育对来自纸质文献的信息利用率不足。另外,纸质文献在学校中仍然存在,进一步带来了资料因保存问题而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在查阅时经常遇到困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体育管理的工作效率。
高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系统发展存在不足。目前沿用多年的办公工具例如Word、Excel仍然是学校的首选,难以与学生个人信息及各科成绩综合查询产生较深密的联系,进而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估。对学生来讲,不仅查询体育成绩麻烦,同时因体育课程内容多样,选择性较强,造成了考试成绩评判标准模糊,管理难度提高的现象。
体育课的课程内容单一。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已经意识到体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迫在眉睫,然而在教学过程实施之中却遭遇种种困难,与相关课程内容相冲突,大多数已经开展信息化的高校还在以过去习惯的示范和讲解方式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却轻视了较重要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本身的关键性,从而使得学生们在体育课的选取以及分班情况上往往出现种种冲突,大大阻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长足发展。
3 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创新
3.1 体育资料信息的信息化管理
高校体育资料库中的各类资料是体育教育中知识的重要传播途径,故其的存在是体育教学信息得以存在和传播的前提条件。因为信息只能在传递中才会影响外部社会环境。所以,对于大学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信息的快速高效采集吸收以及传播,从而快速高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成绩和效用。另一方面,对于体育教学资料的管理人员来说,还应在充分了解学校体育课程信息化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将书刊网络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使得大学体育工作人员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做到随时随地能够精准查询到与教学问题相关的文献,快速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大学体育管理相关工作能够有着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方式。而在学校资料保管人员方面,应当建立完善健全的体育信息管理文库,利用相关资料整合功能,对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管理乃至资料备份进行收集和整合,从而使得大学体育能够迅速实现学生资料和体育文献的电子化,用更加专业可靠的体育数据库为体育事业在新时代下的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2 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
体育教师能够通过各类软件快速高效的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登记,提高了老师对学生成绩的分析统计及修改的效率,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系统中及时查询到自己的成绩之后,有针对性的与老师进行交流。此外,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之中同时包含了学生班级院系等相关详细信息,进一步明确了成绩管理。总的来说,老师们对大学学生的体育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应该根据体育信息管理中心对学生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时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该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学生相关资料。
(2)老师应该将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资料输入系统,做到能够快速查询,并且能够快速对应学生班级等具体信息。
(3)时时记录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情况,以此为基础,从而对考试成绩做出相关分析和修改,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凭据。
3.3 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管理技术和体育教学的相互结合,对提高学校体育信息化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并且对新学科的发展具有启发作用和深层次含意。首先,高校体育老师应该更深层次认识大学体育课程,使二者之间充分结合。其次,高校体育教师还应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一般来讲,体育教学课程信息化的管理应当包含体育老师的基础信息、班级学生详细资料管理、学生在学期开始前对体育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等。通过创新化的体育课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体育教学工作将比较落后过时的老师在体育课堂上演示,学生们通过观看演示来学习体育知识的模式淘汰掉,从而过渡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为中心的一门学科,并且能够从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双重提高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4 结语
该文以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为引,结合其重要性进行说明,分别从加强体育资料文献整理、学生成绩查询和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信息化三个方面做出了科学的深入探究。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体育的信息化之路依然存在着文献管理方式匮乏、成绩管理方式不够高效快捷和体育课程内容不够多元化等阻碍,之后还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建设。
[1]邹穗晖,黎绮霖.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14):115-116.
[2]王静.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生物技术世界,2015,9(8):201.
[3]陆莉芳,金永超.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的创新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4(15):59-60.
[4]束景丹,郭五一.高校体育场馆开发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1):220-223.
[5]刘枥铠.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6(28):73-74.
[6]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1(16):72-78.
[7]罗燕.体育信息化与大学体育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25):174.
G807.4
A
2095-2813(2017)05(c)-009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99
崔文轩(1992,3—),男,汉,甘肃天水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