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育倦怠形成的究因分析
2017-11-27赵征希
赵征希,黄 斌
高校学生体育倦怠形成的究因分析
赵征希,黄 斌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育倦怠心理现状和诸多体育倦怠行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态势令人堪忧。为有效缓解体育倦怠现状,文章在对高校学生体育倦怠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剖析了其倦怠行为产生的原因。
高校学生;体育倦怠;倦怠行为;倦怠原因
通过体育学习和体育参与,提升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既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高校是学校与社会衔接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高校学生体育观念的完善、健身习惯的养成、运动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育倦怠心理状况并表现出诸多体育倦怠行为,导致其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同时会严重阻碍学校体育甚至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产生倦怠的原因,才能够有效地调节其体育倦怠心理与行为,促使大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参与。
1 高校学生体育倦怠
体育倦怠是指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学习方式的影响,由于兴趣缺失、学业负担等因素造成的体育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的症状。体育倦怠属于学业倦怠的一种,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而个体的这种不健康现象则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和谐,会导致个体灵活性降低、刻板性增强[1],导致在参与体育课程或是体育锻炼中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普遍存在焦虑、烦躁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在高校体育课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领悟能力较差和肢体动作不协调,导致学生出现自卑自弃、惊慌恐惧等状况。宏观上主要表现为我国高校学生厌倦体育课,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倦怠高于重点高校学生,师范类高校学生体育倦怠指数高于非师范类。微观上存在同一高校的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体育倦怠指数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较复杂的运动项目倦怠指数较高,趣味性、竞争性较强运动项目倦怠指数较低,这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2 高校学生体育倦怠的成因分析
2.1 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和目标。体育学习动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是维持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心理的内部动力,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驱动力。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存在“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关联,没有树立明确的确学习目标,所以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脱离了“高考的苦海”,而且在传统的中国式大学教育环境下,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教学管理比较松散、自身学习动机不足,因此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由于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正确动机,所以就难以形成明确的目标,也就没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疲劳倦怠的心理。
其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效能则是指个体在诸多特定情景下进行持续进行体育锻炼所需要的信心或是信念[2]。目前,高校学生在面对社会压力时表现出比较消极的心理态度和情绪,通过调查也表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除了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行为缺乏信心外,他们对自己的体育锻炼的期望过高从而导致失去信心,因此在日常运动中或是体育课堂上出现低沉消极的倦怠情绪。
最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乐观。毛泽东语录里曾讲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大幅度的提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代步工具的兴起,让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体育锻炼意识本就薄弱的高校学生沉迷于手机、互联网,闲暇时间很少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差。
2.2 学校因素
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体育资源供给不充足。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高校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对体育课程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前高校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体育倦怠心理和行为,产生倦怠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校对学生的过度要求与支持机制之间存在矛盾。这跟学校对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目标贯彻的实效性、教学内容选择的丰富性、教学评价的完善性、学校场地器材的充足性都密切相关,会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态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不同,喜爱的体育课程的类型存在差异性。但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种类较为单一,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备实效性,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具备丰富性和多样性。高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待体育课程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生体育倦怠受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存在的职业倦怠的影响。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于1974年最早提出“职业倦怠”,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症状。国际上已经将职业倦怠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主要表现:在情绪上缺乏热情和活力、性情易怒、容忍度低、易疲劳,并对生活冷漠悲观,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3]。多数高校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存在“区别对待”,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内在涵义。从逻辑学的角度讲体育教师是教师的下位词,有着作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性子急容易发怒。由于体育课程在教学评估中所占比重不如其他课程,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部分体育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得过且过,仅是为了应付学校教学检查,而不是真正的热爱自身的工作;体育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没有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好榜样;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中缺乏细心和耐心,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交流存在障碍,无法营造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堂氛围。所以,高校学生的体育倦怠在一定程度也受到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2.3 社会因素
我国教育制度对高校学生体育倦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应试教育这股“热风”越刮越烈。对于应试教育的解释学者们众说纷纭,如夏荣认为,应试考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应试考试仅仅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轻视甚至放弃非考试科目[4]。应试教育具有功利性、教学内容单一性、教学方式填鸭式和投机性等特点,不利于塑造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所以我国高校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一直面临着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从小学生开始其体育锻炼都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据调查表明64.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扩招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从对大学生的个案访谈中也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扩招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5]。学生将大量的课余休息时间都运用在备战各种文化课上,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的时间比较少,社会一味的追求“优大生,高才生”而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关心。近年来社会上各大高校逐渐的扩招学生,尽管这样可以给更多人追求高学历的机会,但是拓宽入门渠道的方式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乃至其他各方面素质都无法达到一个大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学校不仅扩招同时又“宽出”,所以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等方面的把关比较松弛,导致高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水平较低。
伴随国家政治经济逐渐完善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也相应提高,中国人口从1945年的5.5亿增长到2010年的13亿,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大。社会不良风气盛行也会给学生体育锻炼带来阻力。我国经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传统的重文轻武的环境下受到熏陶,社会往往会注重高校学生智力上的发展而忽略身体上的锻炼。一方面,改革开放使社会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逐渐向高度现代化和多样化转变,生产劳动向自动化和效率化转变。社会对人才质量和技能的要求不断地提高,给高校学生提出更大的挑战,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剧增,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运动,更无法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致使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大学体育课上表现出慵懒的现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鲜事物的变化层出不穷。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容易受到不良之风而产生动摇,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对待体育学习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4 家庭因素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随后又提出独生子女政策。所以,除农村家庭之外,工人家庭和其他单位的城市家庭基本上每户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要想“赢在起跑线”就必须得从“娃娃抓起”。大部分孩子在完成现有的沉重学习任务后,余暇时间也都被家长安排去学习各种兴趣班。家长对孩子进行盲目教育,对孩子文化课的学习寄予厚望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或是给予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将成绩、分数看的高于一切。学生在童年时候就没有养成体育运动的意识,进入高校后更加竞争激烈,由于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因此协调性较差、身体素质达不到该阶段的预期水平,最终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产生倦怠心理和情绪。
3 结语
应该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德智体美“四育融合”,防止重智育、轻体育,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发生。当前,高校应该努力提高体育工作的实效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师爱岗敬业,时刻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手段。学生自身要明确体育学习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缓解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倦怠心理和倦怠行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国民体质健康,缓解高校学生体育倦怠,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1] 林良章,蒋怀滨.大学生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7(4):427-429.
[2] 王红艳.锻炼自我效能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2010,31(4):110-113.
[3] 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205-223.[4] 夏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77-78.
[5]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E Burnout
Zhao Zhengxi,Huang Bin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college PE classes and the commonly existed PE burnout status and various burnout activities. Fac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ody condition declin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burnout stat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burnout from students themselves, family, college,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illustr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PE burnout; burnout behavior; burnout reasons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体育专项课题“高校学生体育倦怠反思与调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TY033)
赵征希(1991-),男,辽宁本溪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402160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G807.4
A
1005-0256(2017)08-0001-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