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正在进行时

2017-11-27崔铁宁

团结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资源

◎崔铁宁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正在进行时

◎崔铁宁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首先是分类。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范围推进垃圾分类试点起,已经推行16年,其中多有进展,但总体效果仍不尽人意。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其中有关2020年底前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规定,令人关注。在垃圾分类回收管理上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一、垃圾分类是绕不开的主题

我国垃圾产生和堆存量日益增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 (北京市2014、2015年垃圾清运量分别增长了9.3%和7.7%),垃圾堆存量已近80亿吨,垃圾总量位于世界前列。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同时,城镇垃圾处理能力普遍存在缺口,赶不上垃圾增长速度。

垃圾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较大。城市生活垃圾对水环境、空气和土壤都有较严重的污染隐患,且存在长期累积、滞后的生态环境影响。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等。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无法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锰、镉、铅、锌等,处理不当,进入环境中会造成严重污染。相机用的纽扣电池一粒,能使60万方水受到污染。但目前我国处理废旧电池的企业很少,废电池处理率还不到2%。

垃圾蕴含巨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垃圾中的食品垃圾、废纸制品、塑料和包装物等都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如食品、草木可以堆肥;垃圾焚烧可以发电;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我国的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由生活垃圾形成的城市矿山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战略资源。城市矿山的开发也就是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垃圾分类是重要基础。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就是垃圾,分类则是资源。

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一年垃圾中就蕴涵着11亿的产值。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城市矿山。

分类是垃圾减量、资源化和减少污染负荷的必要基础。分类是减量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废弃物的资源价值,降低循环利用和垃圾最终处理成本,并吸引企业介入,培育再生资源产业,实行垃圾分类是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成功的基础。

理论上讲,垃圾中约90%的物质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垃圾通过分类、回收、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可以显著地减少垃圾最终处理量,也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垃圾处理全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同时降低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的投入和成本,既节能减排,也一定程度缓解资源危机。北京目前处理1吨垃圾需要投入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为5亿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厂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处理场需要投入1~2亿元,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需要投入20多亿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垃圾分类长期难以深入推广。本世纪初,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历经十多年的推进,但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到位、各环节衔接不够协调,分类推广一直难以深入。垃圾分类脉络不畅通,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之间不能无缝衔接,也造成垃圾分类难以深入推广。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影响实际效果。目前,前端分类标准不明确统一,中端垃圾清运时常混装运输,末端垃圾处理设施等配套系统无法匹配需求,形成一个个隐形梗阻。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无缝衔接,需要政府、社会与公众形成更强大的环保合力。

垃圾焚烧需要考虑其负面效应。目前各城市普遍采用垃圾焚烧方式替代填埋,但这种方式的负面效应必须考虑。首先投入巨大,且不可持续。相对地,垃圾分类、回收循环体系建设在经济上和资源利用上更加合理;其次垃圾焚烧更浪费能源。有关研究显示,采用资源回收循环的方式可回收比垃圾焚烧高3~4倍的能源;再者,垃圾焚烧产生的毒性很强的灰渣和空气污染物不容忽视,其无害化处理成本很高;第四,垃圾焚烧对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和就业问题无显著贡献。

拾荒大军替代原回收体系问题多多。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以北京为例:1965年,二环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有2000多个。80年代后,其规模严重萎缩,相应地,无组织的自发的8.2万人的拾荒者和技术含量低下的中小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每年从北京 “捡走”9.3亿元,同时还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新的资源。主要回收再生价值较高的纸制品、易拉罐、塑料桶、矿泉水饮料瓶等,回收种类很有限,呈现挣钱的废品多回收、不挣钱的获收益低的无人回收的状况。这虽然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减少18亿元的处理费用,延长了垃圾填埋处理场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民间自发的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他们自身的传染病发病率也较高。

垃圾分类认知方面的困惑。我国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危险废物)垃圾和其他垃圾。具备了初级的垃圾分类标识和垃圾桶装置:可回收垃圾 (蓝色桶),厨余垃圾 (绿色桶),其它垃圾 (灰色桶),危险垃圾 (红色桶)。目前北京的多数社区采用的是蓝、绿、灰三个颜色的桶,危险垃圾回收分类桶在非试点社区还十分少见。但仍存在较大的认知问题。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在一些社区,由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演绎,也是民众普遍参与垃圾分类的主要认知障碍。

厨余、包装等垃圾需大力回收。厨余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6%,包装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20%~30%,其回收设施和措施正在完善和建设中。目前厨余垃圾主要还是针对大中型餐饮业厨余垃圾回收,回收率较低,北京的回收量只占厨余垃圾总量的5%左右。回收厨余垃圾具有诸多好处:具备100%回收的资源条件,可以回收能源、产生生物有机肥,去除生活垃圾中的含水率高、易滋生蚊蝇、细菌、病毒和易产生沼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成分,可以回收利用一半以上的生活垃圾;包装废弃物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商快递业发展后,包装垃圾急剧增长,包装的回收和减量化是垃圾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重要部分。这两部分垃圾的减量对生活垃圾减量是一个巨大贡献,将大大减少垃圾处理的负荷。

三、垃圾分类要注意六个重要方面

1.全民植入核心理念很重要。垃圾分类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而是为了实现资源减量、回收循环、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零废弃”、 “源头减量”的核心思想入脑入心,是指导可持续消费和生活行为的基础和根源所在。 “零废弃”、 “源头减量”的垃圾管理指导思想应成为全民共识,并贯彻到生产和消费的资源减量的教育、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始终。

2.垃圾管理系统能力建设很重要。对垃圾需要分门别类收集处理,对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包装垃圾、纸制品垃圾、电子废弃物、塑料垃圾等各类都要分别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利用体系。实施全物质链的系统化减量管理,推行减量化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消费模式和行为模式。培育再生资源市场机制,废物资源的回收、再生,应该由再生资源产业链带动。减量化系统建设需要梳理整个物质流链条生命周期流程的减量、资源化循环状况,进行识别和补缺,以及废物资源循环产业链条建设。如:发现并弥补资源链缺口,相应的管理链条缺口,以及认识、态度和行为缺口,法规规章的缺口等。

3.循序渐进落实很重要。基于目前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遵规状况,落实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一要循序渐进,分类区域由小到大、由简入繁,由粗到细,逐步完善,然后推动普及,以保证法律规章易于得到遵守和执行。例如,城市垃圾最初可只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前者可用于焚烧发电,后者则只能填埋。然后进一步区分为资源性垃圾,再分类则主要是在可燃垃圾和资源性垃圾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二是基于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垃圾资源从源头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系统地落到实处,实现系统完整运行、系统管控,实施全资源链、产业链管理。即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要从货源、到收运监控、加工生产回收目的地——处理厂,到最终产品都全部落地,并建立运行、监管的机制,而不仅仅是垃圾分类收运而已。

4.落实责任分担制和因地制宜管理很重要。落实责任分担制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出台规章规定市、区 (县)、村政府负责制定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指标,允许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不同的各地可以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包括允许各地方因地制宜自主制定和执行不同类型的分类标准,选择处理方式和设施,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如:为充分调动公众和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建立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的社区回收站,令其具有社区垃圾的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形成社区—物业—垃圾清运处理集团—回收企业垃圾的分级联合服务机制等。从而形成利益相关者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实施全流程链条式管理,并逐步推动流程跟踪单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5.制定和严格执行指标、标准很重要。充分运用资源生产效率、循环利用率以及最终处理量等几大指标进行管理绩效考量。制定严格的排放管理标准,如:垃圾投放地点环境保护标准和最终处置的排放标准等;另外,实行资格许可制。从事废弃物收集、运输、加工处理的企业、设施、重要工具如车辆等,均需向环境部门申请准入资格,获得许可方可投入建设或运营。再则,全流程链条式管理规范标准,便于环境保护部门实施可追溯的全过程监管,也便于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应加强垃圾分类及处理监管。采取行政监管、第三方专业监管和行业协会、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公众监管等形式,对接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督察、检查、抽查、巡查等方法,对垃圾处理行业进行规范监督。

目前现存的无序、自发的回收废旧资源的个体或企业,虽然存在无组织、技术水平低下、缺乏标准规范管理等诸多问题,但是多年来自发形成了一部分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规范,不应该对其简单取缔。应扬长避短,在充分利用和发展已经形成的回收渠道和机制的基础上,对这些个体和机构进行整合、规范,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法规,对他们进行管理,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市场化转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壮大,形成有实力和有效率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下游产业系统。

6.着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环保主题教育很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宣传力度。强化宣传品、招贴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宣传以及垃圾回收处理现场展示,继续加强学校教育及各类有关教育培训活动。环保主题教育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使教育宣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有效。增强环保意识要从认知、态度、行为的转变入手进行深化。目前,市民们已广泛对垃圾分类环保意义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了解,只是认知并不一定和其行为相一致,常常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习惯、从众心理、成效认知薄弱、责任义务意识强度不够等。因此,现阶段应更多从侧重于体验和行为训练,到区域分类行为普及,逐渐形成规范焦点,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来提高主题教育宣传的成效。

(崔铁宁,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教授/责编 张栋)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资源
垃圾去哪了
我给资源分分类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