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高校异地合作办学人文素养培育与文化互动研究

2017-11-26邢千里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校区人文素养

【摘要】高校外迁带来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办学特色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共融,既有效地利用所在地历史文化传统资源,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多样性,也要积极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双赢。

【关键词】异地办学 高校 地方 浙江 人文素养 文化互动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636775)最终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20-02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外迁至城市周边县市甚至更远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整体搬迁,将原来位于城区的校区出售或者置换;二是将部分独立学院进行搬迁分流;三是根据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将部分专业和系部外迁,成立分校区。作为高校外迁比较突出的浙江省,很多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如何有效地与迁入地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互动双赢,取得了一些有建设意义的经验,也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

一、我国近年来高校外迁的历史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很多城市的高校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大学生,另一方面,原来位于城区甚至中心地带的高校却在完善专业设置、扩大学生规模等方面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城市寸土寸金的空间局限和日趋拥挤、喧嚣的现实压力越来越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同时,我国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以高校为代表的优势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较偏远地区虽然也越来越认识到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但苦于人才和资源的不足,迫切希望能够引入大学,促进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再认识,打造文化品牌,带动经济发展,提升整个地区自我造血能力。

高校外迁,正是在当前我国这种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高校从此到彼的空间转移,对于迁出城市和迁入地的文化、经济和教育,以及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多样性、丰富性而言,都有着深刻而长期的影响。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表明,我国高校外迁总的来说是必要的、成功的,但由于不同高校、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情况不同,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高校与地方的文化互动的理念与机制等等,都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二、浙江省外迁高校的历史契机和发展现状

浙江省高校大多数集中在杭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开始积极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早在2001年,“老浙大”的西溪、湖滨和华家池等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就开始改变思路,经过慎重考虑和规划,迁往在当时还是十分偏远和闭塞的杭州城西部塘北地块,成立了浙大紫金港校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浙大紫金港校区已经成为杭州新的教育、科研和经济中心,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到2010年,杭州市逐渐掀起高校外迁的高潮,先后有浙江财经学院(迁往海宁)、浙江传媒学院(迁往桐乡市)、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迁往富阳市)等等。

这些地区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愿望迫切,与谋求做大做强的高校一拍即合。如富阳市(2017年撤市改区)地处杭州西南部,自热与人文景观丰富,公元前221年已置县,是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现代文豪郁达夫的家乡。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就是以贯穿城区的富春江两岸景色为对象创作的。桐乡是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明的重要区域(如罗家角遗址),近现代也诞生了大批的艺术家和社会名人,如清代著名文人吕留良,大作家茅盾、木心,书画家丰子愷、钱君匋,以及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的著名红色摄影师徐肖冰、侯波夫妇等等。

2011年在桐乡市建立分校区的浙江传媒学院,从第一级新生开始,立足分校区五个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当地政府积极接洽,并通过落地的合作方式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习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共融互动上来,让同学们尽快了解迁入地的历史文化,并以参与者、建设者和创造者的身份实现自我价值,树立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较好地实现了专业学习与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的初步目标。依托桐乡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学校先后创建了多个文化品牌和全国赛事。桐乡是“杭白菊”之乡,学校与桐乡市文化局合作,于2012年创办“菊·中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得到了业内和社会的较大反响,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对桐乡这座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大大彰显了桐乡的文化特色,提升了桐乡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学校还与桐乡市文化局及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创办了 “徐肖冰杯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凤鸣大讲堂”、“市民艺术节”、“移动三脚架”等等影响较大的文化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三、问题与思考

在取得很多成果和经验的同时,新的问题和困惑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应对,势必会影响高校自身发展的后劲,也会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大学生的心理预期与高校异地办学的宏观战略之间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文化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

1.外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的理论准备和研究不足。

从全国层面来看,有关高校异地办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准备不足,很多高校未对将要面对的高校与地方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关系做好充分的理论预设;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人才培养与文化互动的各种问题也缺乏必要的总结、梳理和研究。以知网为例,相关的期刊论文不超过8篇,而具体针对高校异地办学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论文则一篇也没有。已知的只有笔者在本课题的前期研究中发表过的两篇论文。理论研究的不足,势必导致问题重复化、表面化,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无法实现质的提升。

2.高校与地方的文化互动流于概念化、形式化。

外迁高校对所在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融合需要一个过程,将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地方的需求进行对接也需要一套合理完整的体系进行支持。同时,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也是一个需要慢慢磨合的过程,不是通过几个热闹的活动就能达到的。而现实的情况是,某些高校在还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沟通和规划的情况下就仓促地上马一些交流、展览、比赛等活动,急于见成绩,出效果,结果往往走向概念化和形式化,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活动热热闹闹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让人多少有些名不副实之感。这在很多外迁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更挫伤了高校师生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热情。

3.高校与地方缺乏人才培养和文化互动的长效机制。

当前,不少高校与地方的文化互动方式往往是一种相对松散的、不定期的形式,经常是一方有了个想法,邀请对方配合,双方临时组建团队、调整时间、仓促上马,对于活动或项目的意义、步骤、实现的目标等等都没有一个宏观的、持续的把控。如有的高校邀请地方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艺人利用兴趣班的形式给大学生上课,传授手工艺的技术和理论。这本来是件好事,学生开始兴趣也很大。但由于在授课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选择及课时安排、考核方式、展示和宣传以及以课程为契机,深入地研究地方历史文化课题的规划等方面缺乏长远考虑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导致这些兴趣班热闹一两次之后往往不了了之。

参考文献:

[1]韩绍欣:《都市高校外迁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邢千里,《我国外迁高校与地方文化生态的互动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25期;

作者简介:

邢千里,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历史学。

猜你喜欢

校区人文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