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打动读者的心灵

2017-11-26张国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莘县施舍牌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98-01

这是一个西方作家们经常喜欢讲的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荣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进他的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个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同情和慷慨的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位诗人,很奇怪的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一致人们忽然对我这样慷慨,给了我这么多东西?”那诗人笑笑,念着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看到它。”

这一个故事,对于我们怎样把作文写好,很有些启发性的东西。

乞丐在牌子上写字,目的无非是想博得路人的注意、同情和施舍。“自幼失明”,这四个字,不能说写得不符合实际,而且也不能说写的不醒目,不概括。但是,他仅仅是用语言对客观情况作了一般的陈述,再没有比客观情况有更多的东西。

可是,诗人所写的句子就不同。当时恰巧是“寒冷的冬天”,人们盼望冬天早日消逝,春天早日到来的心情,可以说是一致的。诗人写到:“春天就要来了……”这一句话,不啻是报春鸟的第一声啼叫,它给生活在寒冬的人们以耳目一新之感,它唤起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美好遐想,它给人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可是,紧接着写的却是:“……可我不能见到它。”是啊,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无法享受到春天一切美好的东西,这该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不幸!对于这样一个“不能见到”春天的人,“我们”难道不应当给予“同情”和“慷慨的施舍”吗?在这里,诗人所写的,同样也是客观的实情,与“自幼失明”一样,毫无虚假、夸张的东西在内,但它却比“自幼失明”多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乞丐自身的主观感情,这一感情,单看乞丐本人或“自幼失明”四字是无法体会出来的;第二层,是感染路人,引起路人产生主观感情的东西,这也是“自幼失明”四字所无法体现出来的。

作文,当然与乞丐的乞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宣传某种主张并希望读者接受等方面来看,它与乞丐牌子上所写的句子,又有着相类的作用。如果咱们写的作文,与乞丐原先写在牌子上的“自幼失明”四个字一样,并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样的作文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作文,要学会打动读者的心灵,首先要尊重事实,如实地反映情况。那些虚假的空话、大话,不可能产生如此的效果,就如有些蹩脚的广告吹嘘什么“全球第一”只能使人嗤之以鼻一样。但必须注意选择写作材料,要学会发掘和选取那些能打动读者心灵的人和事为写作材料,而不能信笔所至,想到什么写什么,要精心加工写作材料,有了好的写作素材并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还要对素材进行适当剪裁,巧妙组合,准确提炼。对于“事实”要有所取舍,要学会选择。你不说,人家也知道,或者你说了,人家也未必懂的东西,以不写为好。事实,一定要针对“读者心理”,写读者想看、要看,而不是引不起读者兴趣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那也必须注意写出一个“情”字,即在写事实时要渗透着作者所特有的(如那个盲乞丐,又与一般的乞丐不一样的)“情”,而且这个“情”又能唤起读者的“情”,即在“言之有物”的同时,要注意“动之以情”;否则,也不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要打动读者的心灵,还要在写作时研究读者的心理,花大力气想一想怎样才能“抓”住或“勾”住读者,而不应当一般性的就题论题。在心理學上,这叫“共情”,共情也是一种能力,写作亦是和一个人谈心,有的人对别人的感受如同身受,有的人只是冷冰冰的就事论事,文章虽然用文字写成,但是好的文章并不拘泥于文字,而是文字背后“感同身受的传达”,所以我们在作文时,拿到了题目,在动笔之前,就不妨先从读者的角度想一想,而不是单从作者的角度想;想一想如果我是一个读者,我希望从这个题目的文章中得到些什么,我最讨厌……这样,当你动笔时,“打动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张国奎,男,山东省聊城人,2005年毕业于聊城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本科,现任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曾获“聊城市优秀青年教师”、“聊城市优秀团委书记”、“莘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莘县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发表论文数篇。

猜你喜欢

莘县施舍牌子
嗟来之食
Never Give Up Dreams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感雾(外两首)
清除无形的牌子才能保证真正减负
New Neighbour 新邻居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没听过的牌子才值得follw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The Ci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