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特征,课堂美好相遇
2017-11-26蔡秀华
蔡秀华
【摘要】诗歌的艺术特征在于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语言和情趣,而诗歌课堂的教学,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把握文体特征,找准学生位置,理清教学要点,才能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讓学生和文本产生链接,从而实现深层意义上的诗歌意境与意象审美的教学。
【关键词】文体特征 学生位置 情感意象 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5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鉴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体裁文章规律,进行分析结构,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诗歌特征
诗歌是高度概括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歌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简言之,诗歌的艺术特征是: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语言和情趣。以诗歌《种子的梦》为例。
这篇诗歌每行诗的末尾是“纪、地、底、里、息……”等,不难发现,全诗押i韵。诗歌音韵突出。
这篇诗歌写的是:在一个冰冷的世纪,种子藏身在泥土中,潜身在海底,憩睡在母亲怀里,积攒着力气,梦想着自己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坚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坚毅不屈的灵魂。诗歌情感强烈。
然而,对于本诗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表层的意思和情感上,而应深入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文革时期。文革中,本诗作者柯岩被戴上了“修正主义黑苗子”、“反动权威”等九顶帽子,被关进牛棚。可她没有屈服,因为她坚信冰冷的世纪总会过去,“土层的压力”总会被冲破。就是诗人柯岩的梦、理想与信念。诗歌意象明显。
2.找准学生位置,理清教学要点
《种子的梦》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五年级,属高段教学,针对该段阅读目标在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诗歌学习基础。因此,“押韵”可作为学习文本的要点,但不作为重点。
诗歌教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感受体验诗歌的情感。因此,本首诗歌的重点,就是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种子的坚强不屈、迎难而上、乐观向上”。本首诗歌的时代背景是文革,这一时期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了解。时代背景的缺失,使得难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诗歌意义符号的深层含义。因此,如何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意象,应该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诗歌教学的第二目的在于:用适当的语言表述诗歌中饱含的情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表达欲望强烈。我们应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因此,“当小诗人”写诗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之一。但学生能不能借物抒情,让诗具有画面美是写诗的难点。
3.善用教学法,让课堂与美好相遇
3.1 运用默读,发现音韵美
依据五年级生的特点,在已有的、对音律的基础了解上,笔者将“默读”环节巧妙地设计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默读诗歌时,观察诗歌的末尾,在读中发现音韵。在“发现”中,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感知力与兴趣点。
3.2 批注分享,读悟情感美
抓住重点词句等进行批注,学生在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并练习。因此,在五年级段的教学中,笔者将学习重点设计为“写心得笔记”。心得笔记,其实是对批注笔记的一个提高。在这堂课中,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自读批注: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的?从学生的汇报中,不难看出他们在“种子”上感受到的不屈精神,极为深刻。
情感积蓄的基础上,设计加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用读再次抒发感悟。
3.3 结合背景,理解意象美
在教学中,学生感悟种子精神之后,笔者追问:“1、2小节可否去掉?”有学生说,”不能去掉,1、2小节是在写种子身处的环境是‘冰冷冰冷的世纪”;有的学生说,“1、2小节是在写种子有梦,点题”。再追问:“‘冰冷冰冷的世纪是指什么?”学生答“冬天”。教师的适时引导,如“诗歌饱含诗人情感。诗人写作是有时代背景的。”再结合诗歌背景,引入作家柯岩的相关经历,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理解意象美。
在如此引导下,我们的学生也学会创作意向。如,有学生写《梦》:我愿变成一条鱼,在广阔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忘记所有的烦恼!
总而言之,只有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特征,巧妙借助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让学生和文本产生链接,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和教师深入对话,在课堂与作者心灵来一场美好的相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