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据于德,游于艺

2017-11-26陈传席

艺术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术界何香凝博士论文

□陈传席

据于德,游于艺

□陈传席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可志,德可据,仁可依,唯艺不可依据,仅可游之而已。这就规定了古代士人,不可以艺为终身之专业,但又不可不知艺。

陈姗是才女,勤敏好学,细心认真,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绘画艺术和美术史、美学理论,但她不是那种只知道学习绘画技术和啃教科书的学生。她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引经据典,谈吐如云。可以说,在女生当中,她的知识面和文学修养都是非常广博和出色的,尤其在艺术系的学生当中,更属于知识面比较广泛的。

陈姗 《陌枝菡》 46×68厘米

陈姗 《觅诗菡》 46×68厘米

我曾经讲过,我招收博士研究生有三个标准:一是能够看书,二是能够写文章,三是能够在美术界打响。第一个和第二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关键是看书怎么看能够深入文章的精髓?文章怎么写能够表现自己的思想?能够自己看书和写文章是一种能力,一种基本的研究能力,而能够在美术界崭露头角则需要天赋和苦功。现在看来,看书著文对才女陈姗而言当然是不在话下,而她的素质和潜质也决定她并非等闲之辈。她的许多观点和文章都经得起推敲,其文辞尤其典雅华丽,部分应能够传世。

陈姗的画也清丽有格,她多绘工笔。一般来说,工笔容易入俗,但陈姗的画却很雅致温文,而且意境出尘,绘画语言和作品风貌别致不群。这和她读书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画人不可无文,很多时候画作是画者的精神写照,人粗则画俗,人雅则画清,陈姗的画是清雅温文的,还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耐人寻味。她画画很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表现轮回、人性,她的画充满禅意,又有女性绘画的温情和柔和,还表现出佛教徒的自在与慈悲。陈姗对我说:“她学佛发的愿是自身修清净相,令众生见她生欢喜心。”我看她的画格也是如此,画面有一股清气、雅气、静气,让人见到生欢喜心。

更让我吃惊的是,陈姗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在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之前,她曾寄来很多她的论文和资料,里面有许多她写的古诗和古文,境界翩然,格调高雅,皆清丽可喜。我曾疑心非她所能,当面出题限韵,以辨真赝,她应声而出,指物立就。三国时的曹植,号称八斗才,曹丕出题后,曹植走了七步才写出诗来,而陈姗是不假思索,一步都不用踱。我有时用手机发诗文给她,命她和诗,诗刚发出,她的和诗就发回来了,才思敏捷超乎想象。

陈姗对中国历代女诗人、女文人、女画家、女政治家等都特别熟悉,而她也是一个早慧的学生,她考上我的博士研究生时,才24岁。我问她准备研究哪方面的内容,她说要研究女性绘画,并且青睐于民国女杰何香凝。我就赞成:“何香凝绘画堪为博士论文。”并且勉励她:“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天赋和基础当然是好的,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而她也不负师嘱,洒然成书。

为了撰写研究何香凝绘画的博士论文,她先编撰了《何香凝年谱》。她的博士论文写得很厚重、很出色,获得了答辩委员会全体教授的一致好评。获得博士学位后,她重新整理、充实了《何香凝年谱》一书,这是何香凝女史的第一本年谱,力求内容翔实、资料准确、评价客观,除了何香凝的革命经历外,特别注意到她的绘画经历和艺术成就。

此外,陈姗对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和王诜的研究专著也在整理待版中。作为导师,我期冀陈姗在著述和绘画方面走得更好更远,多出一些好的作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陈姗 《花非花》 45.5×38厘米

陈姗 《梵萃菡》 55×40厘米

猜你喜欢

美术界何香凝博士论文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闫国庆作品选
流水高山写新图
——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何香凝
论胡也佛的绘画市场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国家图书馆如何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