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观下医学类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分析①
2017-11-26李玢慧
李玢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终身体育观下医学类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分析①
李玢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学校篮球运动,特别在医学类院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打篮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此回归体育为人服务的本质与初衷。本文将从终身体育观出发,探讨了终身体育观下医学类院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医学类院校的体育教学的水平。
终身体育观 医学类院校 篮球教学 措施
如今,大多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都单调统一,而且教学内容千篇一律,体育课程活动的开设也相对较少,没有将课内和课外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导致体育教育也落入填鸭式教学模式,而不是互动式、参与式教学。
随着教育的进步,医学类院校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传授医学知识,更进一步的,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可持续性教学。终身体育正是实现可持续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要求学生们坚持接受体育观念的熏陶和教育,不断进行体育锻炼和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强烈要求学生能够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理论和相关的技能常识,在此基础上,贯彻落实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1 篮球运动式培养分析
1.1 篮球的运动形式具有群体性优势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历来是一项群体性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如今,作为一门体育课程之一,能让学生在长时间地医学实验后得到有效的放松并增加群体合作的热情。如果加以适当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篮球运动习惯,在校园期间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以更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医学。
1.2 篮球运动具有易开展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如攀岩、撑杆跳高、高空跳伞,打篮球对活动场所的要求并不高,不像其他体育活动,例如:足球、网球等需要特定的场地安排,而篮球只需要一个投篮筐即可,这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在开展运动的条件上更为简易。
1.3 篮球的运动形式具有娱乐性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越来越重视,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发展状况,并且能够李用自己空余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许多人在参加运动的时候,都不太会关心活动的竞技水平,主要侧重于锻炼身体,达到养身和娱乐的目的。打篮球是学生都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学生普遍都喜欢打篮球,不仅仅因为打篮球好玩具有非常强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篮球的运动形式更高让学生接受。篮球是家喻户晓的体育锻炼形式,现在不仅男生喜欢打篮球,更多的女生也在慢慢地融入篮球圈子,让打篮球成为大众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具有将强的休闲娱乐性。
2 医学类院校在贯彻落实终身体育观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活动引导力不够
课外体育活动室在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但是,一直以来,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利用体育课锻炼的时间也相对较少,而且缺乏相应的活动引导力,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完全处于自由散乱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对终身体育观念的贯彻落实。相较其他的课程而言,医学课程内容相对庞杂,这一方面导致了学生花费在学习和实验的时间相对较长,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医学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课程,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相对单一,在课程内容上,存在较浓厚的竞争色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发展客观规律。
2.2 学校体育课程缺乏相关的硬件设施
体育锻炼包括了多种形式,如跳绳,鞍马,前滚翻,跑步,乒乓球、网球、篮球等,这些类型的运动综合起来不仅需要较大的场地也需要有合适的配套设施。然而,与综合类院校相比,医学类院校的场地与设施相对缺乏,体育课程对场地的要求较大,需要有足够的场所能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还需要大量的运动形式,提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能够满足因各自差异带来的需求不同的问题。所以,大部分体育活动都因为场地、活动形式、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而导致学校的体育课程不能顺利的开展,导致了终身体育的教育过程相脱节
2.3 重视程度不高,意识不够
一般来说,医学院校的学生具有专业性,而且专业性很强,对很多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非常强的规划和目标性,所以,很多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重,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术技能来支持。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重视,导致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多,并且相关的体育教育者在这方面的教育也不够,认识也不够清楚,没有把终身体育教育观念课学校的体育课相结合,导致两者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各个环节贯彻力度不够,并认为体育锻炼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没有从根本上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所以说,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育这方面的认识,深入体育教育改革。
3 医学院校塑造学生体育健康观的基本措施
3.1 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力度
很多的医学院校的课程教育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调查学生在体育当面的需求,研究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本质以及他们的教学特点。例如学习临床学的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也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和长时间的实习时间,因此他们的在校期间的体育需求一般较大;学习护理学的学生在校期间相对轻松,但上岗之后也需经常上晚班,这很熬夜伤身体,因此护理学的学生应进行适当的锻炼,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从而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逐渐完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努力构建公共体育课程方案,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3.2 完善体育俱乐部运行体系,提高学生活动时间
当前,“运动不足”“肌肉饥饿”等健康问题常出现在学生身上,因此体育内容的改革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需求来采取多元化的改革。同时,要合理科学地将课程结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运行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帮助学生能够转变以往惰性的生活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不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热情,充分利用活动时间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3.3 积极参加相关的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的讲授是医学院校的独有特色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资源优势,例如:采用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养生方式、现代新方式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等。体育理论课有很多的优势,不仅能够方便相关方面的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还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最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体育保健的方法以及中华传统的养生理论。在当代的医学理论体系中,预防和康复慢慢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很多医学渐渐地接受利用运动的形式来进行预防和康复。
3.4 积极完善相关项目和场所
第一,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应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同时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其次,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体育教学项目和内容,如地域差异、气候特点、场馆设施等,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最后,文化与体育应相结合起来,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要,设置合理化的锻炼健身项目,使校园体育便利化,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4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体育建设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利用体育活动来锻炼的意识也在逐步得到重视。培养医学院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从传统教育观念慢慢地转变,体育课程的逐渐丰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来看,这将有利于教育事业取得长远效益。
[1]肖战勇.浅谈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8):73-74.
[2]张炜.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141.
[3]龙游,曹燕.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思路探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86.
[4]姚天魁,张骏,丁丽萍,等.21世纪前十年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7):124-128.
[5]张旭,韩玮.“多元反馈教学法”对篮球教学改革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2(5):50-51.
G841
A
2095-2813(2017)09(b)-01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61
李玢慧(1991,1—),女,汉族,北京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