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完善路径探析①
2017-11-26王静
王静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 300180)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完善路径探析①
王静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 300180)
中职院校在我国的体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对人才的培养做出重大贡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越发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中职院校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其体育教学提出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仍处于不乐观的落后程度,在现代化新课程教育环境下进展困难。因此,在如今体育教育越发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国家与中职院校应积极改善体育教学的方法及理念,提升学生体育能力与体育意识。本文旨在根据体育的特性,在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找出传统体育教学的问题并进行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
新课程改革 中职教育 体育教学
1 中职学校概念及新课程改革背景
1.1 我国中职学校概念
中职院校由于其教育定位的特殊性,在近年来大力开展主张的教学课程改革中成为主要的改革地点与改革目标,中职院校为满足国家教育培养的专业性人才需求,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不断转变理念。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主要以初中及高中学业等级为主要学历,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学习程度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从这种特点出发,中职院校重点以培养学生技术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对的,中职院校在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锻炼中相对匮乏,内容枯燥,器材欠缺,很难达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效果,基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体育专业技术上考虑,我国的中职院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理念灌输,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原则
我国中职体育的教学理念主要在于学生从懵懂到熟练的过程,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在教育过程中,我国中职体育主要秉承着几点教育原则:第一,保持教学策略与实际教学特点的一致性,并尽量满足课程所需的器材,场地要求及教学内容要求,及实际性原则。第二,依照学生的心理需求及身体发展需求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要求,并制定符合学生当下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适应性原则。第三,以学生为出发点,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和谐互动,及互动性原则。以这三点原则为中心,促进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而从实际角度出发看待现代体育教育,我国并未真正实现其教育原则中的高效率与高互动的课堂氛围,侧面反映出我国体育教育的革新需要。
1.3 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我国在体育新课标中针对中职教育有着明文指示:体育在职业学校中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为中心,同时以“健康第一”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发展体育教育,引领院校与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做到综合性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不断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职体育教育的培养也必须顺应其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由于中职学生的身体体格多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心理状态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如何改变传统的落后教学理念,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落实新课程的改革安排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1.4 中职体育教育在新课程展开下的意义
从学生特点的角度分析,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初高中阶段,独立意识与逆反心理较强,且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鲜明的性格特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中职体育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的体能锻炼,更是能通过分组与团队作业培养其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锻炼,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毅力,适应今后的社会需求。
2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社会与学校对体育教育缺乏重视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在社会与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由于我国体育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仍差强人意,许多中职院校仍把中心仅仅放在学生的技术积累与知识技能掌握,甚至于牺牲学生的体育教育来达到技术的提升。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环境中的地位处于下风,学校与学生也都将体育教育归类于可有可无的教学类型,对体育教育缺乏重视。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中大多数公民认为体育课程是对学生专业与知识学习的时间阻碍,大多数人对体育教育的认知有偏差,导致中职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仍处于发展艰难的境界。这种缺乏重视度的态度造成了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缓慢,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降低,无法达到原先的教学内容目标。
2.2 教学内容单一乏味
体育活动的形式与运动途径多种多样,但在我国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活跃度并不高,体育教育的缺席率也往往高于其他专业。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乏味单一,运动率低且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热身运动,广播体操的学习,且长期重复此教育方式与简单动作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无法取得收获,无法做到真正的锻炼效果,教学内容过于机械化,使得学生产生厌烦与逆反情绪,更不用提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高标准要求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其课程理念明确了学生需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现实情况中,中职院校也仅在课程设置上展现了体育知识与技术方式的多样化,尽管教师遵循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进行安排,但整体的流程过于形式化,活动缺少新意,并未真正向学生传达出体育的理念,也未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其结果导致学生的特长无法发挥,运动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效率下降与教育质量的下降。
2.3 师资力量与场地环境的匮乏
由于中国教育制度历来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与关注较少,导致大多学校在初期建设中忽视了体育场地的建设,专业类的体育活动场所匮乏,学生仅能在操场进行基础的体育活动,以至于无法开拓与引导学生体育素质的进步,对体育器材与体育项目无法进一步了解,更无法进行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国因长时间限制体育教育与体育课程的纵向开展,使得在传统教育渲染下成长的教师缺乏体育精神,无量也无质。在新课标改革的实施后,大多体育教师都无法跟进教育改革的变化,由于教师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得整个体育课堂大多散漫且无效率。在此,就需要中职院校的教师提高自身的体育教育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摒弃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糟粕思维,真正实现体育教学中的活跃性与有效性。
2.4 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兴趣有待提高
以目前现状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体育教育大多表现为消极,冷漠的态度,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了解不够全面,甚至产生错误的体育教育认知偏差,对体育活动缺乏积极性,对老师的指导不甚配合,以至于新课程体育改革陷入困境。
新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健康为主导,促使学生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目前中职院校的体育特长生仍处于极少数状态,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与知识水平不高,并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使得中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活动有限,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意识缺乏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体育教育的弊端。
3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改善策略
3.1 以学生为中心,更改教学理念
我国中职体育的教育受到传统滞后观念的束缚,若想实现体育教学的转变,提高体育的关注度与积极性,学校与社会应更改错误传统的体育认知,并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因材施教,加深课堂的开放性性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由于体育课程属于中职学校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学校应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由指挥性的强制命令学生转变为互动性的引导学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作用的教学观念促进体育课堂的发展,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导性创造条件。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体育教育中的“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抛弃单纯以课件为基础的教育方式理念,而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在体育技术与素质上的发展。
3.2 创新教学模式,完善丰富教学内容
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导致我国体育课程发展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与教师需不断更新改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需求与特征进行教学组织安排,并真正做到实践性,互动性,运动型的体育课堂模式。如在篮球运动的讲解中,教师需根据男女生身体特征的不同性,制定不同的目标与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的不积极情绪可采用“比赛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错误。
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趋向于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指导,以及体育课堂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不能一味追求竞技体育的训练。教师需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并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与健康意识。
3.3 改善教育环境,提升师资力量
由于我国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良莠不齐,并缺少优秀的师资资源,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资力量的提升与教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主要内容之一。院校需定期为教师实行培训,并建立良好的互通概念,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与道德素质,并对现代化教育制度与现代化教育设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与变通性。
另外,良好的教育体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现代化设置做支撑,在网络信息教学与媒体化教学越发成熟的现代社会,体育教育也应结合视频,音像等多种形式概念进行辅助教学,较少教师在理论教学时的枯燥程度,提升学生兴趣,并更能规范学生在运动时的动作。在资金方面,国家需给予体育改革建设一定支持,并投入相关的设施建设与新型体育资源的购入,加强我国体育教育的外部环境与资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我国体育教育的落后乏味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仅限制于公共设施与院校本身,其学生的不注重与社会的错误认识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中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政府需给予体育改革一定的支持,院校也需配合改革需求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而学生也需转变体育课堂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到体育课程的发展完善,做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许镇安.活用项目教学法创新体育教学——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5(3):43-45.
[2]韩树波.浅谈中职体育分享教学组织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73-75.
[3]张军旗.引入休闲文化元素改善中职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7(1):88-89.
G807.3
A
2095-2813(2017)09(b)-01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49
王静(1983,3—),女,汉族,天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