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26国网河南电力公司社旗供电公司河南南阳473300

商业会计 2017年19期
关键词:供电资产部门

(国网河南电力公司社旗供电公司 河南南阳473300)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20条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表述了资产的基本特征。对于供电企业来讲,资产也是企业开展生产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做好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供电企业的资产从形态上也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而在有形资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固定资产。

一、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概述

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行为规范的供电服务,并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的企业。

(一)企业资产管理的界定

企业资产管理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等为目标,以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管理化和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相关资源与资产活动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从而降低资产维护成本、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资产管理既包括对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管理,也包括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应用

良好有效的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保证生产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资产密集型产业的供电企业其拥有的资产具有资产庞大、地域分散、发展迅速等特点,这些资产所呈现出的特点更加显示了良好的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此外,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提升资产标准化、精益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给予了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大力的支持。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使得资产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目前供电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匹配

实际资产是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所占有的资产数量,账面资产是一个会计概念,是登记在账本之上的企业所占有资产的数量。一般来说,这两种形式资产的数量应该是相吻合的,即使出现不相符的情况,资产管理人员也能清楚了解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从而及时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由于供电企业资产密集这一特性,导致了对于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难度加大,出现了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匹配的情况,对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数量、库存及流动情况不甚了解,甚至“一企多账”,使得供电企业无法确定数据的真实性,对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各职能部门的机械性管理导致成本增加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供电企业在对资产管理时主要包括对资产规划、资产设计、资产运行和维护、资产回收等环节的管理,从传统的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模式来看这些环节的管理分属于供电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部门职能的差异从而导致各部门都以本部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有时甚至会出现损害其他部门利益的情况,缺乏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这就导致了供电企业部门职能严重失调,加大了企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增加了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难度。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资产流失

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企业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降低企业的成本负担。然而,目前在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旧较低,企业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共享,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资产管理数据难以统一,资产管理信息无法共享,这必然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给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此外,供电企业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使得各部门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资产管理,也就没能起到对企业整体资产管理的风险做出统一准确提示的作用。

(四)现代财务管理工具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表现不突出

当前,供电企业特别是基层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仍还在采用传统的资产卡片管理、责任人交接使用管理等,对于采购流程、报废处置、使用效率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没有对资产管理使用一些科学的分析工具进行管理,往往处于事后管理的被动状态。即使在当前供电系统中引入了一些管理工具,如OA、ERP系统,但是对于资产管理相关模块的设计也不是很实用,比较侧重于流程管理,对于反映资产使用状况、回报率等都不是很全面。

三、进一步加强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对供电企业资产进行量化管理

资产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充足的资产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永久性的动力,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资产数量庞大导致资产管理出现一些偏差,具体表现为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匹配,这种情况也多出现在资产密集型的供电企业中,给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匹配的问题,优化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相符的原因,及时了解资产去向,避免坏账的出现,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其次,要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进行精确的量化管理,清楚地了解企业资产的具体库存、主要成本以及流动情况,由资产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盘查,及时编制出相对应的资产明细表,及时对账目的变动做出处理。最后,设立一个对企业账目进行监督的监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会计行为及职责进行监督,规范资产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二)加强供电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运用范围

供电企业由于资产庞大这一特点使得企业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的各个方面,这些环节同时分属于供电企业中的不同部门管理,为了避免因沟通和协调出现的加大企业成本负担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积极加强供电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促使各部门树立起全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避免各自为政。此外,供电企业应协调好各部门职能范围的运用,在明确部门分工、做好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关注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实现部门之间的双赢局面,进而促使供电企业做好各个资金管理环节的管控,提高供电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例如,由财务部门和仓管部门同时对新购入的资产进行登记和存放以明确资产情况;由设备维修部门对超期服役的资产进行维修和检查以确定该设备是否可以继续运转,如可以尽量延长服役期限,而对于那些不能继续服役的设备及时报备给财务和仓管部门进行设备的清理。

(三)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企业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降低企业的成本负担。目前由于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造成了企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供电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各部门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资产管理,避免各部门“另起炉灶,各自为政”。从宏观上对企业的资产信息进行掌控,提高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信息基础并对资产管理信息做出统一的警示,降低资产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促进现代财务管理工具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当前管理会计建设在我国的大力推进,供电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从观念到方法都应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现代财务管理工具来完善这项任务,从而切实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一方面,在传统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完善。如对于资产的请购与采购,要杜绝“走过场”的情况,对于大型的资产购置,要充分通过可行性研究,民主决策。尽量将管理贯穿于资产的全部环节。另一方面,深入开发OA、ERP以及财务软件等系统的相关模块,不但要管好资产的“入口”,更要侧重资产的费效比分析,对于使用资产产生的利益流入,要能够弥补资产本身的折旧与耗费,同时还要考虑部分资产使用对于环境、安全使用可能的风险与潜在成本。只有树立科学的理念并借助合理的工具,才能充分认识、分析资产的功能,发挥财务支撑决策的根本目的。

四、改进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展望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等为目标,以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管理化和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相关资源与资产活动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的管理过程,这一管理系统的实施不仅降低了供电企业资产维护的成本,提高了资产的使用率,同时还增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内外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对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管理在供电企业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此外,由于当下我国的供电企业提出了提质增效的概念,这就更加需要供电企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克服这些弊端,使资产管理能够在供电企业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提升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供电资产部门
大型建筑照明末端线路供电距离问题探讨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报告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关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