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幼儿礼仪教育
2017-11-25张洁
张洁
【摘 要】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每听到孩子们用那稚嫩的童音读《弟子规》的时候,内心总会产生一种难得的静谧和祥和。
2013至2014学年,我们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幼儿园积极响应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活动的开展,开设了学校重点课题《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研究》。作为一线带班教师兼教学组长的我,积极带头加入课题活动的开展,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一、在环境中渗透,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
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孩子。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行为学习的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子礼仪工作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在游戏中渗透,幼儿轻松运用礼仪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如:在区域中我们开展娃娃家“我是小客人”,首先在活动前我们让幼儿知道到别人家做客时应轻轻敲门,并学说简单的礼貌用语,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并学会怎么样招待客人,娃娃家中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去的对话,让幼儿不知不觉轻松学会了。使幼儿很快融入角色中,并自觉地就会需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的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让孩子们真正地养成良好习惯。
三、创设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
(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渗透礼仪教育内容
“一日之计在于晨”,从2013年10月开始,我们设置了“文明小天使”晨间接待的工作,每天早上由保安、值日教师、八位大班的小朋友整齐地站在幼儿园门口,面带微笑地向来园的小朋友、家长们问好。自这个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家长们热烈回应孩子们问候的同时,也给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无形之中,文明礼仪的氛围越来越浓,这种方式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每天的晨间早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许多家长在送完孩子后并不急着离去,而是留在楼上或者操場,只为了看看孩子们的精彩早操表演,我们也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的各班的早操和全园体操等活动中,成为家长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及实践活动
我园倡导“文明礼仪,教师先行”,努力把“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养正品行,终身受益”的理念转化为老师自觉的行动,让老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在理论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后,我们及时开展“礼仪我先行”的全园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包括“文明礼仪教学观摩”和“国学活动教学观摩”两个内容。通过教学观摩活动的展开,发现我园教师能较好地把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情境表演、布置场景、角色扮演、小组互换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选材新颖、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是这两次观摩活动最突出的特点。看到我园教师的飞速成长,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仪丰富多彩,教师们结合一年中各个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结合“春节”、“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 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对约略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同伴等感恩教育,教育幼儿不忘故人及伟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实施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家园共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国学活动《弟子规》的开展,更为增进家园联系起到良好的推动全作用,各班的教育内容以周计划形式呈现给家长,每周、每月都有不同的礼仪教育内容,家长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可以了解近期的礼仪教育内容,为配合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邀请著名幼教专家来园,对家长进行《构建和谐社会 塑造品德教育》和《国学教育》的文明礼仪专题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和要注意的问题。另外,教师们通过“家长园地”、家访、电话、QQ、微信、家园网站等多种方式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幼儿家长的要求,做到有问题及时家长沟通、解决,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结合家庭,礼仪教育保持性
家庭教育的配合是幼儿形成良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园不能共育,那幼儿园的教育就不能及时巩固,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现象。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实行家园共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孩子就像一棵棵幼苗,要培养他们、教育他们,就要有耐心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为了孩子将来有良好的礼仪习惯,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从娃娃抓起,最终使他们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高素质的人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所有从事学前教育的同仁们,都以这首孟郊的《游子呤》为座右铭,以更直观、更有效的方式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传输给下一代,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良好的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来成长为对祖国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人。
参考文献:
[1]孙云晓,邹泓主编.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
[2]沈亚娟,多途径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
[3]俞淼.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华章,2008.
[4]孙云晓、邹泓主编的《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