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7-11-25李锦林
李锦林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中教师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有形象化与生动化的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作用;原则;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认知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一、情境教学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要用于生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使学生感到数学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情境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并以其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周围学生的情感和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运行。
(三)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包括提问题的能力。经常性的情境教学,能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只要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探索活动才能是主动的,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情境教学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要具有有效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不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情境的有效性体现在明确的目的性,参与的全体性等方面。
(二)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生活,要具有真实性。联系实际生活,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具有探索性。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所以有效的教学情境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突现学生的个体地位与作用,使得教学更具有效性。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然而,学生毕竟还是孩子,由于受到年龄因素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自发地去探索。如果没有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乃至目标,学生的探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四)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针对性。一是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據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二是创设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研究表明,认识兴趣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密切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做到:一要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
(五)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要具有适度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越多越好,一节课创设几个或十几个情境,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关注的只是活动的本身,不是学习的内容,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较为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中来,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是否要创设情境、是否要用教材上的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考虑,来设计教学过程。
三、情境教学创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所谓故事情境,就是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激发学习动机。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有一定具体物象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
(三)创设竞争情境。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智谋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兴趣。
(四)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五)创设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游戏是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达到寓教育为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广德.如何运用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2009年03期
[2]李艳霞.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7期
[3]赵华.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