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7-11-25韦玉秋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

韦玉秋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教师应该对这一模式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环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重视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将多方位教学形式与针对性教学形式相结合,同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20

探究式教学,即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讨论等系列行为的一种教学形式,旨在鼓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探索和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探究性”本身便是生物学科的基本属性,相关实验以及基本定义的由来,皆离不开相关学者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探究教学”也是对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改理念的一种贴合。这便要求相关教师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并愿意对其展开实践。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重视实验教学,把握探究环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方位教学与针对性教学形式的结合、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出发,对当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初步探析。

一、重视实验教学,把握探究环节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生物学科“探究性”特质的主要平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忽视生物实验的教学态度,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在其中进行思考探究。

一方面,教师应该深刻把握相关实验的类别以及要求。初中生物的操作实验有十余个,包括观察植物细胞、膝跳反射以及饲养观察蚯蚓等等。教师应该把握好此类实验的探究目的和要求,比如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显微镜、了解相关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等等,进而使得学生具备探究的方向和基础。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科学流程。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物的探究教學包括课前准备、情境创设以及总结梳理三项大致步骤。以相关的探究实验为例,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确定实验器材、搜集背景资料;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探究情境,即确定探究问题,理清实验细节;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性的发言和报告,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如此,可以为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提供思路借鉴,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来促使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是实现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比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由浅入深地提问:“光合作用能产生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生需要什么原料和条件?”“如果把绿叶比作‘工厂,那么它的‘车间和‘机器分别是什么?”——如此便能在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方向。此外,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探索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比如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分别用“完整新鲜蚕豆”“虫蛀蚕豆”“剪去胚芽的蚕豆”“具有休眠体征的蚕豆”来进行实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思考探究。

三、培养探究精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生物探究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从内在因素等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和动力。

一方面,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将生物探究付诸实践。这便是说,相关教师应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处处探究,随时探究”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就身边的植物园、花圃甚至家中的盆栽进行探究,观察此类小型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探究意识。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初中生物的探究教学,深层次下其实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体系的一种锻炼,因此,相关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实现自身角色由“灌输者”向“启发者”的转换,鼓励学生个体或群体进行积极的思考讨论,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多方位教学与针对性教学形式的结合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将多方位教学以及针对性教学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关注诸多教学要素的同时,制定出针对初中生群体特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多方位学习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项单一过程,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相关能力比如资料查阅、文献检索、信息收集和处理以及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关注和有意识的训练,进而为学生生物探究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质。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被动接受式”教育转变为中学的“启发思考”性教育的过渡阶段,他们往往好奇好动、充满探究欲望,同时也可能自控能力稍差,耐挫力不足。这便要求相关教师把控好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难易程度,在带给学生探究空间的同时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服务于教学进程的同时不失趣味化元素和吸引力。

五、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把控和引导。相关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活动进程以及活动需求进行及时的关注和跟进。

比如,部分学生在生物探究的过程中遭遇障碍和瓶颈,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疏通和引导;部分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提醒和鼓励;部分小组探究方向偏离,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生物探究活动的总结环节,也是体现教师引导和调控作用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扮演好“总结人”和“评论员”的角色,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撑。

总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既是对生物学科基本属性的一种贴合,也是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所进行的一场教学实践。它要求教师在自身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进行平衡,通过实验教学和问题设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初中学生心里特质的把握以及相关教学要素的全面关注,来实现探究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成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探究习惯的养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