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加快高校内涵建设
2017-11-25徐凤兰
徐凤兰
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加快高校内涵建设
徐凤兰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等院校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由此赋予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高校党员教师先锋作用的发挥,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
高校 教师 党员 先锋作用
一、前言
高校党员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应该比普通教师在思想、品德、学业、作风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更大的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党员教师是教书育人使命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对高校内涵建设起着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二、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在高校内涵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履行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高校党组织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它的先进性上。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而教师所占比重大,它又是先进技术和优良文化的主要弘扬者和传播者。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体现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专业文化上,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上,只有将这诸多方面的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党的先进性才得到了统一,才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优良学风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历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风是学习主体崇尚的一种较稳定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氛围境界的综合,它对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同时,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管理水平及师生的素质状况,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发挥先锋作用的党员就是一盏明灯,就是一面旗帜,党员教师在各方面发挥好先锋作用,做到思想先进,专业素质高,工作积极,作风优良,就能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就能影响广大师生共同进步,塑造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伟大任务,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要胜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首先要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加快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是每个党员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党员教师应该时时刻刻走在群众的前列,把建设和谐校园与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生活中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那就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了。建设和谐校园,党员教师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三、发挥先锋作用的党员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灵魂,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认真研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跟党走,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勤奋学习,热情工作,才能绽放教师特有的光芒,才能做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促进高校内涵建设。
(二)高尚的道德品质
共产党员应该时刻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人们常说教师像蜡烛,像园丁,像人梯,像铺路石,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应该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就要求党员教师凝心聚力,倾情奉献。应该把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公平地奉献给每一位学生,小心呵护师生纯真的感情,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必须自觉培养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提高以学生为核心的精神追求境界,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使学校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三)精尖的专业素质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什么影响?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是指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要求教师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任务,党员教师要起到先锋作用。专业素质精尖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更是高校发展的源头活水。高校要实施内涵式发展办学策略,就必须抓住党员教师这个“牛鼻子”,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四)浓厚的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教师职业也不例外。党员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这就是责任心。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就是师德的根基,是教师工作的动力,责任意识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只有对教育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之中,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水平,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需要党员教师有浓厚的责任意识。
四、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
(一)带头加强学习,武装头脑
事实证明,通过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党员要带头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经验,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领域,这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起点和支撑点。因此,党员教师要勤奋刻苦学习党的新理论,新的教育观念,专业的前沿知识,带头学习在教书育人、科研、教学改革及科研教学相结合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掌握重点、难点及解决途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大胆创新,不断地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主力军。
(二)带头实施教改,大胆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使党的事业充满了活力,使民族复兴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内涵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实践育人”的培养理念促进科研融入课堂,以丰富的教学反思形式促进教师有意识地分析再分析,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必定为高校的内涵建设带来春天的气息。
(三)带头关爱学生,辛勤耕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员教师应根据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成绩状况、组织纪律观念、生活情况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学生搭建进步的阶梯。掌握思想动态,进行心理疏导,矫正不良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常与学生谈心,使学生端正心态,积极应对挑战。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科指导,发掘潜力和价值,逐步提高成绩。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失,适时给予鼓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多问一声,多扶一把,帮助渡过难关,让其感受亲情般的温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将长足进步。
(四)带头勇挑重担,率先垂范
冲锋在前,奉献不止。越是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党员教师越要冲得上去。在高校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党员教师要勇挑重担,在岗位建功奉献,再创新业绩。踏实肯干,顾全学校大义,将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党的热爱都落实在平凡的工作中,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学生,以正义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热情与爱心服务学生,以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以无私的责任心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添砖加瓦。
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师生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是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加快学校内涵建设的步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洪岑.质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命线[J].社科纵横,2011(11).
[2]董袁.高校学生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作者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徐凤兰(1974-),女,湖北天门人,本科,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