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017-11-25魏连栋
魏连栋 王 丹
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魏连栋 王 丹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一样承担为社会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合格人才的重任,德育教育工作也需常抓不懈,本文着重分析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客观原因,以期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
民办高校 德育教育 问题 原因分析
当前,民办高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与学生实际德育需求脱节,导致德育教育内容抽象化、空泛化和教条化。往往只重视党的政治理念的灌输,只要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了党的理念就行,这种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好。
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客观原因
高校德育教育与社会环境大环境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一些社会问题,包括社会阶层固化、利益诉求多样,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造成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在道德领域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趋于失范,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大学生思想活跃,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这个时代的一些问题给他们带来许多困惑,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适时引导。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道德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其内在的逐利性客观存在,因而对我们的道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驱动机制又容易刺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它的极端功利性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容易使人们产生个人主义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丧失对提高自身道德水准的追求,这是高校德育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
第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即时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网络中存在的迷信、色情、谣言、邪教、反党反社会等内容,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开放的、变化的信息环境之中,时刻受到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无疑会给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使一些辨别能力比较低、自身意志力差的学生出现道德和信仰危机,在价值观上趋于利己和现实。
第三,国外敌对势力的试图瓦解和分化。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曲折中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妄图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青年进行影响和参透,我们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丝毫不能放松警惕,他们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西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自由主义制度和所谓的人权等政治观念传播给我们的大学生,最终达到让我们的青年一代认同西方的价值取向和接受他们的政治制度的目的。
二、学生主观原因
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都经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聪明、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思想积极活跃,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但民办高校学生较之公办院校大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综合文化水平略低,缺少主动学习意识。民办高校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现象,有的学生以为差距太大难以弥补而自暴自弃,抑或逃避学习生活,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兴趣,对外界抗干扰能力差等。
第二,政治观念模糊,理想信念淡薄。民办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兴趣不大,有些同学对于班级党、团组织的活动都不愿参加,主动要求入党的学生要比普通高校少,一些即使提出入党申请的学生也是抱着增加就业机会砝码的态度提交入党申请书的。
第三,道德观念弱化,缺乏纪律意识。善恶标准不明确,有明哲保身的想法,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往往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视而不见;缺乏纪律意识,过于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平时比较懒散、经常旷课、迟到,无视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更容易忽视社会价值,没有责任感,缺乏纪律意识,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多于公办高校学生。
综上,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更要有针对性,在正视主客观原因的前提下,研究德育教育实效性,普遍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而继续努力。
[1]易红联.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6).
[2]吴俊清.德育泛政治化倾向的现实表现和原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6).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吉林省民办高校德育教育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6D168)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连栋(1980-),男,长春财经学院思政部教师;王丹(1983-),女,长春财经学院思政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