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融合
2017-11-25古雅峰
谭 力 古雅峰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融合
谭 力 古雅峰
自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举办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对于与诵读大赛联系紧密的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这是机会也是挑战。随着广播电视事业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为当前在寻求突破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将从解读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入手,探寻比赛与教学融合的价值所在,在分析当前教学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优化策略。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播音主持 实践课程 教学融合
一、前言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十余个国家部委联合主办的诵读竞赛。大赛围绕“围绕雅言传承文化,经典浸润人生”的主题展开,规模大,覆盖广,参与度与关注度高,吸引了诵读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通过诵读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经典文学作品,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纷呈,回味无穷的赛事。大赛不仅仅是爱好者的狂欢,同样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赛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彰显了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当代中华儿女热爱祖国,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贡献。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是我国语言、文化等领域的一大亮点,同样也是播音主持行业精英互相竞技的场地所在。由于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招生形势一片大好,催生了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新问题。播音主持专业门槛的降低,量的飞跃并没有带来质的提升——学生的语言功底弱,实践机会少,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如何在这种形势下突出重围,创办具有特点的精品实践课程,就更加考验教学水平。而作为将诵读大赛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形式,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寻求突破中的新的亮点和希望。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在与播音主持专业紧密相关的比赛中,希望依托例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这样的大型比赛来实现教学的新发展。
二、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的价值体现
(一)完善教学目标
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其优势之一就是能够使教学目标更加综合化。相比以往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二者结合后的教学目标从互动性、创新性、实践性以及明晰性几个方面得以完善。一是增强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丰富教学的研究层次。二是创新教学目标,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培养,更具导向作用。三是以赛代教,树立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1)改善教学态度。以往的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实践锻炼,同时也缺乏主动的专业指导。在将比赛与实践教学相整合的契机下,可以促进部分教师懈怠、被动的教学状态;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2)改善教学模块。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利用赛教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各个模块的新的跨越。站在整体的角度来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考核方式替代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式。
(三)提升综合竞争力
(1)有利于打造精品课程。现阶段,实行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高校并不多,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还并没有广泛地普及开来。在这一阶段将比赛与教学很好地整合,有助于打造出精品课程,以富有高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形成品牌效益,为专业、院系以及学校带来更高的品牌价值。
(2)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更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理论和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将比赛与教学融合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更加适应行业的发展,达到岗位的要求,在未来就业中提升竞争力,脱颖而出。
三、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困境
(一)教学与职业需要脱轨
(1)教学方法单一。当前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运用的仍旧是较为老旧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学方法甚至已经和当前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缺少差异性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浅显、不丰富,且略显流水线化,无法满足学生考试、竞赛以及未来就业的需求。
(2)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当前在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部分课程较为老旧,教材也长久没有调整和更新,课程时间安排也有待改善,时间利用率不够高,课程时间没有根据课程重要性有所侧重。
(二)教学各种资源匮乏
(1)生源质量有待提升。由于招考人数的不断扩张以及专业入学门槛的降低,许多专业基础较差,缺乏专业学习意愿的学生被招收进来,学生学习态度较为功利化,目的性过强,并不具备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所应具备的素养,整体质量不高。
(2)实践机会匮乏。实践教学寄希望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但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机会还是非常有限的。除了无法完全争取到所有的比赛资格或者实践资格,院系以及学校在拓宽实践渠道方面的努力也有待提升。
(三)教学管理体系缺位
(1)教学理念需要更新。在一些高校,许多领导者或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较为古板、老旧,认为教学就应专心致志做学问,践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提倡、不主张进行较多的实践课程或者丰富实践内容。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只注重比赛结果,注重学生毕业走向,而忽视将比赛、就业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
(2)人才培养覆盖面窄。当前提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被错误地解读为只培养“人才”的模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那些成绩较好、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他们较多的参赛机会与实践途径;而表现一般的同学就不被重视,个人性化培养更加无法企及。
(3)步骤不完善。当前虽然提出让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课程教学相融合的想法,但是整合步骤还未完善,提出和践行的也都只是零星的模块,尚未形成有流程、有步骤的完整体系。
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对策
(一)立足未来职业发展
(1)因势利导。放眼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把握时代变化趋势,在课堂中融入实践内容,结合社会背景将时代元素融入教学,主动探究和发掘新的教学内容、模式,特别是实践课程的考核,尊重当前实际;可以结合课堂表现、技能竞赛名次以及资格证书的考取情况进行判定。
(2)因材施教。其一,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开展教学。选择同一方向的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的实践内容。其二,不再只注重精英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全覆盖,力争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以比赛为形式的实践中,从中得到收获。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与发展意向,在实践课程之前就安排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规划来安排努力方向,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一份可靠的参考。
(二)加大各项资源投入
播音主持行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促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离不开多方的力量支持;政府、学校、媒体行业需要同时联动,给予教学建设更多、更优质的资源。
(三)构建成熟教学管理体系
(1)更新教学理念。为更好地完成比赛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实践课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颖的教学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找准发展脉搏,在课堂中,将“灌输式”、“封闭式”、“单一式”的教学思想积极转变为“互动式”、“开放式”、“综合式”的新理念,做好领路人和指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兴趣激发和专业启发。
(2)完善整合后的实践步骤。融合后逐步推行以比赛为实践教学的流程。首先进行人员分组和选拔,为每个学生安排适合的实践内容。之后教师和院系以及学校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时间强度安排等细节。制定计划后由教师指导和监督完成培养计划,同时在比赛中进行辅导和评价。最后在比赛和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反思总结。
(3)实现科学管理。学校和院系加入到日常教学管理当中,特别是针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给予安排、管理;力争打造出鲜明的专业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在时间、比例、内容、形式等多个方面科学安排,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其中科学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树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日常管理要严格监督,约束教师与学生行为。对于表现突出、成绩卓越的教师和学生也要予以奖励和表彰。
(四)注重价值观的灌输
(1)对审美水平和艺术造诣的追求。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实践课程结合,要对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是一个在岗位中发现美、展示美、传播美的行业,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在结合比赛与教学的同时,应适时地捕捉机会向学生传递审美的理念,帮助学生完成对“美”的鉴赏,远离庸俗内容。同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作为在艺术道路上的修行人,要有崇高的艺术追求,要不断付出努力来提升艺术造诣,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将艺术升华。
(2)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的塑造。播音主持行业是连接社会与大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人员承担着较为重要的传播使命。将来要面对亿万受众的播音主持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行业的硬性要求也是自我约束的准绳,教师应特别注重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同时,播音主持行业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需要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
五、结语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带领下,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相融合的方法,符合播音主持的教学特点,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拥有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针对性与真实性。将二者相互融合是未来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应充分认识到其中多方的价值,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问题,深入探索本源,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支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成功经验,助力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相信,教学发展会慢慢由不完善走向成熟,教学机制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循环,播音主持专业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
[1]娄艳阁.当前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2]王珊珊.播音主持专业指导训练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3(06).
[3]付焱.全媒体视域下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03).
[4]张彤彤,郭美辰,张静怡.浅析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4(08).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人文学院)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与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JGB244)。
谭力(1984-),男,毛南族,广西河池人,硕士,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研究方向:影视传媒、播音主持、体育新闻传播等;古雅峰(1974-),女,汉族,广西钦州人,硕士,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研究方向:朗诵艺术、普通话、管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