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管理会计教学转型问题研究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常态案例高职

范 维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管理会计教学转型问题研究

范 维

管理会计是企业重要的管理与决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管理会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切入点,对高职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的背景进行分析,指出管理会计教学的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推进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 高职 管理会计 教学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企业要适应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失衡转向优化再平衡,调控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的新变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优化升级,而这一切离不开企业的管理方式的改变。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协助管理者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与评价,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管理会计的教学进行转型研究,成为管理会计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经济新常态下高职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的背景透析

(一)新常态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成为发展动力驱动。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而人力资本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利用行为管理和薪酬激励激发其潜力,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为企业带来了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这种变化,迫切需要管理会计与新形势相结合,创新理论并融合新的思维,同时改革管理会计教学。

(二)共同框架的出台助推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1]。同时,全球两大权威会计机构: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公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2014年11月,联合发布《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提升预测决策能力[2]。然而,目前很多院校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推进高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管理会计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与新常态的外部形势相脱节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选取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平衡积分卡和战略决策等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讲授基础知识,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长短期决策,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部分投入的课时较少,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学或者直接略过。这种注重传统理论教学,忽视先进管理会计理念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且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相适应。

(二)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当前,大部分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基本围绕着基本理论分析进行,过度侧重理论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制约了管理会计课程的发展。在实践教学的设置上,管理会计课程配套的的实践课程设置也不近完善,在这一点上远不及其他财会专业课程设计合理。比如基础会计课程配套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配套成本会计模拟实训,而管理会计实践课时很少,课程体系非常单薄。

(三)管理会计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既要掌握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方法等基本技能,还需要掌握战略管理、准确的预测风险等高层次技能。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主要围绕着教学开展,大多数教师鲜有企业调研和实践的机会,对新常态下高层次技能类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较陌生。同时,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在管理会计实务部分的讲解难免稍显吃力。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讲授仍然是主要形式,课堂中选择的案例与企业缺乏紧密的联系且系统性欠缺,过多枯燥的理论讲解加之案例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推进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加强实践与理论的联系

管理会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广泛吸纳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基础理论而发展出的结合体。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研究,充分展示多学科在实践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多角度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案例选取方面,可以先通过常见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入手,再逐渐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模式中,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管理会计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如邯郸钢铁的成本控制案例、中兴通信的销售预测案例、顶新集团的经营决策案例,由于学生对案例中的企业普遍比较熟悉,因此在分析讲解案例时容易使学生自觉带入案例中的角色,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加入思考,从而实现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应用。

(二)完善教学内容,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形势变化

在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部分的讲解通常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对于能帮助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管理部分,则占用了较少的教学资源。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需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及战略管理职能,才能做出稳健的经济决策: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由管理会计提供准确的技术创新效率、创新转化能力等信息;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需要由管理会计提供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战略管理会计部分的分析教学,以适应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3]。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根据管理会计实务发展进行动态调整,适当增加薪酬激励和行为管理等内容,以提高管理会计教学与实务需求的相关性。

(三)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鉴于管理会计工作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可通过建立管理会计实验室,利用ERP沙盘模拟等教学模式,通过营造真实的企业经营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根据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未来的前景进行预测,制定企业整体的战略计划、资金计划、销售计划、成本计划等多项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模拟操练和企业经营的方法,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融合[4]。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企业为依托,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能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作为管理会计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在精通传统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理论界对于管理会计学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方法,关注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学校层面应派遣管理会计教师进

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调研,为教学积累实践经验并收集资料,并对实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适应不同教学需要的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411/t20141114_1158265.html,2014-11-14.

[2]沈艺峰,郭晓梅,林涛.CIMA《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背景、内容及影响[J].会计研究,2015(10).

[3]詹学刚,赵天明.基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视角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6(4).

[4]王芹,孙金金.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教育,2015(8).

陕西省行政学院)

范维(1983-),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陕西省行政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常态案例高职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