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犯错之后的教育引导

2017-11-25谢小龙

长江丛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服务型纪律错误

谢小龙

论大学生犯错之后的教育引导

谢小龙

大学的服务型管理理念重在以纪律和制度为准绳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其成长。而大学生中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我们不可过度呵护大学生不犯错,而是要善于在其犯错之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其改正缺点。大学时期的错误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契机,不可过度呵护不犯错,也不可放纵大小之“错”,要善于给予教育和引导。

大学 服务型 教育 犯错 引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错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因为吃一堑能长一智。对于错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轨迹和价值观的养成。有人拥有知错即改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有人却背负一错再错的毛病和隐患,这些其实都是与一个人对错误的认知及对于人生的追求息息相关。大学生刚刚成年,既有了一定的见识和思想,又存在人生阅历欠缺的弱点,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和错误的时期。

为规范对于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管理,每一所高校都制定有非常详细的纪律和制度。纪律的目的是教育指引,并非惩戒,因此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原则定然是以教育为主,以制度惩罚为辅,只要不是非常大的事情或是原则性问题,若能达到教育目的,令其知错能改,即达到管理初衷。因此,本着高校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成长的服务精神,对于犯错的学生往往尽量会在充分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并适当减轻或不予处罚。

对于高校服务型的管理理念,大学生们应该首先心怀感恩,千万莫要觉得这些是理所应当。尤其是当自身违反了制度之时,师长的谆谆教诲,包括纪律上对自己的适当减轻和宽恕,其实都是学校在给予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者说得更加确切一点,是给你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对于自身的错误,首先一定要自觉地去认识到位,不要因得到宽恕而忽略了自我的反思。我一直认为,大学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给予大学生们快速成长的庇护,但同时,似乎对于社会危机感的培养还有待于增强。

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男生,信心满满地把自己的简历投递到一家心仪的大型公司。该公司人事部经理对其简历内容十分满意,于是约定了面试的时间。可是这名男生比约定时间迟到了5分钟,这名经理因此而取消了他的面试资格。男孩子很生气,问这位人事经理:我在学校里迟到10分钟老师也只会批评我并给我改正机会,为什么你们这里我就迟到5分钟居然就把我的资格剥夺?为什么你们这么不讲人情?

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且绝不是个例,我甚至敢断言像它这样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许多的大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根本不了解社会的残酷,只是在大学的美好愿景中度过。其实现在的大学管理真的太世外桃源化了,以至于学生们对于社会始终只是存在美好的印象,而缺乏具有危机感的远见。一旦毕业,身处惊涛骇浪之中,便可能会一时措手不及,因为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关于这点,我本身是深有体会。真正到了毕业季的时候,那种感觉与之前全然不同。

高校之教育,主要目标不应是呵护而应该重磨砺,不在于帮扶而应该重指引。路不是扶着走出来的,应该是指明了道路让其自己走。摔倒也无妨,爬起来继续前进就是。学生之自律,主要目标不应是应付纪律而应该培养“慎独”,不在于祈求回报而应该重内在提升。自律不是为了应付制度避免处罚,而是培养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学生要正视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大小错误,切莫因为没有被察觉或者没有被严惩而就此原谅自己。因为你迟早有一天要走进社会,要承担责任,现在抓紧时间改正,以免日后为养成的不良“习惯”买单。大学里的错误代价一般来说损失都不会大,都会有弥补的机会,可是社会里的错,有时却可能影响的就是未来整条人生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型纪律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纪律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不犯同样错误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