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2017-11-25赵越
赵 越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赵 越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其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手机用户在网络用户中的占比逐年攀升。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而体育新闻的时效性,使得其与手机媒介之间形成了天然的联系,基于此,本文从手机媒体的优势出发,结合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阐述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而对手机媒体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思考。
手机媒体 体育新闻 传播 影响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生活中,利用手机开展社交、观看视频、浏览新闻等情况随处可见。根据2016年互联网数据调查显示,截至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7550万人,而手机上网人群占全部网民人数的95.1%。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媒体在中国网民中已经相当普及,这不仅说明手机的新闻传播优势逐渐凸显,更说明了手机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体育新闻是近年来新闻传播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盈的背景下,对于休闲娱乐的追求也呈现多样化,而结合手机媒体的发展优势,如何将其与体育新闻传播实现完美结合,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一、手机媒体的优势
手机是网络媒介的延伸,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以及4G网的普及,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转移到手机上,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手机媒体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一、移动便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的机身更加易于携带,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甚至可以做到24小时手机不离身,而这种便携性自然也使得信息的实时传播变成可能;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手机媒体的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途径,用户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等待电脑开机或者转播到特定的电视台,而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应用软件,通过直播最迅速、最便捷地接受信息;三、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是“一对多”的方式,而手机传播则是“一对一”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各种评论方式与新闻内容、新闻传播者以及观看新闻的用户进行互动,强化新闻体验;四、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化,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摄像、发信息、下载应用、观看视频、听音乐几乎已成为手机的标准功能,而功能多样化的背后自然也意味着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二、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体育新闻传播更具时效性
体育新闻相较于社会新闻而言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观众不仅获得体育新闻的渠道单一,即使在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需要打开电脑,才能够顺利接收新闻。但是手机媒体的出现,则使得体育新闻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变得更加及时,如体育迷们可以通过下载专门的直播应用软件,在在线观看体育赛事,或者通过关注某一特定的体育新闻主题,并通过推送功能完成对体育信息的浏览。
(二)体育新闻的观看更加便捷
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便捷以及信息的海量,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在传播中自然也承继了这两个优点,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一方面手机媒体可以让新闻的观看更加方便,即观众不再需要笨重的电视机,甚至不需要电脑,而是直接应用手机观看体育赛事的直播或者浏览体育新闻;另一个方面手机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大量的体育信息,使得体育新闻突破时间、时长、文字、图片、视频的限制,实现真正的海量传播。
(三)体育新闻的互动性更强
在传统体育新闻播报或者在体育赛事在线直播的过程中,观众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是在手机媒体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新闻在传播中与观众的互动性更强,例如目前多数体育新闻客户端的体育新闻下面都有评论区域,供观众评论互动;而在体育赛事直播中则有弹幕区,以保证观众能够及时针对体育赛事的发展进程以及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激发了观众观看体育新闻的热情,更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体育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
随着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而新媒体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在手机媒体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人们观看体育新闻的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如有些观众不再单纯地关注体育赛事,而是对于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员的信息更加感兴趣,而这就推动着体育新闻的呈现内容变得更加多元,以满足不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体育新闻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安全的智能终端,它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新闻报道,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闻互动的空间,因此,无论是从手机的特点来看,还是从未来的手机媒体发展前景来看,将体育新闻传播与手机媒体相结合必然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1]蔡明亚,郭慧娟.手机媒体发展对体育赛事传播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6,01:16~17,49.
[2]魏瑾.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04:114.
[3]李莉.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6,04:135~136.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