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研究

2017-11-25卢嘉怡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商誉会计准则准则

卢嘉怡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研究

卢嘉怡

在今天知识经济大环境下,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又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准则下无形资产核算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最终提出一些建议。

无形资产 核算 对策

一、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性币资产。无形资产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会计核算使用的是狭义概念,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6年2月15日,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修订的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二、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过于狭隘

当前企业会计将一项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时,除了要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以外,还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一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他们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流入,但是由于难以计量其成本,所以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同样自主研发无形资产产生的商誉也是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新会计准则下只允许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可以确认入账,而自创商誉由于成本不能够可靠计量,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二)无形资产计量准则不明确

无形资产的计量必须在以往会计核算方法上能够创新,使得计量方法能够多样化,进而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针对知识产权专利种类的无形资产和针对市场种类的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有区别,不能使用统一的计量准则。但是目前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标准不明确,造成大量无形资产计量不准确。当前计量准则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另外,计量准则还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计量体系,导致大多计量工作缺乏依据,缺少说服力。

(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减值方法不科学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能否摊销取决于其寿命是否确定。对于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取得当月开始,在它的寿命周期内,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这种摊销方法过于简单,因为无形资产的损耗不一定都是按照直线下降的,甚至有的无形资产,例如版权,随着时间的推延会有衍生价值的产生。对于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用进行摊销,只能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复核,确定是否发生减值。测试无形资产减值需要成本,每年末测试属于强制性规定这样虽有助于严格管理无形资产,但是过于死板。我们都是以可收回金额作为减值的计算依据,但是关于计量具体的执行步骤和程序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中,企业选择的计量方法不同。另外无形资产的减值一经确定,在未来期间不得转回,不符合无形资产的价值特点。

(四)无形资产的披露不完善

当前财务报告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只能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成本,不能反映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动。另外企业对无形资产减值的方法和时点的选择上,不同企业会有较大的差异,而财务报告披露上面对于减值的原因、方法及时间的选择很少有具体的说明;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有一些尚未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经营要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网络流量、大众关注度,而又缺少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的披露,使得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能够通过财务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难以对企业进行准确的估值,对于企业不利于其融资和持久发展。

三、对无形资产核算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扩大无形资产确认范围

目前的无形资产核算采用的是狭义的定义,同时又由于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比较严格,因此类似于自主研发的商誉、企业的人力资源,这种意义上属于无形资产范畴的要素,由于没有具体的交易内容,成本不能够可靠计量,在会计上无法确认。然而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无形资产存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无形资产的概念和范围,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改进无形资产摊销和减值测试办法

为了使得企业能够谨慎、客观、真实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本文建议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一定时间内停止无形资产的摊销,加强无形资产的披露,着重披露其使用方式和收益方式,体现其价值衍生。

本文认为,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定期价值评估,可以聘请专家或资产评估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评估不仅能发现是否发生减值,还可以发现是否增值,每年评估成本过高,因此,可以采用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与定期评估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三)加强无形资产表内与表外的报告与披露

对于目前不能准确计量的“无形资产”,表内可以尽量使用货币计量,而表外可以着重引进非货币性的计量,除了在数字计量的基础上,重点披露其使用方式及盈利模式,例如市场占有率、经验工艺流程、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

[1]金静红.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4).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卢嘉怡(1990-),女,甘肃天水人,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商誉会计准则准则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学学准则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